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感恩品质的探究
范文

    梁燕燕

    [摘 要]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和学生感恩品质调查问卷,通过对中职学生的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学生感恩品质的相关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正性的情感给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感恩品质、感恩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感恩品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57-01

    一、感恩的社会现象

    有关中职学生感恩缺失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社会人士开始关注中职学生的感恩现状。在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方面存在亲情意识淡漠系数增加的现象。

    二、感恩意义

    加强感恩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有利于实现中职学生个人自身的协调发展和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以及健全的精神人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苗方朔认为家庭教育不健全、教育内容缺失、予多索少、代沟和家庭环境,是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父母性格暴躁、管理方式简单、离异、仇视社会、不孝敬老人等,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自我封闭,不善于与人沟通,进而形成扭曲的感恩心理。

    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是对孩子缺乏善良情感的双向引导;从感恩层面上看,从众心理导致学生感恩越来越弱化,社会风气形成助长。

    彭聃龄提出:在家庭中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这三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

    四、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感恩品质的关系

    (一)测评工具和调查对象

    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是1980年由瑞典心理学家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经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的岳冬梅、李鸣果、金魁和、丁宝坤等人根据中西文化的差异修订而成。该量表总共66个项目,从“从不”“偶尔”“经常”“总是”依次作4级评分。父亲教养方式包括6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包括5个主因素: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感恩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把在校中职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问卷法。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实证性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感恩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存在正相关关系。父亲惩罚、严厉与感恩各因子,父亲过分干涉与感恩父母等因子,父亲拒绝、否认与感恩各因子存在负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感恩各因子,母亲惩罚、严厉与感恩各因子,母亲偏爱被试与施恩存在负相关。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他们的文化程度也存在差异。

    说明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学生感恩品质各因子为因变量,反映感恩品质现状。也就是说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正性的情感给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感恩品质、感恩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家庭原型下的情感模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塑造——感恩内在动机的形成、发展和强化。亦即是“儿童在最初的生活经验中向父母学习语言,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行为,直接接受父母对其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规定”以及“家庭系统中人们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是爱在运行着”的影响。

    五、结果的探究和对策思考

    学生感恩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重塑中职学生感恩心理结构方面入手,在认知层面引导学生识恩且记恩,在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感恩品质水平,强化学生的感恩内在动力机制,促进学生行为实行。

    (一)家庭方面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青少年最早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霍妮把儿童寻求安全需要看作人格发展的动力之一。她指出儿童是无能的,要满足这些需要,完全依赖父母。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温和慈爱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儿童的人格就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父母对子女是冷淡甚至是敌意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导致神经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2岁以内儿童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儿童如果失去了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就很难自我实现。进而在日后的成长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和不良反应。家庭功能和促进家庭成员良性互动很重要。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以人为本,教师以身立教,践行积极的教育方式和正性的情感培养。充分利用校园这个育人资源丰富的地方,如班级、社团、同学老师。通过板报、广播、活动及讲座等方式使得学生识恩报恩乃至施恩。

    (三)社会方面

    良好的社会支持,如国家制定感恩教育相关政策与措施,社会弘扬感恩美德,有助于去除学生观念上诸多认识误区,在社会里有感恩之心和报恩之举。

    总之,我们应开展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感恩品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伯特·海灵格.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M].霍宝莲,译.世界圖书出版公司,2005.

    [3]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