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质性研究的幼教专业见习反思 |
范文 | 汪小艳 [摘 要] 通过对学生的见习日记、见习小结、指导教师评语等文本形式进行质性分析,提取“紧张又激动”“从失落到幸福”“挑战与信心并存”三组本土概念,并结合实物,探讨这三组本土概念所呈现的学生见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幼教专业见习指明方向。指出全程、全面、全方位地安排实践,标准化、规范化、精确化地设计实践,通过实践记录推动交流、反思、成长。 [关 键 词] 质性研究;幼教专业;反思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112-02 一、问题的提出 张雪门认为幼教的对象是儿童,可是幼教的目的却是根据于社会。师范生在师范学校里整日上课,很少有接触社会的机会。这样到了毕业,担任教师往往不能胜任。他信奉“骑马的人是从马背上学会的”,认为光从书本上学是不够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实地上实习!” Z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属于中高职衔接生,升入Z校之前,在中职接受了3年的专业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这些学生对幼教专业已有一定的基本概念,但是从未到幼儿园参加过专业见习,理论和实践存在严重脱节。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提升幼教专业素养和技能,迫切需要安排学生参加专业见习,到幼儿园现场感受环境、氛围,接触、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程序和内容。 为期一周的专业见习让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及幼儿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感受,熟悉了一日活动安排,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尽管专业见习让学生收获很多,但也需要从专业见习顶层设计角度进行反思。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更好地做好幼教专业见习工作,提升幼教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是Z校2017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中抽取的30名学生。其中男生2名,女生28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物分析法。陈向明指出:“质的研究中另外一种主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实物分析。‘实物包括所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物品等。”“任何实物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都是在一定情境下某些人对一定事物的看法的体现。因此这些实物可以被收集起来,作为特定文化中特定人群所持观念的物化形式进行分析。”因此,学生见习中撰写的见习计划、日记、总结以及指导教师评语,还有见习期间拍摄的照片,都是学生对见习本身以及对幼儿、教师、家长观念的呈现,对揭示见习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真实深入了解学生在见习中的收获,笔者尝试通过在学生的见习日记和见习小结中寻找本土概念的方式,探寻见习在幼教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和意义。所谓本土概念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这些本土概念在文本中的频繁出现,不是偶然的,与学生的生活、情感、学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对本土概念的提取与分析,可以揭示学生获得专业实践能力与主体生命成长的规律。 (一)紧张又激动 Z校幼教专业学生在中职三年专业学习中,从未去幼儿园或早教机构见习过。来到Z校的第二学期参加为期一周的专业见习,到幼儿园的真实情境中与幼儿接触,参与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去。对学生而言,第一次专业见习,终于可以到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令他们期待、激动、兴奋,同时也伴随着紧张、不知所措。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做基础,一切从零开始,如何与幼儿交往,如何与指导教师打交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这些不确定性都增加了学生的紧张。“紧张”“激动”“毫无头绪”成为重要的本土概念,揭示了学生见习初期的心理状态。 学生A:学习幼儿教育三年了,今天我将要进入幼儿园课堂,我幻想了无数次那可爱的脸庞是什么样的,也幻想在幼儿园上课与幼儿交流是怎样的情形,想想今天就可以实现了就好激动。 学生B:今天周一,学校组织我们基础教育系学生见习一周,所以我们来到了附近的一所幼儿园里。第一次见习还是有点小压力,也有点小紧张。 学生C:刚进园见习初期,让我感到很大的困难。毫无工作经验的我,面对新工作,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我觉得毫无头绪,不明白到底该从哪里入手。 (二)从失落到幸福 张雪门说,在见习中,学生“客观上须认清了现代的儿童,主观上更须忘掉了自己”。由于学生在见习之前没有与幼儿近距离接触过,对幼儿缺乏了解,在进入见习真实环境后,面对幼儿的“冷漠”,或者面对幼儿的诉求,不能做出恰当的应对,学生普遍表现出失落和尴尬。在一周的见习中,学生努力融入见习班级,仔细观察并积极配合指导教师的工作,逐渐与指导教师建立融洽的关系,并与幼儿频繁互动,终于被幼儿熟悉、接纳,终于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失落感”“尴尬”“充满了幸福”“很喜欢”“开心极了”等词语或短语成为重要的本土概念,揭示了学生在见习过程中与幼儿、指导教师互动沟通的心理和情感体验。 学生C:(1)清楚地记得进班的第一天,小朋友在老师的介绍下应付地打了个招呼,就不理我了。失落感向我涌来,我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让他们都喜欢我。(2)记得见习的第一天早上,有位小朋友是爸爸送来的。爸爸一转头往回走,小朋友立马就抱住爸爸的腿,一直流眼泪,不肯让爸爸走。爸爸低头和他说了些什么就走了。爸爸走后,他还在哭,我赶紧走过去搂住他并且不断安慰。过了一会儿,他就不哭了,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那一刻,我开心极了,我运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竟然成功了。 (三)挑战与信心并存 幼儿教育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这一原则贯穿幼儿教育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由于学生缺少与幼儿相处的经验,也没有幼儿教学的经验,在见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幼儿的安全,如让幼儿独自留在厕所。