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议讲授法为何能在语文教学中占领一席之地
范文

    段蕊峰

    [摘? ? ? ? ? ?要]? 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长期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讲授法却受到诟病,因其不能正确发挥其在语文课堂中应有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讲授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 ? 键? ?词]? 讲授法;语文教学;一席之地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62-02

    记得那年教材教法培训,培训老师说现在教育界谈“讲”色变,讲授法简直就是人人喊打,长期占领课堂的讲授法成了“过街老鼠”。提起讲授法就是传统,不是新课改,甚至让老师上课少讲,不讲。以致教师运用讲授法时躲躲闪闪、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敢大大方方的运用。培训老师认为,其实教授法本身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没有优劣,没有高下,关键是运用教授法的人有高下之分。同样是运用教授法,有些老师“讲”学生就特别喜欢听,听得津津有味,意趣盎然;有些老师“讲”学生却不喜欢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我非常认同培训老师的观点,讲授法就是一种教学方法,该用的时候大胆使用,尤其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进行疑难经典课文教学的时候,还是应该大胆适当采用讲授法。所以在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中不能把讲授法“一棍子打死”。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几千年来能长盛不衰,长期在语文课堂占领一席之地,肯定有其存在的理由,有其存在的价值。我想在目前新课改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讲授法,正确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讲授法,使讲授法在语文课堂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语文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其中,人文性的体现尤为突出。作为语文教师,是人文的体现者,文化的传播者。很多文化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通过讲授的方式传达。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对老师的作用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其中的传道,我的理解是除了身传之外,还有言传,这个言传势必要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韩愈主张“文以载道”。这个文章中的“道”,要通过我们老师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仅仅靠学生去自主感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受到自身阅历、学识的影响,可能会感悟不到位,甚至有偏差。这时老师的引导、点拨、讲述就至关重要了。要不然学生怎能正确领会这个“道”呢。比如我们语文课要学习《论语》的有关章节,如果老师不讲授,学生可能不能正确领会孔子的思想。如果所有的知识,学生都能通过自学,通过讨论学会,老师可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吧,那程门立雪的典故是不是就不会存在了呢?宋濂在《送東阳马生序》中讲述了求学的故事,一直使我感动至极。他幼时求学那么艰难,先是向人借书抄书学习,“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面对这些都没有放弃学习。然后就去求师求学。如果他自己通过自学能学懂所有知识,为何会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去求师追寻道呢?他为了听到老师的讲授,受尽冻馁之苦、呵斥之难,备尝艰辛也不放弃向老师求学,终究成为明初四大家之一。从中可以看出,求学,学生自身的勤奋刻苦是不能缺少的,但老师的讲授引导也同样是不可缺失的。尤其面对疑难问题时,老师答疑解惑必须通过讲授才能完成。所以讲授法一定会在语文课堂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时,采用点拨式的答疑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讲授法为何能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占领一席之地,首先是因为讲授法具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1)通俗化,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2)直接性,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而不是问题的形式或其他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里,采用讲授法能有效地保证让绝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奥苏伯尔说得对:“学生获取大量整体的学科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设计适当的教材和讲授教学实现的。”

    其次,讲授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不仅学到系统的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最后,讲授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融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和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讲授法有诸多优点,但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讲授,却成了一大难题,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等问题困扰着语文教师。新课标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有的学校更是对一节课中教师讲授的时间做出硬性规定,若教师讲授超过15分钟即为不合格的课。就如同本学期我校进行“233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改排排坐为团团坐,说是便于学生交流讨论。要求把老师从讲台上拉下来,甚而搬走讲桌。要求老师上课时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听不懂的不讲。于是老师很茫然,不知道上课该不该讲,该怎么讲。这种把老师变成导演,学生变成演员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适用于反应快的学生,对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无异于会放任自流。我们是不是应该探讨一种既能兼顾全体,又能发挥学生特长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让老师教得愉悦,又能让学生学得进步,而不是让创设者的好心却办了不合教学实际的坏事,这样就得不偿失了。由此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读的一个童话故事:有一个老婆婆救了一只受伤的老鹰,老婆婆在给老鹰疗伤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这只老鹰的脚爪太长了,心想这怎么能行呢?于是拿起剪刀剪了这老鹰的锋利的脚爪。等到养鹰人找到这只老鹰的时候,鹰的伤是好了,可脚爪却没有了。养鹰人哭笑不得,不知该感谢老婆婆呢,还是该生她的气呢。试想没有锋利脚爪的老鹰还是真正的老鹰吗?这不是好心办坏事吗?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最好的?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是不是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教学实际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最好的教学方法呢?希望我们的教育者不要像童话故事里的老婆婆好心办了坏事。在本校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动下,不少语文教师的确感到很茫然,不知该怎样进行教学。何况部分老师把讲授妖魔化,谈“讲”色变,把“少讲”“不讲”作为教学的基本评价原则。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展示,让学生讲,视讲授为禁区,不敢越雷池半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几十年,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记得刚开始是学习上海青浦经验,后来又学习多种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先是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后又强调老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现在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确,时代在发展,老师也要与时俱进,追随时代的发展,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要求。但不管怎么变,我们教育的对象没变,教育的本质没变,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培养人才。所以教育的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应该是分科目的,不应该是统一的。强行用一种模式去适用所有的科目无疑是不科学的。所以讲授法作为一种在语文课堂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用时还得适当去用,使其在语文课堂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公开课的浮华表演之风盛行,学校的教学评价似乎也不太在意教师的讲授如何,而是关注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时间的长短,因而有些语文教师在公开课上一会儿多媒体演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组织学生讨论,林林总总,应有尽有。教学情境过于花哨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作深层次的思考挖掘,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必要的价值引领,导致课堂华而不实。热闹有余,效果不够。尤其文言文教学更是影响巨大。这种做法严重地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指导思想,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所下降,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讲授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方法。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如果教师过度依赖讲授法,忽略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导致运用不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的后果,影响乃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招致人们质疑和批判。随着新課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引入教学领域,出现了演示法、实验法等新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方法手段都必须和讲授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想要把讲授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就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发扬其优点,改善其不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讲授的效率,从而使“讲”不再可怕,使讲授法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