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返乡承包田地,甘当现代“菜篮子”农民
范文

    刘会溪 汪曼

    在湖北省阳新县有这么一个“怪”人:读书时,他是老师同学心中的“怪才”:读书不用心,成绩顶呱呱;刚工作,他是同龄人心中的“偶像”:别人工作没着落,他一个暑假却能赚8万元;三年前,他成为全村眼中的“另类”:放着好机会不珍惜,执意回家当农民;现如今,他种菜弄出了“名堂”:一年收入十几万,成为远近闻名的“菜老板”。这个人是谁呢?带着疑问,记者在一熟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龙泉谷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杨文斌。

    龙泉村飞出“杨学霸”

    1984年10月,杨文斌出生在阳新县三溪镇龙泉村一个教师家庭。杨文斌刚满一岁时,父亲拿来笔、剑、人民币和计算器等物品,“没想到这孩子右手捞起一把剑,左手又紧紧捏住铅笔。”谈起当时“抓周”一事,他父亲如数家珍般讲道:“这意味着文武双全,我当时真高兴,但我还是希望他能更多从文,所以取了杨文斌这个名字。”

    杨文斌似乎没有让父亲失望,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同学给他取名“杨学霸”。但“很调皮”这个词似乎更符合他性格。至于调皮到什么程度?“快高考前一个月,他和同学跑到沿海玩了十多天。”说到这里,他母亲有点遗憾地说:“按当时的成绩,我娃崽是不止考一本线的。”

    开办培训班,掏得第一桶金

    2007年4月的一天,杨文斌因忙着找单位赶不回宿舍,就去了同学家“混”。说来也巧,同学一位亲戚在诉苦:想提高孙女学习成绩,请了兼职的教师,时间又不能自由支配;请大学生做家教,又担心教学质量,真是急煞个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文斌想:自己读了一肚子的书,不正有了“用武之地”吗?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放弃实习,在学校附近开办一个中小学课程培训中心。

    说干就干。为赶在暑期开班,借资金、找场地、做宣传、拉生源、招教师,这样接下来两个月,大家看到的是杨文斌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身躯。但付出是有回报的,一个暑假下来,他就纯赚8万元。

    看到了开办培训班的利润,杨文斌决定拉两个同窗好友入伙,扩大培训班规模,并取名为思源中小学课程培训班。在随后的三年内,他的培训班发展三个教学点,覆盖将军路、姑嫂树路和杨汊湖路,学生人数保持在300余人。

    正当培训班开得顺风顺水时,2011年4月,江汉区迎来了旧城改造,租住的校区要拆迁,杨文斌一合计,决定转移到“遍地都是黄金的”深圳发展。

    急流勇退,回乡做起“菜篮子”农民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雄心勃勃来到深圳“淘金”的杨文斌,为培训班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领航星中小学课程培训班。可这种“自信”很快被现实击碎——他在龙岗街道上一圈,发现钢琴、文化、舞蹈等培训班到处都是,失落、害怕、担心一下涌上心头,因为他知道:一个培训班要生存,靠的是品牌资历、管理服务、人脉关系和价格合理,而不管这其中的哪一项,都会让初到的他随时“毁灭”。“心一下子冰凉冰凉的。”想起初到深圳那段日子,他笑了笑说:“要不是我心理有一股不服输的劲,是很难坚持两年的。”

    人生是需要急流勇退的。2012年底,虽然杨文斌开办的培训班已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可,但认为无法再扩展规模的他,毅然决定放弃在深圳的发展。但之后发展什么项目呢?

    回家利用荒地搞大棚种植!杨文斌其实早有打算,这源于一次老乡聚会:因为一个搞养殖才四年的老乡,如今已是身价百万。

    说到这里,杨文斌扶了扶眼镜,2013年回家过年和家人谈起这事,开明的父亲没有明显的反对,但一个大学生回家种地的消息在村里像“炸开了锅”:嘲笑声、讽刺声一片,特别是当他去找人商量荒地承包一事时,一婶婶不冷不热地对他说:“我那几块荒地你要就驼去,我屋是不靠那几块地的。”总之,杨文斌回家种蔬菜是非常不被看好的。

    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多次做家人思想工作。于是,2013年2月,在家人勉强“支持”下,他拿出打工存下的30万元,建成40亩大棚,种植青椒、茄子、丝瓜、黄瓜、西红柿等10种蔬菜,开始了“农民”的生活。

    攻坚技术,“大棚”拉动当地就业

    大棚种植虽是农活,但最讲究技术。深知这道理的杨文斌,对于翻耕深度、棚建高度、播种疏密、施肥多少,都是反反复复向别人学、向电脑学,每一道施工程序、每一个技术要素都不敢丝毫马虎、放松。这样半年下来,本来身体就结实的他,显得更壮实、更黝黑,也更像农民。

    百密必有一疏。缺乏实践操作的杨文斌,注定要多走“弯路”:第一年下来,因品种搭配不合理,果实个头不大、产品产量较低等因素,导致卖价较低,达不到“大超市”供应商的要求。

    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自己的困境,杨文斌决定请一位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师傅,但去哪里找呢?

    听说杨文斌需找技术员,该县人社部门立即与当地政府联系,决定把正在龙港镇河东村当技术员、从事大棚蔬菜20余年的徐师傅“挖”过来。

    有了黄师傅的指导,杨文斌创业“如鱼得水”,很快解决了技术“瓶颈”问题,当年实现了10万元的纯利润。

    指着眼前40亩大棚、260亩露天的蔬菜基地,杨文斌告诉记者:我当初返乡就是想通过自己创业成功,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就业,实现自己的“老板梦”。采访快结束时,他指着身后几百亩荒山自信地说:“下一步,将承包身后这200余亩荒山,从事散养鸡、猪等养殖,从而打造种养殖和吃喝玩乐为一体的绿色农庄。届时,年收入将达到百万,并带动当地就业20余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