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育人,在服务队中熠熠生辉
范文

    谢金宝

    [摘 要] 学校资助管理工作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作为资助育人的新平台,旨在积极履行资助为先,育人为重的资助工作新使命,真正能够让受助学生在温暖的关爱中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争作一名品学兼优的中职生。

    [关 键 词] 案例概述;解决方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66-01

    学校里活跃一支这样的队伍——爱心助学服务队。他们来自学校的各个班级,是教师的暖心小助手,是同学的贴心小伙伴。新学期开学,他们的身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新生中,为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详细讲解中职资助政策,热心服务,尽已所能。有负责解释说明的,有负责帮忙预审材料的,还有负责跑腿复印的,一天下来,尽管累,但大家都毫无怨言。开学了,这支队伍便分散到了各个班级,但他们的服务精神却与资助学时刻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午和放学后,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坚守在学校勤工助学的各个岗位,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报酬的同时,也收获了感恩之心。他们在服务中深刻理解了教师的奉献精神,明白了付出并不是吃亏,反而充满乐趣,而这种快乐感是无以言表的,内心的充实更是无价的。平日里,他们还会帮助班级里的贫困生,带着他们一起融入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宣传活动中,将育人工作渗透于无形。

    一、案例分析

    原先学校的资助工作仍然主要停留在物质资助上,在精神上的影响非常小,思想教育明显不够。通过这支爱心助学服务队的建立,在扩大资助政策宣传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真正走进资助育人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校园文化节,他们摆摊组织义卖,烈日下,他们的吆喝声接连不断,不遗余力地卖出每一件商品,直至卖出最后一件。所有这些款项将投入学校的爱心基金账户,全部用于帮困助困。学生都觉得义卖活动特别有意义,因为大家既伸出援手,为困难的学生奉献了一份爱心,同时又“淘”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真是一举两得。平时学习生活中,他们会为自己班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咨询资助老师,询问该同学是否符合学校助学金的条件。对家庭突发意外事件的学生给予热心帮助,主动报告班主任,为教师出谋划策,给同学雪中送炭。感恩之心在他们身上蔓延,他们还主动关注勤工助学岗,希望通过更多岗位的设立帮助更多学生自强自立。

    二、解决方法和实施

    学校明确资助的核心要求是育人,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建立了一支爱心助学服务队,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一)建章立制突显育人

    建章立制不仅对资助工作发挥着规范指导的作用,还能通过建立制度的本身突出育人的导向功能。学校新建了勤工助学制度,通过助学岗位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让这些困难学生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学习为人处世,在工作中学会吃苦耐劳,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懂得感恩。促进受助学生形成自强自立、饮水思源等优秀品质,也为学校爱心助学服务队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契机。

    (二)全员培训强化育人

    志愿者服務队完成招募后,学校会召开一次全面、系统的资助政策培训会议。要想深入志愿服务活动,就必须了解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质。此外,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意义,活动前必须召开至少一次活动培训会。如有必要,借用艺术学校的优势,邀请校内专业老师来指导培训。通过一次次的培训为资助工作培养一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志愿者服务队,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志愿服务推动育人

    爱心助学服务队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获奖受助学生提供了知恩感恩的平台,有效提升资助活动的“育人”效果。通过有组织、有制度、有平台的设计,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回报。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还可以提升受助学生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启示与思考

    (一)勤工助学岗位的延伸

    助学岗位还是以传统的后勤服务为主,如帮助同学复印,帮助学校食堂打扫卫生,帮助宿管老师一起打扫宿舍卫生等一些体力劳动,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参与到勤工助学活动中。今后,学校应该将学生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培养与勤工助学岗位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缓解其经济困难的同时,能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有益锻炼,使勤工助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二)建立志愿服务考核制度

    学校可以引导获奖受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要求有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此作为获奖受助的必要条件之一,使志愿服务成为德育、资助育人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平台。

    资助可以驱逐受助学生心灵的贫寒,育人可以激励受助学生拼搏的志气。资助育人的政策为受助学生扬起了希望的风帆,他们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熠熠生辉,收获成长与感动!

    参考文献:

    [1]刘新林.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6.

    [2]陈玥.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D].西南大学,20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