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中外工业设计教育的对比分析
范文

    夏旸怡

    [摘 要]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首先从理论课程、美术课程及实践课程这三个方面对中外工业设计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指出国内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工业设计;高职院校;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120-02

    工业化的发展促使教育领域出现工业设计的相关内容,该课程主要是进行工业产品外形以及功能等方面的设计,以此提高工业产品的美观性及经济效益。工业设计教育最早起源于欧洲,我国引进工业设计教育之后,教育理论及教育体系大都借鉴于西方国家,这些理论及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因此,对中外工业设计教育的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中外设计教育的对比分析

    (一)艺术类专业设置的差异

    英国部分高校会将艺术与设计类专业放到创业产业及人文学院进行设置,而我国高校则大多数将艺术与设计专业单独放到设计学院或艺术设计学院进行设置。下面以设计类专业为例,将中英设计学科设置进行对比。

    (二)教育基础设施的差异

    英国设计基础教育的教学设施与硬件条件相比于中国的条件要优越,教师对基础美学教育和设计启蒙教育的教育理念有较大的不同,在英国初等、中等的教育过程当中会经常参观英国当地的各级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并由博物馆专业的讲解员进行讲解。在各种名目的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中学生将会得到历史、生物、科技、美学各个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这样可以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过程当中使学生获得非常直观的教育体验,激发学生的各方面通识性教育兴趣。除此之外,英国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都配备较为完善的工作室,工作室不仅承担了学生发展兴趣的职责,而且也满足了工业设计当中很多的教学需要。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发挥个人的兴趣进行工业设计产品的制作和实验。

    (三)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的差异

    就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国家的工业设计教育由艺术教育发展而来,具有显著的教育场所多样化特征,学习者可以在艺术设计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独立工作室甚至是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工业设计学习。比如,英国具有较大的公立教育系统,其工业设计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拥有统一的管理标准,有效促进了西方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

    具体而言,西方工业设计教育和国内教育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1.理论课程,西方工业设计教育更为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及批判能力的提升,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艺术及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西方院校在工业设计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掌握美学、现象学以及本体论等方面的知识,也注重工作室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2.美术课程,早在包豪斯时期,西方工业设计教育工作者就认识到艺术表现及科学逻辑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设计表达能力。而在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中,美术课程占据的课时比例相对较大,而且只注重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所以美术课程只作为工业设计的辅助,教学的内容也仅停留在绘画技巧等方面,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

    3.实践课程,西方国家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实践能力,再加上西方工业设计教育属于企业+学校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就业之前进行了大量的岗位实践,可以熟练掌握工业设计的相关技能,深入了解产品的生产制作工序,为学生的就业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缺乏专业的实训基地,也没有工作室或者企业供学生实践学习,在实践能力及模型加工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

    (四)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良好发展之后,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目前通过教育部备案或者审核批准可以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近400所,美术院校、综合性院校、林业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均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有些高等院校会单独开设工业设计学院;有些高等院校会将工业设计专业纳入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或者设计学院中。雖然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是从西方国家引进,但是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并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将其与工业化进程共同发展,使得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出现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于重视美术教育,在工业设计教育中,美术教育仅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将工业设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美术教育上,并没有体现出工业设计教育理念,使得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工业设计时,过于注重作品的美观性,缺乏对作品实用性等其他因素的重视。

    2.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从本质角度来看,工业设计教育是艺术及科技的有效融合,这就是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可以开设该专业的原因。但是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将艺术教育及科技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3.缺乏实践教育,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工业设计教育课程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问题,主要反映在理论课程过多,缺少实践教育,工业设计教育的理论必修课占据了80%的课程,供学生支配的实践时间非常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加强我国高职工业设计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特色是最重要的优势,如果高职院校缺乏特色,会对其教育质量及教学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时,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比例,还需要从所在地区的资源特点以及周围制造业的需求出发,设计出具有特色优势的高职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丰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高职院校需要在基础课程中添加工业设计理论、快速表现理论以及三维设计软件学习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工业设计理论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材料工艺课程、加工制造课程、人机工程学等。另外,为了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还需要开设社会学、专业英语、传统文化研究以及自动化原理等多门交叉学科。

    2.丰富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内容。对完善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而言,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将虚拟设计项目或者实际设计项目作为主体。其中,虚拟设计项目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据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某一个特定的品牌设计一个具有探究性及前瞻性的题目,还包括高职院校举办的工业设计比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工业设计能力。

    3.丰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课程。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工业企业联系密切,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地方制造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际设计项目,与制造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为以后的就业积累实践经验。

    (二)加强工业设计实践教育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业设计教育是将艺术教育及科技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种綜合性及交叉性特征使得高职院校工作室的设置涉及较多的内容。

    1.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理论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差异,合理设置工作室的主要实践内容。比如,在理论课程中,高职院校可以设置相应的绘画工作室、成型加工工作室以及图形影像工作室等;在专业课程中,高职院校则需要折纸产品设计工作室。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设置的工作室并不是独立运行的,而是为产品设计提供服务与支持。

    2.高职院校需要将工作室作为依托,构建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将项目作为主导开展实践教学。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多种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比如,绘图表现、图形影像或者机械加工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告知院校调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协同工作,通过协同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工业设计水平及专业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要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由一个教师负责的教学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教师组,在一个教师组内,包括结构设计教师、绘图教师、机械加工教师等,在学生完成工业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哪方面的问题,就由负责这部分的教师进行解答,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创新。这种团队共同完成工业设计项目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及缺少实践教育等问题,亟须解决。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高职院校需要深入了解工业设计教育的内涵,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加强工业设计的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出工作室在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输送更多的工业设计行业人才。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高职院校开展工业设计教育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宏达,李杰.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114-115.

    [2]陈颖.德能并举 理实交融 增强发展软实力:访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校长李刚[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7(1):6-7.

    [3]臧国超.工业设计专业高职教育探究[J].科技信息,2010(13):647,649.

    [4]卢建洲.中英设计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及设计基础教育的几点启示[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8(1):53-5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