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姿教态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范文

    朱菲

    [摘? ? ? ? ? ?要]? 良好的教姿教态对学生的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姿教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 ? 键? ?词]? 中职;教姿教态;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90-02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培特认为,在人进行感情表达时,往往言词的使用只占7%,声调占38%,剩下的55%是由体态完成的。由此可见,在进行情感交流时,身体语言所透露出的信息远远大于语言表达。

    我们常常说,教师“言传身教”,比起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更直接感受到的是教师语言、行为的魅力。对一个走进教室的教师,学生首先会从教师的动作、表情、穿着、言语上去判断教师的精神状态,观察教师的讲课风格,总结教师的处事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有来自行业的专家,有来自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有操作经验丰富的企事业单位的行家里手,也有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教姿教态。那么,教姿教态对教学效果有多大的影响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教姿教态才能发挥课堂教学最优的效果呢?

    下面,笔者将论述说明教师教姿教态的重要性。

    一、教姿教態对课堂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教姿教态是教师个人修养的体现

    教师注重个人的穿衣装扮,行为举止,注重修身养性,以一种温润、滋养的生命样态,在课堂上给人一种端庄、大方、富有亲和力的形象,客观上构成了对学生及其他社会成员的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诱发其向真、向善、向美的意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于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在言语和表情中透露出自信、充实、满足的情感,对学生来说,在愉悦感受的同时接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和浸润。

    有的教师精神颓废、头发不干净,衣领总是脏脏的,这样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到教师的穿衣打扮上。作为一个自然人来说,体现教师的个人生活混乱、自理能力差,他的课自然是讲得条理不清,结构不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理。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够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师的体态语言反映出的举止风度、仪表神情及艺术涵养等方面,可以直接窥视其心理素质、文化品位、思想情操的高低与美丑。教师心里有一个美的修养和追求,才能给学生传递出美的讯息,以激发学生崇德向善的向往。

    (二)教姿教态是教师师德师风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师说话轻声慢语,循循善诱,动作轻柔温和,具有抚平人内心的浮躁和焦虑的作用,耐心细致的讲解是对“传道,授业,解惑”最好的诠释。在教学中,注重眼神的交流和表情的鼓励,是对每一位受教育者最大的公平。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的教师在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会穿凉拖鞋、背心进教室上课。这是一种缺乏礼仪、礼节的表现。无形间给学生造成了课堂是随意、自由、散漫的场所的潜意识。时间久了,女同学会出现披头散发、涂指甲、化妆、穿着暴露,男同学会穿奇装异服、染发、留长指甲、出言不逊等没有规矩的行为举止。此时,即便是惩罚学生的违纪行为也是于事无补的。

    教师职业的特点给人塑造出一种儒雅博学、温和谦恭的形象,这是不用交流、体会便可以感受出来的,仅从干净整洁的衣着,温和关爱的目光,稳健优雅的身姿,恬静美好的生活状态里可以体现出来。聆听一名优秀的教师授课,就如同是冬日里吹着和煦的春风般让人感觉舒适轻松。

    (三)好的教姿教态是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校长说话的态度可敬可亲,声音悦耳柔和”等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在教室与学生接触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心里烙下印记,给学生的成长之路提供遵循的依据。“教师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楷模”。对于正处于青春敏感期的学生来说,一个眼神的肯定也许会在学生的心里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

    教师在教室里低声细语教课,绝不会有学生高声呵斥;教师俯身弯腰捡起掉落的铅笔,就不会有学生随意丢弃文具;教师在课前将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就会感到羞愧;教师温柔关爱每一个学生,就不会有学生荒废学业。

    (四)教师有良好的教姿教态是尊重课堂的表现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场所。尊重课堂表现在对人的尊重、对学科知识的尊重、对科学文化的尊重。尊重课堂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人性”的尊重。

