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范文

    林丹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提出加强中职生思想教育的建议,进一步促进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 键 词] “互联网+”时代;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034-0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业融合、校企合作”,这为当前中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创新2.0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当前知识社会创新2.0催生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新形态。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有机结合,实现传统行业新的发展。但是,“互联网+”并不意味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更新当前传统行业的发展形态,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互联网+”与中职思想教育的联系

    中职生多数处于15~17岁的年龄,心智尚未成熟,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较高,是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在中职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教学知识与互联网相关内容有机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中职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另外,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便捷性、感触性的特点,在“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下,对传统教育教学形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思想教育课程需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传统思政教学与时代脱离、与学生脱离等不足之处,对中职思想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对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特点为思政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补充教材内容,与时俱进,补充时事热点。同时也拉进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来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中教师可用微信或学习通等软件进行课堂教学辅助。课后,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程巩固学习任务,并搜集课程反馈。由此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指导教师在之后的思政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将课堂内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对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复杂性特点,使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好坏参半的信息和可供学生消遣娱乐的途径。这些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中职生,他们自律性较弱,自控力也不强,对这些互联网信息没有辨析和筛选能力。部分学生易沉迷其中,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更有甚者,因错信网络虚假信息,扭曲了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无法正常践行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这对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难度,亟待解决。

    三、“互联网+”时代对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解决路径

    (一)加强校园网络监管

    加强中职院校的网络监管,中职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主要安排宣传部、信息中心、学生科和保卫处负责网络监管和维稳工作。其中,由宣传部负责在校内宣传科学上网,信息中心负责定期获取学生关注的网络动态,学生处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保卫处则重点负责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四个部门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虚拟空间和校园真实环境进行有效引导以维护校园稳定和谐。除此之外,学生还可通过培育学生骨干队伍,依靠“意见领袖”的辅助更好地引导网络使用走向良性和谐的发展趋势。中职校在网络管理机制中,部门间各自履行职责,相互独立工作,但又相互联系。

    (二)加强校园科学上网的宣传

    中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线上讲座和线下的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整合校园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以及在线微课等资源,定期借助网络平台和线下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主题化的针对性思想教育。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让中职生认识到互联网的两面性以及如何对互联网加以利用。其次,要让中职生认识到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重要性。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学知识来善用互联网,避免受其消极方面的影响。

    (三)创设学校网络思政教育专题群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教学最大的改变,就是其反馈的及时性,因此,在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学校贴吧、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群以及网络思政教育公众号,并定期发布各类与学生群体相关的社会实践,群主在学生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引导正面、积极的观点,确保在虚拟网络的互动中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金浓.“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中华少年,2016(32).

    [2]冯凌.“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发,2016(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