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范文

    许红州

    [摘? ? ? ? ? ?要]? 以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职数控技术就业岗位概述、就业岗位需要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和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为主要依据,从教学实践性不足、人才培养考核模式单一、人才培养没有充分借助企业辅助、企业培养人才方面、学校培养人才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就业岗位需求在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作效率。

    [关? ? 键? ?词]? 就业岗位需求;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企业辅助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44-02

    为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数控技术的应用能力,推动机械行业的有效发展,首先需要重视对数控人员的培养,尤其是中职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中职数控技术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使学生不但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且具备一定操作技术和能力,可以在生产一线上承担一些主要责任,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提升学生自身基本技能水平和增强团队精神等,中职院校要不断为社会提供集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于一身的人才。

    一、中职数控技术就业岗位概述

    依据现在中职数控人才就业情形分析,现在企业需要的数控技术岗位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从事数控编程以及机床维修岗位;(2)数控技工中心、操作人员以及普通机床人员和检验人员还有调配人员等;(3)机械类辅助人员,主要负责工作时冲压、装配、焊接等不同工作内容;(4)营销、非机械人员等。以上四种类型中,各个岗位所需要的人数也各有不同,第二种岗位人数需求相对比较高,比数控技术岗位需要的总数还多,进而是第四类人员的需求人数较多,而第一类人员的岗位需求相对较少。依据企业人员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在人才招募过程中,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数量需求是不一样的,标准也存在差异性。就像数控编程、机械维修岗位,企业一般不会录用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上岗后对学生的培训时间较长,一般都是在一年左右。企业第二三类岗位一般是为中职学生准备的,学生总体素质能够达到中等以及偏上水平即可,对于这类人才,进行一个季度培训即可上岗工作。第四种类岗位主要是为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专业内容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就业情况考虑设计的,培训周期非常短,一些企业甚至对这些岗位学生不进行培训直接上岗。以上是我国数控技术人才就业模式,主要是由我国经济特征决定的,此模式也是企业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我国企业将会持续使用此种模式。

    二、就业岗位需要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性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要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在文化基础教学中,教师对数控未来工作环境以及岗位特征分析不够深刻,在新时期下并未结合专业特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形式。

    特别是在专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对机械类专业划分不具体,并没有依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课程分析和排序等,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突出基本特点,进而使学生在未来岗位上工作时会出现自身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的现象。

    (二)人才培养考核模式单一

    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学校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依据劳动部门证书进行考核和评价。理论内容涉及的范围狭隘,技能训练技术和项目等单一,与企业联系不紧密,过于看重证书,从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情况,在培训中一般比较注重强化重复形式进行。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不够全面和具体,在机床操作使用方面上,自身基本技能欠缺。此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使用企业岗位需要忙,不过后期专业发展上自身能力跟不上时代变化,学生进入岗位后就会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

    (三)人才培养企没有充分借助企业辅助

    现在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力度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工作岗位需求,进而使教学效率不高,整个过程依据课程基本内容开展,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无法与岗位接轨。加上中职学校知识框架都是基于教学内容上逐层递进的原则设置的,借助企业需求和力量进行课程研制和分析力度不足,使设计的目标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采用的培养方式缺少创新性,并且不够具体,导致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顺应社会发展。

    三、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一)企业培养人才方面

    为在根本上提升中职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学校办学水平,使学校和企业可以更好的结合起来,就要针对现在中职数控技术教学专业毕业学生实习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学生在企业岗位上表现以及欠缺技能等进行分析,企业从职业素养、岗位知识等不同角度上对中职院校提出了具体建议。企业要求中职学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能力等,使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端正自身态度,进而可以高效率地开展实习工作。岗位能力上要结合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分析,使学生具备企业产品需求,制定和企业吻合度高的实践和实训活动,一般是艺卡片、检具和技能等。还要提升学校专业内学生机床维修理论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测量技术使用水平,进而使学生可以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等,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不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熟练技术以及知识深厚的人才。职业岗位知识层面上,要将企业安全生產和质量需求等融入实际教学之中,依据专业自身特征,不断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机械制图技能等,对学生识图能力进行训练和提升。

    (二)学校培养人才方面

    以丰富教学活动为主。中职学生对未来企业工作期望值不高,一般都是满足一线操作能力。不过以现在数控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情况分析,很多学生对企业内部工作环境认识不足,面对需要较大工作强度,长时间依据严格机制进行制约的认识不足。对为未来自身走上工作岗位上要具备一定互动能力以及技巧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认识不足。所以,学校要善于总结和分析实习情况,依据学生实际阶段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课程培训,可以对学生展开心理学教育、人际管理教育以及营销等不同非专业基础知识培训,通过这些方法不断提升学生未来企业工作岗位适应力,可以镇定处理突发事件,具备一定交际能力等,增强学生工作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和意识,为企业岗位提供团结意识强,沟通能够强的优异人才。

    设计模块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需求。现在,企业以就业需求为中职数控技术提供的岗位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实际需求,所以,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市场进行调查,结合市场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拓展数控课程和内容,为学生建立模块化的教学课程内容。

    借助社会力量,提升校企贴合度。现在,各中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要想进行专业建设就要善于借助设社会力量,在中职院校内针对实际情况成立指导委员会等,一般是由社会行业业务专家、企业代表和行政领导组成,不过现在成立的指导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对中职数控专业教学课程设计以及计划等并没有形成一定指导作用,没有与企业结合,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新型技术等指导力度不足。所以在新时期下借助委员会力量对社会、市场岗位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学校岗位目标、课程以及实训等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在社会调查中可以清晰发现企业和学校教学课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要充分发挥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价值,使得学校能够设置和企业岗位需求更加符合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学校数控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应用人才培养,对提升我国机械行业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要在就业岗位需求基础上对中职数控技术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要借助企业和社会力量进行课程设计,使课程以及实训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依据学生实习情况对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为社会不断培养出更多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直钦.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2-43.

    [2]李琨,王勇,王金虎.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调研及现状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

    [3]郭英杰,张洁.浅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3(1):38-39.

    [4]张龙.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两段式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问题初探[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1):9-11.

    [5]徐灵敏.现代学徒制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10):29-31.

    [6]陆金华.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7(29).

    [7]刘凯,王巍,王震.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8(1).

    [8]王桂明.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0(11):10-12.

    [9]李蕾.基于就业岗位需求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養策略[J].中华少年,2018(11).

    ◎编辑 赵瑞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