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产品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范文 | 张高美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让立体构成这门重要的基础课充分发挥其效用,成了产品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需要探讨的问题。从立体构成的背景、立体构成课程的现状谈起,找出立体构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对产品设计专业的立体构成课程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法,改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力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立体构成;教学;改革;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048-02 一、引言 立体构成作为“三大构成”之一,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构成的后续课程,也是设计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学科。立体构成中的任何形态都可以归结成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三维立体形态。立体构成注重对材料形、色、质等方面组合搭配的探求,它无需考虑任何立体造型对功能方面的需求,仅仅立足于探索立体造型的可能性。作为产品设计这个注重三维立体形态培养的专业,学好立体构成对产品设计后续课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立体构成课程现状 立体构成起源于20世纪初前苏联的构成主义,随后在20世纪德国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得以发扬光大。真正能体现包豪斯价值的教育理念是构成学,构成学奠定了包豪斯的历史地位,而立体构成更是对包豪斯的成就锦上添花[1]。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构成设计的课程,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相对落后,教学效果不能满足专业需求。因此该课程成了教学计划培养中的“鸡肋”,完全没有发挥立体构成课程应有的作用。具体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課程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目前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要求学生以卡纸为材料,对其进行一些“切”“割”“折”的练习,继而过渡到“线”和“块”的单项练习及其组合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较为简单,学生也能从中了解点、线、面、块的构成含义,由于材料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因此避免不了出现作品缺乏创意、重复率较高、程式化严重的情况。 (二)立体构成课程不能与后续专业课有效衔接 立体构成是设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然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并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针对性讲解,也没有将该课程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讲解,不管是何种设计类专业,学生所上的立体构成课程完全一样。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了解立体构成在本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中不能较好地运用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使该课程与后续课程脱节。 (三)课程内容过于传统,与时代的进步脱节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立体构成课程与传统的立体构成课程一样,主要是做点、线、面、体的作业,所用到的材料也局限于石头、瓶盖、一次性筷子、卡纸等的随意黏合和组合,学生作业与现代不断发展的先进科技脱节,也很难有较新、较好的创意。 三、立体构成课程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一)将三维建模软件融入课程中 立体构成课程主要采用数学原理和逻辑思维表现三维造型的秩序、条例、韵律、节奏及三维造型和空间的关系,并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2]。随着计算机三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数字化方法不断完善立体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3]。 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中,三维建模软件课程的学习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毕业时就业单位对应届生的首要要求。因此,很多高校都提前。甚至在大一就给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三维建模软件的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刚进大学校门,学习兴趣、热情和行为习惯都较为良好,在此时学习三维建模软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产品设计类的很多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三维建模进行表达,建模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很多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因此,将三维建模软件融入立体构成的课程中成为可能。在建模软件中,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材料和传统的堆叠方式,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创意。另外,与传统的手工制作作品的方式不同的是,在建模软件中修改作品比手工制作要方便很多。许多学生在立体构成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发现了作品本身的缺陷,或者有更好的创意时,碍于手工制作修改和重新制作麻烦,都不愿意反复修改作品,导致作品本身缺乏质量与创意。而软件表达最好的地方之一就是修改方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或者教师在评讲作业过程中都能便捷地修改模型,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减少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质量。 (二)立体构成课程作业与专业课项目对接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立体构成课程仅仅局限于对构成设计本身的探索,而没有将立体构成与专业本身相联系,导致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不知道立体构成对本专业的学习到底有何作用。 对于产品设计专业来说,产品设计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过程,将立体构成课程与产品设计专业知识相联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讲解每个点、线、面、块的基本知识点、展示基本案例后,应多举一些优秀的产品设计案例,利用立体构成的知识点详细分析每个案例的优秀之处。针对每个知识点,适量地布置立体构成基本知识点的训练,适当加入具体产品的设计或者具体产品的某一块设计。例如,在线的构成训练中,可以给学生布置衣架设计;面的训练中布置热水器的外观设计;块的训练中布置香皂盒的设计等等。通过简单产品的训练达到立体构成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立体构成的认知度与地位,强化学生将艺术与实际设计结合的意识。 (三)教师将用先进科技制作的产品设计案例引入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一个充分打开学生思路和眼界的重要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列举和分析的案例都是一些传统的案例,学生所做的作业也必然大面积地缺乏创意。而现今的产品设计与发展迅速的科技相结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先进科技制作的产品设计必然能满足学生喜欢新意的欲望,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先进科技与创意的欲望。 例如,当今材料行业发展迅速,不同的先进材料给产品带来了不同的外观甚至不同的功能。产品的形式是材料的外在表现,材料对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一些先进材料制作的产品设计案例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对本专业发展趋势的关注,提升学生本身的设计活力与创意。如将记忆金属引入汽车外壳设计的案例,能加强学生对金属这种材料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结论 立体构成是产品设计专业构成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进行三维立体表现的重要手段。目前立体构成的现状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使得立体构成课程没有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因此必须对立体构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一方面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与进步,另一方面改进学生作业的手段,形成课程中更合理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炯炯.高校设计学类《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 [2]郝亦超.高职立体构成课程改革初探[J].美与时代,2011(1). [3]于舒婷.采用MAXSCRIPT进行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7(4). [4]孙伟,白宗刚.产品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