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雁不材【出处】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释义】 庄子与弟子在山里走,见有大树因无所可用而不被伐木者砍伐。出山后,住在朋友家里,主人杀雁款待,又要杀那只不会鸣叫没有用的雁。弟子因此问庄子怎么处世才好。庄子说: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后以此典指中庸消极的处世之道。 【例词】 不材木 不鸣烹 木雁能鸣雁 烹不鸣 雁默先烹 不鸣雁 庄叟 悲雁 【用例】 〔不材木〕 宋·苏轼《宥老楮》:“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不鸣雁〕 宋·文同《和提刑度支王店鸡》:“不见不鸣雁,先死盖自召。” 〔木雁〕 清·陈大章《戊子生日书怀》:“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能鸣雁〕 南朝陈·江总《别南海宾化侯》:“终谢能鸣雁,还同不系舟。” 〔庄叟悲雁〕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庄叟虚悲雁,终童漫识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