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
范文 | 吴勇修 【摘要】目的:就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择80例作患者进行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前组患者临床护理采取常规措施,而后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后者,且差异均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地应用不但能够较好地帮助其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也大有帮助。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0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他们一般资料为: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53.6±6.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组间差异都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如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实时观测,并且对患者的血压进行调控,维持其电解质平衡与体内酸碱平衡等。 1.2.2实验组 1.2.2.1人性化关怀 护理人员应当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对于患者的疑虑应当要积极予以解答,并引导患者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以便于实施针对性的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2.2.2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首先,应当要打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优化治疗方案。对病区进行严格管理,超过21点后务必要保持病房安静,尽可能在白天完成各项护理与治疗。并且尽可能在早餐后然关注服用引起中枢神经兴奋以及利尿等药物。其次,如若患者病情允许,可以让其在白天适当开展室内活动,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睡觉前不引用浓茶与咖啡,且睡前用温水泡脚约20min。 1.2.2.3康复护理 急性期康复护理。如若患者并发后的24-48h内,病情较为稳定,便可开展康复护理。如,帮助患者排放良好姿位,肢体被动运动等。第二,稳定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的病情稳定期,可以基于急性期康复护理来适当增加移步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作业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等。第三,恢复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的病情恢复期主要是训练其阅读、写字、进食、洗漱、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2.2.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第一,预防压疮。护理人员需要维持患者病床的干燥与整洁,保证病床没有渣屑,間隔两小时就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第二,预防坠积性肺炎。护理人员需要为此室内空气的湿度与温度处于最佳状态,如若患者呼吸道由分泌物,如若情况需要可以切开其器官,同时进行雾化吸入。第三,泌尿系感染。大多数患者因为长期卧床会有尿潴留的情况出现,所以护理人员可以热敷患者腹部,如若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插导尿管来帮助患者导尿。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2±4.1分,而对照组患者则是14.1±5.6分;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患者为68.7±5.3分,对照组是53.6±4.2分。且对比差异均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出血常见于超过50岁的老年人,其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从而引发的出血,该病症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的特点。这几年来脑出血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其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所以,务必要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来挽回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在实际治疗时科学运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病情预后,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与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与不安等负面情绪,让患者掌握其病症有关的医学知识,让其能够尽快进入并适应角色,增强治疗的信心,并且有助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运用于护理的各个阶段。因而,针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上,综合护理干预地应用不但能够较好地帮助其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对于提高生活质量也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彭伟胜.神经内科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