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对高职学生学习诊改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范文 | 邓永光 [摘 ? ? ? ? ? 要]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失常,复杂的内外因导致了这种失常。高职院校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诊改,明确标准,找出问题,统筹兼顾,加强对学习的组织。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管理系统建设为支撑,从学生、班级、教师和学校层面系统地采取措施加强学习管理,形成自主学习机制,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内外因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根本上转变学风,恢复学习常态,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 ? ?键 ? 词] ?高职院校;学习状态;影响原因;诊断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40-04 一、加强对高职学生学习的诊改已经刻不容缓 学习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过程正常是结果正常的前提。学习正常的标准如下。 (1)学生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①保证足够的读书时间。②适当扩大参考资料阅读面。③读书时能分类摘录关键的概念等重要内容形成笔记,加深理解和记忆,有动脑筋找问题的好习惯,如有问题则独立或主动请教解决。 (2)学生有不轻易缺课的习惯,如有则主动补课。 (3)学生有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教材、思考题和相关资料。 (4)学生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包括:①会听,边听讲边做笔记,记住重点,如板书内容,教师提到的重要问题、结论,同学发言提到的问题。②会看,专注观察,做比较判断。③会想,肯动脑筋去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④会说,积极回答问题并能准确全面地表达。 (5)學生有经常主动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无须催促,作业有错必改。 (6)学生有考试前充分准备的习惯,包括知识、体力状态和学习文具等。 达到上述标准的学生,其成绩一般稳定且优良,部分达到的成绩不会差,低水平的学习是身在课堂却很难找到上述特征。 比较得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总体属于后者,大部分学生不在学习状态。以笔者目睹为例,比较积极学习的学生是少数,多数学生表面上看是上课,但不管你怎样讲道理,迟到、旷课和打瞌睡等现象都不能杜绝,教室是其不愿来的地方;一支笔、一本书摆在桌上,听课过程中难得动笔,对手机的反应比对教师的话要灵敏得多,看手机不听课的现象很常见,甚至在看着笑出声来,即使是实训也是只要有机会就看手机;课程结束后,课本中学习痕迹不多,绝大多数人拿不出学习笔记;对教师的提问回答很简短,不少人的回答是“不懂”,教学互动很难实现,课中课后很少有人主动提问有关学习内容的问题;班干部的组织和带头学习的作用没有表现出来,跟一般学生没有很大区别;作业完成雷同现象严重,少数学生根本不交作业;测验最基本的讲课内容结果都表现异常,成绩与纪律表现有明显的相关性;学生的上课总体表现为课堂娱乐化,不管教师如何应对也没有什么效果;经常上晚自习的学生很少。上课时很难维持课堂秩序,课堂气氛往往死气沉沉,讨论时大多数学生一有机会就会闲聊,往往是少数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只能自问自答[1]。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听课、玩手机,甚至睡觉等现象还是有一定代表性,严重者旷课、泡网吧,课后不写作业,或者抄袭了事[2]。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感觉很无聊,教师感觉很痛苦,课堂教学效果不好[3]。 这种学习现状的危害显而易见,对学生个人来说,学习差导致专业功底不厚,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工作水平有限;对高职院校来说,学风下降必然导致教学质量滑坡,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用人单位来说,录用不积极进取的庸才,带入一种不良的精神面貌,影响单位工作效果和效益。 学生的学习是教学质量生成的最重要方面。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首先表现为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的优劣程度和能力上的提高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才能进入头脑,才能转化为技能指导其做事,才能表现为能力,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主动积极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自主规划、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热情高涨、专注持久,体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以及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意识,养成勤奋好学的一种生活习惯,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调动自己的能力,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改善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学习过程更轻松,学习效益更好,效果更佳。不畏困难主动积极学习的学生才能学有所成,就业成功。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是空谈。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改进,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习质量。 二、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原因 内因主要指学生的自身因素:(1)人性的特点。做什么事都有一个成本问题,自然人的本能之一就是要少花精力、省事、方便和舒适,追求效率和效益,学习实质上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自主积极的学习需要眼到手到,专心致志,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有笔、纸与电脑等学习用具的投入,课本的内容远不如手机里的小说、视频、新闻等有趣轻松,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觉悟、坚强的毅力和较高的学习标准,是做不到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还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别人看手机,他也跟着看,反正教师也管不了。即使是本科院校,如果管理不到位,学生一样会学习松弛。只有战胜自我、不怕艰苦、自觉追求目标、满足学习需要并有较好学习能力的人才能保持对学习的渴望。(2)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当,学习基础不牢。在中学缺乏学习指导,自己又没有深入探索找到学习规律,不知道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经过高考选拔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信心等方面,整体水平明显差一些,在学习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读了自由轻松的高职,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不升反降。(3)对于知识能力的见识有失偏颇。高职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有的甚至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体会,打开书好像都懂了,往往把自己已知的对某一行业的浅显知识认为成已经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不知道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远比中学更高、更深、更专。部分学生读高职的目的是为了混个文凭,没想升学或靠成绩找个好工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只图眼前轻松,看不到长远利益,忘记了学生的本分。部分学生总想着对将来有用的东西才学,有重视实践教学、轻视理论知识的想法,有的还认为学习好坏跟就业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要有亲朋好友的关系,就会有好工作,有的认为高分者低能,从而放松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只需学好专业课就可以做好工作,放松对基础课的学习。(4)部分学生不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有些学生沉迷于协会、经商、感情和手机等学习之外的事情,看不到它们对学业的影响,上课时很多人把手机打开,怕别人联系不到自己。 