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组合作模式在中职数控车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王慧 [摘要]作为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操作技能,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运用实训项目来推动教学任务,运用综合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探索,争取为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教學 [中图分类号]? G71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81-01 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把车间布置成理实一体化教室,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依据项目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先学习相关的理论,再到数控车床上进行实践操作,实现课堂与车间一体,训练内容与岗位任务衔接,考核标准与生产技术一致的职教教学新模式。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参与,利用相关的设备,完成预定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完成任务双重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中职学校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技能班的学生对纯理论教学缺乏兴趣,他们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但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如果让某个学生他们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通过合作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成立合作小组,落实角色分工 把30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5名学生,他们分别作为小组长、工艺分析员、程序编写员、操作员和质检员。小组长负责工、量具的领取,及组内协调工作;工艺分析员负责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程序编写员需根据图纸编写出加工程序;操作员对照图纸,运用程序员编写的程序加工出产品;质检员则负责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二)建立合作关系,落实学习任务 每个实习项目小组成员轮流扮演这5个角色。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上课前给学生分发实习任务单,具体形式如下: 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单,由教师讲解GO1、GOO指令的应用及格式以及在车床操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学生按照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完成实训任务,小组成员填写好实习任务单,教师给出相应的评分。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填写实训报告册,对本次实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三)开展多元评价,落实激励措施 教师先让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本次实习成果进行自评,给出评分,教师根据每组的产品质量、实习任务单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点评,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改变传统的阶段性考核为过程式评价。考核评价时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称职”情况,以评定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了两个学期,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既有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一)优点 1.小组合作,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职校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分享小组合作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总结归纳时,我不具体表扬某位学生,而是“某小组做得最好”,这样让学生知道他们是一个团体,是以团体竞争而不是个人,有利于团体合作,同时也给其他小组制造压力,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我要学”“我乐学”的局面。 2.小组合作,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多边互动 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3.小组合作,有利于帮助学生彼此纠错,共同进步 原本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负其责,都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让他们不得不去思考。此外,如果思考的结果不正确,组内其他成员能及时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完成学习任务,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组内优生过多展示的现象,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大家都想加工出最好的产品,组内技能掌握最好的学生成为主要的操作员,让其他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 2.在学生组内自检数据中有的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私自捏造数据,造成产品合格的假象。 实训是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桥梁,开展与企业岗位生产密切相连的实训内容,学生就能达到毕业即上岗的目标。如果以单一的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笼统的专业知识对学生将来就业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中职数控加工技术这门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运用综合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项目训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毕业后能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明松.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邓泽民.职业教学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