    教师在课前不做充分的授课准备,不能够提前赶到教室,在课堂上不采用熟练、规范的语言授课,不能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就是一种不尊重课堂的表现,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亵渎。教师对课堂的不尊重,会引起学生对课堂的不尊重,进而引起对教师,对知识文化的不尊重。

    课堂是教师拼搏的战场,也是教师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何给学生演一出精彩的戏,得到学生的认可,不仅仅考验的是教师一日之功,而是十年之功。教师以十倍的尊重对待学生,换来的是学生百倍千倍的尊重。

    二、良好的教姿教态

    教态是指教师的体态语言。良好的教态应该大方,亲切,赋予激励性和感染力。体态语言包括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变化,服装修饰等要素。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教师上课的教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得体的教态呢?

    (一)得体大方的穿着装扮

    教师的服饰状态是教师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的反映,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外表,而且还可以用来交流思想、增进情感和傳送信息。一般而言教师的课堂服饰要整齐、干净、庄重、大方、无异味。女教师可以化淡妆,避免佩戴过分耀眼的首饰,佩戴首饰不得超过3件,其装扮应满足“端庄得体”的要求,否则会留下不务正业、低俗审美观、炫耀的印象。

    (二)恰如其分的姿态

    1.巧妙运用手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借助手势,身体语言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是很有必要的。综合运用身体语言,转身、手形、手指动作配合讲解,会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

    2.身体是最真实的语言

    人们常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语言、表情表露出来,而一个人的身体姿态还传递一定的价值观信息。同样的道理,根据教师站或坐的姿势、手势和动作,学生可以判断出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学态度、情感和课堂的把控能力,主动地配合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耐心地倾听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嘲讽,不忽视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也不过分关注表现优秀的学生,既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教师个人良好修为的体现。

    (三)胜过千言万语的神态

    1.千变万化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通常都是以目光接触来表达各种思想和感情。譬如,“眉目传情”“含情脉脉”的描述,生动地诠释了眼神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言语的知识传授,注重使用眼神达到教育的效果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一个注视的眼神或者轻轻地一眨眼,可以是对学生请求的应允,可以是对其努力的鼓励,也可以表达对学生出色表现的赞许,还可以是对违规行为的制止等,其中包含了满满的深意。一名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眼睛总是看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很少将目光落到我这样表现平平的学生身上。从老师的目光里,我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和帮助,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2.寓意丰富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表达感情。表现在面部姿态上的思想感情。表情是情绪的主观体现的外部表现模式。俗话说,相由心生。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反映其相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比如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人,其面部表情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四)稳健饱满的精神状态

    教师在积极、愉快的心态下授课,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对教学内容阐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表达准确、举例恰当,授课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组织有序,气氛活跃,学生感觉充实、轻松,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润物无声的语态

    思维和语言是人类反映现实的意识形式中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它们的统一构成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思维形式。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语言则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工具。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在课堂上,常常会有各种不同的教学形态出现,有的教师语速很快,有的教师讲课的声音很洪亮,有的教师语调平稳,没有波澜起伏,有的教师声音比较温柔甜美,有的教师讲课如和风细雨,语速适中,让人感觉如春风拂面般舒适。语速急促,反映出人思维敏捷,自我意识较强,言语带有进攻性;声音洪亮表现出健康、自信,富有领导气质;声音温和甜美,说明性格温柔大方、性情有依赖性。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语言精练,用词准确,发音标准,表达清晰,专业精通,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导和指引。

    最后,对于一名立志从事教育行业的青年教师,笔者的建议是,首先要修炼良好的教姿教态,保持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充实自己内心的世界,在心理和身体上都要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杨春馥,杨栋梁,闵伟红,等.高校教学中教态艺术探析[J].科技视界,2014(20):39,53.

    [2]李京霖.教态美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3]欧小松.教师职业与教态修养[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7-79.

    [4]黄兴刚,陶筝.谈中学教师的课堂仪表和教态[J].文学教育(下),2016(1):113.

    [5]贾童.浅谈教师教态[J].学理论,2013(23):357-358.

    编辑 王海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