外因方面主要有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因素:(1)高职院校的建设和管理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技术性、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课程内容、目标和教学条件未能满足学习需要。在教学管理上也不能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压力和动力。奖学金常常是少数几个爱学习的学生获得;多数只重视期考这种学习结果性考核,不重视过程性考核,造成过程性考核比较随意,平时成绩容易收获;部分学生自视过高,平时不努力,寄希望于在考试前突击复习通过考试,但是没想到,没有平时的积累,考试时即使开卷也找不到答案;学校在课程教学安排上不够科学,相对“较闲”的上课和相对“较忙”的实训、考试比较集中,学生闲的时候心放得很开,忙的时候收不回来;学校总体对学习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的事,学生从众现象明显,导致学风松弛。(2)任课教师对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不够统一。没有制定关于学生学习比较明确的制度要求,想当然认为学生到了教室就在学习;课堂中教师讲纪律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对严格执行有关制度的教师,学生不理解,甚至有逆反、怨恨心理,多数教师对学生不敢按制度严格要求,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最多说几句而已,不会有进一步行动,以防招致学生反感。如果学生没有异动,进入讲课状态的教师实际上多数关注不到学生。对于教学效果,多数教师缺乏教学反馈手段,或者有反馈但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平时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试时随意采用开卷等方式降低要求。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或方法单调,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或专业知识不过硬,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3)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促进学习的合力。其目标和重点不在促进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主要在文体活动等娱乐身心等方面,有时未能及时解决一些学生思想上、生活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对学习纪律不敢真抓,或者认为抓纪律是任课教师的事,意识不到学生逆反心理对教学的影响和教师专心于上课、时间有限、难于分心管纪律。(4)社会家庭的影响。远离父母的关爱,缺少必要的监督,社会不良风气、读书无用心理、交了学费就可以混文凭等心理的影响,使部分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劲头。 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是上述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探讨提高学习水平的时候,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但更要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解决内因问题。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即使学习条件差他也会积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能,如果只重视教学条件的诊改,不能解决学生的内因问题,再好的学习条件学生也利用不了。促进积极学习,倡导最优学习方法,保持正常学习状态是高职院校当务之急。學生既然进入了专业的学习机构,这个机构就有责任改变和优化其学习状态,提高其学习质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个人、教师、班级和学校层面都要采取改进措施。 三、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教育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质量提升工程正当其时,高职院校要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实效。高职学生已经是一种社会人、准职业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高职课堂必须融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高职教育真正与职业理想挂钩[4]。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融入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教育,把解决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敬业爱岗意识薄弱,团结协作能力偏差等问题摆在重要位置[5]。高职院校要建立全方位的校内外同步的学生管理系统,使以技艺过硬、精益求精等为特征的职业精神在教学环节中养成和体现出来,在操行评定中反映出来,与评优和评奖挂钩,反馈学生个人,促使学生持续不断地反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学习事业做到最好。探索以推广篮球文化等为载体,寓教于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根据正常的标准要求实施细致的引导,排解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从专业的角度和职业生涯的长远视野出发,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提高自我要求的标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克服怕苦怕累、畏难、自大、自卑等心理,把学习放在首位,刻苦钻研。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在表面,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一对一排解,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脉搏;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提出预警,促使其进步成材。要使教师的课堂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达到最优的课堂管理效果[6],学生的思想状态正常,学习内容入耳入脑,学习状态正常,教学目标就可以达成,学校的学风和教学质量就可以得到改善。 (二)要创建优秀学习班集体 要契合从众心理,以团队发展促进个人发展。通过培养优良的班风及正确的舆论促进课堂合作,搞好课堂管理[7]。要创设一个有约束力的班级环境,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制度约束、加强考勤、说理辩论等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强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同,使学生自觉遵章守纪,减少请假次数、杜绝旷课现象,保证听课率和听课质量。创新学习方式,学生以破解学习难题,解决重点问题或实验实训针对性问题为突破口,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有安排、有目标、分阶段,实现常态化地开展班级学习交流活动,如在晚自习时间组织学习分享会、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会等,创建互动研讨的知识共享环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利用集体的力量改善学习质量,科学高效充分地利用时间。为了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和科学化管理,要制定符合本系特色、本专业特点的学习活动管理办法,把学习活动纳入班、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管理考核评优的目标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班级内包括教室和宿舍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生活,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其他工作的矛盾,保证学习正常进行。统筹组织好班内文体活动,保证学生劳逸结合,得到必要的社会活动锻炼的机会。 (三)要锤炼教师教学艺术 高职院校教师要把严格执行学校制度与因材施教灵活结合,把理论与生产实践密切适度地结合,找到其最佳平衡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用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敬业的工作精神、精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职业精神的感染;想方设法提高教学实效,通过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职业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动手为主的学习模式,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需要;要充分利用教学反馈给予恰当的评定,合理设置奖励并组织教学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自觉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刻苦学习的坚强意志,形成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的习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适应学习规律,掌握最优学习策略和方法,营造最佳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尽可能杜绝抄袭,而且要从考勤情况、参与态度、笔记心得、创新探索等细节方面考察,做到平时成绩有据可依,保证不流于形式,保证教学效果;结果考核不能降低标准,不能一味迁就学生,不经研究和批准不得采用开卷考试方式,考核方式要更加科学,理论考试在利用计算机考试等先进方式的同时,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尽可能实施考教分离,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题库抽选等方式,尽可能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或进行成果展示、评比,或安排面试、实操考试、汇报表演,有条件的课程考核要与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验证教学实效,给学生适度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相长,提高考核结果的含金量,杜绝不认真学习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 (四)高职院校要加强学习建设和管理 一要加强学生学习诊断和改进,明确学习标准、组织大讨论、找出存在问题、落实改进措施,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实实在在地改进学习状态,提升学习质量。二要规划好学校的所有活动。以“工作课堂”为引领,将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劳动教育课等与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活动和综合素养培养融合[8],以第一课堂需要,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形成三个课堂的有机联系,搭建课程、实训、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互通的课程管理系统。重点组织学习型社团并开展学习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实践活动,既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与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又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组织等能力,保证活动效果和学习时间、质量。三要继续丰富教学服务方式和学习资源。从满足教和学的要求出发,有效整合学习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等资源,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服务,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如课程资源要丰富,有面授课程也有网上课程,课程开设时间灵活,使学生每个学期忙闲适中;如每门课程设置的实践环节、设计的题目等要多到学生无法抄袭;教学仪器数量足够,保证每个学生能充分练习。四要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教师的权威,支持教师严格管理。要以职业要求的角度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既人性化又严格的检查和管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养成遵守劳动纪律、注重安全生产和自觉学习的良好职业习惯。同时通过制度规范学习的原则、程序要求,引导积极学习,这不是用行政命令高压学生学习,而是要建立科學的框架,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没有这种框架,学生的学习处于完全自由状态,这是对学生的放任、对家长和企业与社会的失责。要建立学习奖励基金制度,加大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力度、对后进学生的鞭策力度。五要从技术层面加强教与学的管理。建设智能教室,开发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含有自动考勤、学习纪律识别、互动交流记录和练习、自测、考试与成绩分析反馈功能的学习管理系统,与目前已有的系统相比,特点是纪律识别和利用积分晋阶等策略吸引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管理,实现学习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使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等特点并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平台[9],避免对学生学习过程笼统的定性评价,改革教与学的督导机制,对学生实行精确的评价和指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精准管理与帮扶、进行学业预警、密切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效果并促进学风建设。其中评价系统要进行排名为了避免负作用,宜只反馈到本人及其家长;学习纪律识别方面除了高效考勤外,要能确定学生在课堂中是在听课学习还是在玩手机,如果在玩手机则记录玩手机的次数、手机与外界的联系时间和次数,不监听具体的内容,切实把握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与听课率、自习次数与时间等真实数据。本系统与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社团管理、后勤宿舍管理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融合,做到工作有据可依可查,建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学生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管理、教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管理的规范性、针对性、高效率和资源高效利用。六要培养良好学习氛围。要加强学习宣传工作,以板报、网络、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推介学习榜样,树立学习标兵,营造学习文化,优化学习氛围。七要重视师资培养。高职院校要推出激励方案,通过有实效的教学研讨、公正的教学技术竞赛和教学评比等方式,有组织地系统、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四、结语 高职院校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诊改,明确标准,找出问题,统筹兼顾,加大对学习的组织和投入,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管理系统建设为支撑,从学生、班级、教师和学校层面系统地采取措施加强学习管理,细致检查落实,形成自主学习机制,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内外因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日常需要和习惯,课堂才会充满活力,校园才会充满学习气息,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出彩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才能成为“四有新人”,达成良好素质、高超能力和熟练技术,造就健康的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根本上转变学风,最终才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晨.高职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易忠奇.改进高职课堂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6(11). [3]李勤,李江波.高职教学课堂管理探讨[J].时代农机,2016(8). [4]朱毓高,朱德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理念的变革与实践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 [5]李亮亮.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职业精神养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72-75. [6]徐玉.基于“以生为本”的高职课堂管理[J].天津电大学报,2010(2):76-78. [7]李自璋.高职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与纪律管理的心理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0(5):22-23. [8]赵悦,郭静.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与教学管理一体化体系构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4):85-91. [9]兰先芳.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向:信息化的视角[J].高教论坛,2014(12):117-123. ◎编辑 武生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