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仪式活动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作用发挥的探究 |
范文 | 谢发国 [摘 要] 基于“情境体验”和“移情教育”的仪式活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参与者的理想、信念、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德育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目前高校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受各种因素制约、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现状,从创新高校仪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重视参与主体的作用发挥、注重仪式活动主题的明确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力求将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发挥得更好。 [关 键 词] 高校;仪式活动;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234-02 高校各种仪式通过借助于学校自身的文化象征符号,引发参与者的情绪和动机,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大学生成长过渡中的巨大意义因个体参与仪式过程而得到彰显。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校园文化传统的体现以及校园文化的象征性标志,高校仪式活动通过集体行为方式,把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使参与者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理解消化教育知识。同时,学校仪式活动的特定氛围,使每一个参与者通过“情境体验”身临其境而产生共鸣。高校仪式活动的特定内涵适应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心理需要,使大学生群体产生认同并在思想深处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形成强大的心理惯性,从而推动整个群体的素质不断向前发展。正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赋予仪式参与主体新的义务与担当,并使其认同之,象征着参与者接受了新的社会地位、规范和仪式观摩者的瞩目或承认,由此代表着学生从一个状态向另外一个状态的转变。 一、大学仪式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仪式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隐性的“心灵引领者”的作用,是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过渡、融入并继承群体特质的有效载体,成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然而综观全国高校,仪式活动存在认识不统一、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等现象,从而导致仪式活动的德育功能发挥不充分。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重形式,轻内涵,本末倒置 仪式活动形式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全部。有些高校在举行相关仪式活动时一味地追求舞台的宏大,场面的豪华,鲜花、红地毯、气球、礼炮。而对相关内容没有足够重视,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末倒置。学校仪式的主体是学生,但目前学校仪式中多强调学校行政的主导,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学生是“被迫参与”或者只是处于听从安排的地位,“二八现象”严重,从而在心里对仪式活动抵触,也就很难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主题不明确,趋同化明显,缺乏创新 仪式活动的组织者,倾向于认为仪式活动是学校每年都必须开展的传统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将大学仪式视为传统惯性使然,为惯例而举办,仪式活动形式大同小异,同时对于“举行仪式活动的深层意义”这一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缺乏行动的原动力和支撑力,仪式的具体负责人则认为大学仪式举办是相关领导的安排,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来落实仪式活动,而对于“举办大学仪式为谁举办”这一问题置若罔闻。对于参与仪式的主体——学生而言,同样参与大学仪式的目的存有误区。“学校统一组织的,没法不去”“大家都去了,我也只好去了”等言论无不表现出部分学生参加大学仪式时的被动,即“被参加”状态,对参加仪式目的认识不清楚,目的不明确。 二、提升高校仪式活动德育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 仪式活动通过实施“情境体验”和“移情教育”来实现教化的目的,高校的仪式活动中,我们应该以内容为王,遵循既定程序,又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進来,充分运用好“情境教育”和“移情教育”的方法,真正将仪式活动与德育工作高度统一、有机融合。 (一)既注重内容建设,又重视形式创新 仪式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德育内容。仪式从多方面呈现着德育的内容。首先,德育主要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而仪式中呈现的内容与德育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仪式也是对仪式参与者(受教育者)进行情感、观念、精神和素质的教育,其中必然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德育的内容。其次,仪式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信息与知识元素的传递,也包括了感性和情绪的传导,具有丰富的内容,而这些信息、知识和情绪等的传递恰恰也是德育作为一般教育过程力图实现的。再次,德育的另外一部分重要内容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规范和秩序的教育,仪式“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是其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作为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最后阶段。因此,要对其进行的教育内容应该包含公民道德教育,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抓住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运动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的契机,对其进行爱国主义、党情党史教育等的教育。 仪式活动中要注重形式创新,丰富德育载体。