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
范文 | 曹春
【摘 要】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应用于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8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其均等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阻运动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干预,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最大运动负荷、最大摄氧量、储备心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采用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 慢性心力衰竭是在各种心脏疾病严重阶段或是终末阶段出现的一种疾病,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憋、乏力、呼吸困难以及胸闷等,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1],现阶段,心脏康复在二级预防慢性心衰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以运动康复为重点内容,运动康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抗阻运动、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能够使肌肉耐力以及力量得到提升,有氧运动则能够使心排量和最大摄氧量得到提升,从而改善心肺功能,当对于两种运动康复的方法联合对心衰患者应用鲜有报道,故此次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8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对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应用心衰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8例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9例,男女之比为16:13;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8.26±5.83)岁。观察组29例,男女之比为17:12;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83±5.89)岁。此次研究已告知患者,且患者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此次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经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比。 1.2 主要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以及营养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静息心电图、运动心肺试验等检查,从而为运动康复前的评估工作做好准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抗阻运动,活动强度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既往运动习惯、心肺运动患者无氧阈情况下相应的运动量以及患者日常运动量来确定,同时,还应该以患者个体实际情况为根据,对弹力带松紧程度以及运动时间进行确定,每次锻炼应该进行8~16组肌群,每隔1d进行1次,或者是每周进行2~3次。可通过拉伸体操、踏步、慢走等运动方式来进行正式运动前的热身,热身时间应持续5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首先对患者实施踏车有氧运动,在进行运动心肺试验过程中,无氧阈值的情况下对应的运动量决定着踏车功率,经调整每分钟转速来使患者达到目标心率和自主感觉劳累分级表(Borg)评分,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与静息心率之差乘以60%再加静息心率。当患者心率达到运动前心率时,且Borg评分达到有氧运动前评分的情况下,此时可实施抗阻运动,抗阻运动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主要以LVEF、最大运动负荷、最大摄氧量、储备心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生活质量评分根据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2]评测得出。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完成统计学分析,将(x±s)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将%代表计数资料,经X2检验,差异明显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各临床指标对比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LVEF、最大运动负荷、最大摄氧量、储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对比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稳定性心衰的发生主要是因心臟排血量不能够对机体代谢需求进行满足,导致组织灌注有所缺乏以及循环静脉淤血所致[3]。伴随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营养状况等均会出现明显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患者心脏康复中采取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法较为重要。可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对患者的运动耐力以及心肺储备功能进行评估,从而为运动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在此次运动康复干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对患者进行干预。其中,抗阻运动能够使患者行走耐力以及肌肉强度进行提升,并且还能够使患者在运动时使其心率达到低水平状态,并能够提升心肌灌注压力,可促进心肌细胞氧供需平衡[4]。而有氧运动则能够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锻炼,伴随有氧运动强度的不断增加,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会明显升高,使舒张期出现缩短,从而有利于心肌细胞能够对缺血环境提前适应,进而提升缺血阈值;而对心脏后负荷进行增加,则能够使心机收缩率得到增强。此外,有氧运动还能够对机体代谢进行增强,使肺循环气体交换得到促进,所以有规律、长期的进行有氧运动可使摄氧量增加[5]。通过两种运动方式联合进行运动康复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康复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LVEF、最大运动负荷、最大摄氧量、储备心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通过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运动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采用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联合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艳, 何兴萍, 汪薇, 等.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老年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中临床应用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8,24(3):265-268. [2] 温如武, 常虹, 白帆. 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 2018,26(1):91-93. [3] 李苗苗, 钟清玲, 喻思思,等. 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8):1043-1050. [4] 李康福, 凌红日. 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5):226-227. [5] 张进, 丁立群, 范洁, 等. 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32):1103-11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