如何组织幼儿游戏,如何组织幼儿学习等,都是学生有待学习而现阶段尚未系统学习的内容。笔者在研读学生的见习日記和小结中发现,“安全第一”“差距”“辛苦”“不足”等词语出现频率很高。此外,“进一步学习”“继续努力”“更好”“成为合格的幼儿园老师”等词语或短语也高频率出现。从这些本土概念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见习对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感受,意识到只凭借一腔热情是不足以胜任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还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园教师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尽管如此,学生充满“信心”。 学生D:这次见习,我感受颇多的是新人就是新人。无论从教学水平上还是幼儿教育方式上,都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存在差距,这一点在平时纪律上可以看出来。 学生E:虽然我收获挺多,不足之处也挺多,但我不后悔。因为我觉得这一次没白来,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不足之处弥补过来,更加充实自己,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实习中可以做得更好,终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儿园老师。 从见习之初的“紧张”“激动”,到见习之中经历“失落”,而后感到“幸福”,再到见习之后发现充满“挑战”,但不失“信心”,让校方和园方看到了学生在见习中的收获与成长,不仅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更磨炼了意志,坚定了职业理想。 四、反思与建议 Z校幼教专业学生曾在第一学期参观幼儿园,这次专业见习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的“参观”让学生对幼儿园环境有了直观印象,为第二学期的专业见习奠定了基础。从学生见习日记和小结中提取的本土概念,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在专业见习中所收获的成长,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明确了方向,学生对下一次的专业见习充满期待。可以说这次专业见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仍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幼教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一)实践安排力求全程、全面、全方位 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培养有国家层面的规范标准,但最有说服力的、最终要接受检验的仍然是岗位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能不断深化。因此,幼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也就是在时间上体现为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学习过程,在形式上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三年制大专共六个学期,实践教学环节每个学期都安排一次,尽量让学生感知到幼儿园每个学期不同时段的课程安排。第1学期组织学生去幼儿园实地参观,让学生建立对幼儿园的初步认识。第2、3学期分别安排1周的专业见习,以观摩为主,第2学期侧重保育工作,第3学期侧重教学工作。第4、5学期分别安排2周的专业见习,学生提前做教学活动方案,然后用2周时间完全进入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中去组织活动。第6学期整个学期都在幼儿园中顶岗实习,也是毕业实习,更强调独立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设计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确化 张雪门认为,对实习既没有准备,也没有计划,一味地从活动入手,这也是畸形的。实习要拟定目的和计划,做成功有系统的组织。为了保证实践的效果,明确每学期实践的目的、内容、要求显得尤为必要。为此,制订每学期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使任务和流程具体化、精确化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做法。 明确每次实践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践的成效,也便于专业教师了解掌握学生见习的实际情况,做出评价。同时也便于园方指导教师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些任务可以印制成册,一学年一册,或者三学年一册,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直接在手册上填写,每项任务都有教师指导、评定等级,并撰写评语。 (三)实践记录推动交流、反思、成长 张雪门认为,每一个实习环节结束后,必须安排讨论和报告的环节,应趁热打铁,不宜拖延。为了保证实践的成效,学生见习的过程和体会必须以各种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如见习日记、一日生活流程安排记录表、本班一周教学目标和内容记录表、听课记录表、幼儿园环境考察报告、见习总结等。在实践过程中以及实践结束后,要及时安排讨论和报告。可以将学生按照年级进行分组,每组推选代表进行主题报告,主题报告之后,可以根据专业见习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小组汇报内容设计相关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和报告是建立在学生见习基础之上的,是见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和报告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见习,在见习中务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交流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见习中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活动,也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動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亚军,孙诚,陈琪,等.幼教实习思想的当代价值[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7).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