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对口升学高三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
范文 | 张健 [摘? ? ? ? ? ?要]? 对口升学高三数学课的复习备考牵涉面较广,学生基础薄弱,教师责任重大。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序高效的复习,是所有对口升学战线上的高三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的探讨,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有序地组织复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策略是指设计导学案、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抓住开学的关键期、开展达标测试与小组互学、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和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关? ? 键? ?词]? 对口升学;高三数学;复习模式;有效策略;学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92-02 2019年是中职学校对口升学高考新政改革即文化课记入总分的一年,摆在我校面前的是2016级学生入学时因文化课只作为高考底线,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不够重视,基础薄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当一部分学生一二年级几乎没学,学习数学普遍感到吃力,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足,我所任教的学前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更是偏差,而面对数学占高考总分120分的改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我本人最初也有畏难心理,是我校领导一直在给我们老师鼓劲:现在学生想学了,肯学了,只要我们老师慢一点,耐心一点,一定行! 可以说高考成功三分之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就是你任教学科的指挥员,如何有效地提高现有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我们几乎天天思考的问题。 今年的高三数学复习定位在既是零起点新课,又与高考对接,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立足于挖掘教材中的母题和中低档综合题,确立复习的“三不讲原则”:(1)不讲数学考纲以外的东西;(2)不讲偏题、难题、怪题;(3)对于讲了学生也不能理解的知识,坚决不讲。 我们创新地开展以学案为载体,以单元练习题、综合练习题跟进,基础题和提高题分层次教学,每周一周测,每月一月考,讲、练、考、评一体的复习模式,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具体复习策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研究考纲,分析教材,精心设计单元学案 1.学案是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考纲,明晰考试要求与内容,把握复习方向后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和习题集。往年的学案是教师手写,不易更改,题目容量小,题目很多过时,而市面上的教辅助或者偏难或者题量小,没有完全适合我们的教辅,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开发一套适应我校数学教学的学案。从接受教务处下达的任务后,我们备课组就开始下大力气着手学案的设计和编排,倾注了教师大量的心血。 2.通过深入研究教材、考纲和我省从2000—2018近十几年对口升学真题,挖透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总结历年辅导成功和失败之处,结合历年备考经验、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基础,将十几本教辅、高考真题及网上下载的各省几十套对口升学试题、模拟题做合理整合,对教材内容做了大胆删减,对讲课结构做了有效调整。精选的习题设计立足于教材中的母题,既能体现基础知识的多角度灵活运用,突出常规中低档题型,形成适合学生认识规律、易于接受,又对接高考的学案。比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今年的教学中我们将预备知识十字相乘法求解二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安排在第一章集合中作为小模块提前复习、过关,在第二章正式学习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就顺利很多。 3.在学案中对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设置了稍微拔高的B组题目,B组提高题以解答题为主,从高三下三月份进入二轮复习开始对学优生进行提高题的思维拓展和解题训练,共下发提高题五套近200多道题目,对培优生起到指导提升的作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四道大题题目都比以往有了新的立意和创新,我校有多名学生能正确做答,有多名学生取得了100分以上的高分。 4.配合学案,我们还实行综合练习题跟进,每周一周测,每月一月考,做到精讲精练,试题从第一章内容滚动,前面学过的内容每周测都会考查,避免遗忘,巩固前面所学,题目做得多,学生越做越熟练,一轮复习结束学生就足以应对高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高考真题,通过考试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5.使用“学案导学”有三大优势: (1)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每课前一天将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参照学案结合教材提前预习,尝试做题,能自己学会的自己学,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上课,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进取心。做好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让好学生领跑,带动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 (2)保證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份学案在手,目标明确、问题集中,可以丢开辅导资料,便于教师打开思路;学生思维容量大,不必忙于抄写,围绕问题专注思考和讨论,学与教、做与思配合紧密,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3)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库。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知识点条理清晰,掌握起来更系统;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合为一体,复习时一目了然,系统的学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料库。 6.编写学案,说起来简单,真的要做好困难很多。首先时间紧,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连轴转,而且数学学案编写面临着符号多、函数图象难画、电脑操作等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方向不能改变,“导学案”得以顺利实施。