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事务性管理工作形式的转变 |
范文 | 刘劼 [摘 要] 现代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相应的挑战,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建设工作的引导者,主要管理工作与学生息息相关,其工作内容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变,以往传统的方式并不能满足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灵活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工作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 [关 键 词]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形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201-01 近些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辅导员在高校的事务性工作中存在极大的不足,辅导员不能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辅导员的信息收集与社会脱节,这些问题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互联网技术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辅导工作进行创新成为现代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辅导员带来的挑战 1.思想建设工作困难。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广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到自己喜欢的信息,但是信息的种类繁杂,内容良莠不齐,学生思想拓宽的同时,也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造成了辅导员思想建设工作的困难。 2.虚拟的网络,增加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但是目前存在网络暴力的现象,他们对一个正能量的行为也能找出其中的不足,并且判定这种现象是因为体制不完善造成的。甚至有的人将网络中的暴力当做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手段,并不自觉地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同学关系的处理中,这样处理同学关系的方式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这种情况给辅导员的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3.娱乐种类的丰富使部分学生沉迷在网络的世界中,有的学生旷课在宿舍打游戏,有的学生在上课期间看电子书,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同时耽误了学生的学业。学生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会受到评论的影响,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辅导员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分辨网络信息。 4.在信息落后的时代,辅导员是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导致辅导员的地位降低,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可有可无,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不配合,严重妨碍了辅导员工作的进行。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建立高校学生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高校学生的数量增加,学生工作的内容细化,处理学生生活中的杂事,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落后于高校的实际发展水平。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交平台,为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提出了新的思路,辅导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以及工作内容,辅导员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学生,而不是管理学生,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干部的服务职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由于网络的發展,大多数高校建立了自己学校学生的信息管理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输入学号密码的方式,在信息平台中了解自身需要的信息,学生可直接在学生信息系统中对成绩进行查询,不需要通过辅导员进行查询,减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但是这种信息化系统缺少相应的互动性,对于许多学生不明白的问题,信息系统不能给予回答,学生还是需要询问导员。因此,要根据时代与学生的需求对教育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 (二)利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 高校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还包括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飞速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思想也就越来越复杂,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相应的影响。对此,以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谈话,这样落后的谈话方式可能会延误学生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机。 信息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解决方式,社交平台的出现,使学生与辅导员可以及时地沟通交流,辅导员及时地发现学生言谈中出现的问题,询问班级干部,观察学生是否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当学生处于困境与迷茫的时候,需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社交平台,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筛选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信息,针对消极的信息,辅导员可以发帖说明这些不良信息的危害,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推进,高校的管理体系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高校辅导员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新的服务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帮助高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伟.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策略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5(35):219-220. [2]王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179-180. [3]杨文坤.互联网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途径创新[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3):70-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