德育载体是指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德育因素,能为德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德育活动形式。仪式丰富德育载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德育的信息附着于仪式的各种要素上,如符号、声音、服饰、氛围和规程等,通过仪式要素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角度的运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如某大学校长给毕业生情侣举行证婚仪式,旨在学校领导师生共同为新人见证美好纯真的校园爱情,并为毕业生新人送上来自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的真挚祝福,这也是为了那些到煤矿或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伉俪的一种激励,给毕业生留下一段难忘的校园记忆。毕业生情侣在师长的见证下,在即将毕业之际,手持毕业证、结婚证、就业单位协议书,圆满地处理好了学业、爱情、事业的关系,学校的师长通过校长证婚仪式这一形式为毕业生情侣送上满满的祝福,令人印象深刻,深得师生好评,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创新。 (二)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参与仪式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仪式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大学中普遍实行的“代表制度”“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因此参与者知道谁在参加,而谁被排除在外”。这样就使部分学生难以获得归属感而经常作为代表参与的学生往往滋生“优越感”,这不利于学生德育建设。因此,大学仪式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充分参与,“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能够发出信号,确认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状态。 以教师节为例,以学生为主体,有些高校学生提出了“五个一”计划,即向老师发一条慰问短信、给老师写上一张卡片、给老师准备一杯热水、给全校老师发一封感谢信、给老师献上一枝花,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感恩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再如某一高校学生表彰大会上,一名优秀学生说:很多同学说我是学霸,他们戏称我为“小院士”,我想说,取得这些成绩,不是我有“洪荒之力”,而是因我执念太深。能在整个大学期间,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学习状态,坚持对本专业的热爱和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划,是因为三年1096天中有997天是第一个进入图书馆,是因为三年在图书馆四楼自习室如痴如醉的积累,往往学一门专业课,要看50到100本专业书。这样的学生榜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学生,学霸,不是偶然造就的,而是勤奋和汗水的累积。 (三)主题明确,程序明了,注重效果 仪式教育活动主办方在举办活动之前,一定要明确主题,简化程序,注重教育效果。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都有一些规定动作。以中国矿业大学的开学典礼为例,包含两方面内容:上半部是开学典礼,包含了奏国歌、迎校旗、学校领导和新生见面、校长致辞、师生代表发言、奏校歌等程序,将爱国主义教育、校情校史教育融入其中,相对完整;下半部分是文艺演出,由学校团委、学生会为新生带来诸多的精彩节目,展现校园活跃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典礼主题明确,形式创新,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喜爱。 仪式有特殊的形式性,它包括了一系列构成要素、行为环节和运作流程,有着较为严格的形式要求,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展演。只有具备这样的形式性,仪式才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以情境教化、凝聚、升华和固化对象的相关情感。爱因斯坦曾说:“我们的思维不用符号也绝大部分能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进行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也指出:“人是在活动和觉察中获得知识经验的,人的活动是由一个概念化活动为一极,无意识的附带觉察为另一极构成的连续统一体。”由此可见,人的学习并不都是在意识领域完成的,人的潜意识也具有学习的能力,潜意识能够在意识还未顾及的领域把捕捉到的信息储存起来,形成无意识记忆,以供意识随时提取。杜威在谈到学习结果时也曾说:“一种学习的结果是人们有意识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知识,另一种学习结果是人们无意识学到的,包括理想、情感、兴趣、意志等。” 学校仪式活动则就是通过潜藏于各种显性的教育背后,隐蔽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无意识地呈现给学生的,如教室、操场、升旗仪式,颁奖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这些都构成的表演环境,这一切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通过强行灌输的,而是寓影响于这些情境之中,在耳濡目染中熏陶、感化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无意识过程中接受各种载体的隐性影响,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這主要“反映在态度倾向、情绪情感倾向、意志性格倾向方面,具有很强的间接性、不确定性和非预测性”。学校仪式活动就是这样通过潜移默化对心灵的作用来聚集人心,产生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渗透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并体现为一定的“场”影响作用于全校师生。墨子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仪式活动所具有的象征性、传承性、情境性和潜在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对学校全体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引导、无言的教育,我们只有重视学校仪式活动的独特德育功能,才能真正改善仪式特有的形式性可以迅速而又直观地让参与者体察仪式希望传达的信息,它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与身临其境,通过在场其他人的言行举止,通过现场营造的气氛唤起参与者相似的情感而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姚雪.高校国学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 [2]赵俊红.大学生美德化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