当一份份精选的学案呈现在学生面前,看到的是学生兴奋的敢于挑战的眼神。 可以说学案在今年的对口升学复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的做题量大,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得更轻松。近一年时间我们编辑印发的学案和试题有150多张,从未耽误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取得了比历年同期都要好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课堂40分钟的授课,注重新知课的教学 要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必须提高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切时体现“时间花在备课上,功夫显在课堂上”。通过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做到低下身子,接受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基准,宁可放慢进度,也要让学生学得懂,学得轻松。在课堂上采取低起点,小步走,分散化解教学难点,哪里薄弱就从哪里讲,并给学生留有足够多的思考时间。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堂上讲、练、评和辅导答疑的时间,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加以调整,以求讲透,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融会贯通。 三、抓好开学第一个月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更是后面数学顺利学习的关键期 进入高三学习的第一个月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的关键期。而在学习内容上,第一章集合语言的表达,第二章解不等式是后续知识的解题工具,第三章函数概念的建立和函数图像的学习都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关键。可以说把握住第一个月,学好前三章,后面的学习就能顺利推进。 我们做到每天都有配套学案和练习题,每课都有复习巩固的习题和预习作业,学生有课堂笔记,典型例题有记录,有错题本和典型习题本,每周批阅一次,培养学生错题必改的习惯,必抄错题本,形成完整的学习环节,教师做到勤指导和检查,经过一个月的督促,学生人手一本课堂笔记,一个错题本,她们尝到了养成好习惯的甜头,当有忘记的知识点,随手翻阅笔记就能自己解决,厚厚的笔记本是学生用心学习的见证。 四、做好达标测试,发挥学习小组的互教互学作用,做好课后个性化的辅导答疑 将知识点细分,将必考重点题型和公式设计为达标板块,进行达标测试,如集合运算、解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函数图像、对数计算等多个达标板块,每个班级墙上都张贴大榜,详细记录了每个学生各个达标板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学有目标和方向。 班级划分学习小组,发挥小组长和学习骨干的小老师作用,鼓励学生间互帮互教,让好学生搭对子互学互比,让较差生从基础抓起,反复训练,不与其他同学攀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课间教师都是留在教室里为学生答疑,每天的大课间都安排学生到办公室问问题,教师耐心解答每个学生的提问,营造学生敢问、主动问的学习氛围。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不欠账。每周的晚自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将讲解习题、辅导答疑和讲解新课穿插,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 五、課堂教学适时对学生做学情分析和思想教育,和任课班学生、班主任密切配合,形成备考合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适时对学生做学情分析和思想教育,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给予放大、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上进的学生。 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教学,任课教师必须和班主任形成合力。一年的备考中,我们做到天天沟通,随时沟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都是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开学两周,我们就将班级学生大致划分为四个梯队,每周周测清楚反映了学生成绩的变化,对每个学生都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指导方案。 六、根据课堂需要,灵活使用多媒体辅教手段 我校的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做了有效尝试。如第三章函数的性质融入六大基本初等函数中是历届学生学习的难点,学懂的学生后续学习就非常轻松,学不懂第三章函数就开始掉队直到厌学,在今年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这一动态平台在课堂生成函数的图像,通过数学软件绘图,学生牢牢掌握了函数的图像性质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每堂课前得用五分钟多媒体展示抓常用公式的记忆和常规题型的训练,通过新旧知识穿插,循环授课,螺旋式上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我们欣喜地看到因高考政策的调整,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加以重视,在数学课堂中,你会为学生求知的热情和专注于听课的眼神所感染,师生互动快乐学习,课后练习大量投入,加上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做足了准备,精心设计的学案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环节紧凑一体,学生学习整齐有序,学习热情高涨。每每下发新的学案,大部分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主动完成,走进五楼的教室随处可以看到学生或安静地学习或热火朝天讨论交流的情景,自己班的问题问不出就到隔壁班问,我们的学生有了二中学生的学习劲头。 如今的数学不再是学生头疼的科目,而成为很多学生提分的优势学科。现在我们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课不难,而且有趣,比起要背的专业课容易多了。学生说:“老师,我就指望数学拿高分了。” 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丰硕的回报,在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中,我校在134名报考的学生中有93名学生考取了本科院校,本科率69.4%,有近40位学生数学成绩在100分以上,有近半数的学生数学成绩达到80分以上,取得了我校对口升学历年来的最好成绩。这份成绩是学校管理严格到位,备课组、任科教师、班主任和全体高三学生齐心协力、通力配合下取得的。 参考文献: [1]张永三.河南省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复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 [2]曲桂华.谈高职考试前的数学复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0).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