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符合新疆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慕课研究① |
范文 | 李俊 [摘 要] 职业教育是大国工匠的基础,近年来职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模式推陈出新,慕课作为当前主流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内外院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它的广泛性、时效性成为教育界讨论的重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较内地仍有差距,“拿来式”效仿现有慕课发展地区职业教育将事倍功半,如何取长补短寻找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慕课模式意义重大。 [关 键 词] 慕课;新疆职业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78-02〓 2012年被称之为“慕课元年”,由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系教授 Daphne Koller 和 Andrew Ng 共同创办的 Coursera 慕课平台风靡全球,课程数量由最初的 3 门迅速增加到百余门,截止2013 年底,Coursera 的注册人数已达 367 万左右,注册课程数量 124 门,课程报名人数突破了 150 万,来自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 年 12 月,由 Sebastian Thrun、David Stavens 和 Mike Sokolsky 共同创建的 Udacity 慕课平台一上线就达到 10 万的注册量,截至 2013 年底,Udacity 的注册人数已超 75 万,而 Udacity 的课程数量也从个位数上升至百位数,其中涉及计算机、金融、投资等多门学科、多领域课程。2012 年秋在 MITx(麻省理工学院)启动的ed X慕课平台,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的,并且ed X 新增的課程来自清华、北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等亚洲高校在内的全球 15 所名校。基于如此庞大的平台网络,截止 2013 年底,ed X 就已经拥有超过 90 万的注册者。此后,慕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自 2015 年以后,进入理性发展的“后慕课”时代,国内外知名慕课在平台数量和课程数量上都已趋向稳定。以国外 Coursera 为例, 2015 年拥有约 1000 门课程和 1000 万用户,目前接近约 2000 门课程和 2000 万用户,课程数和用户均增长 2 倍,各门课程选修人数保持相对均衡。2014 年前后,国内慕课用户规模开始飞速扩大,2014 年,国内慕课用户仅 150 万,2015 年增长至 575 万,增长速度高达 283%,2016 年慕课用户为 1105 万,增长率稳定至 92%。 一、慕课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势不可挡的“慕课潮”,如何正确看待慕课,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好慕课,是我们当前最核心的问题。慕课以其知识和授课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和信息传递的实时性解决了当前教学模式的不足,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地方只要能进入网络就可以便捷地获取所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资源可以均等分配,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慕课不是万能钥匙,一些课程盲目扩张、生搬硬套暴露了当前慕课存在的诸多问题。 1.慕课虽然授课方式多样,知识内容丰富,但这多样的背后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具有一定的网络授课技能。慕课的授课模式有两种,一是实时授课,这种模式是教师直播授课,与学员实时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能精准地把控网络课堂,熟练地应用网络教学媒介。二是录制授课,这种模式教学要求略低,教师提前录制好授课内容,剪辑编辑然后上传到慕课平台供学员自学。但这一模式学习效率偏低,缺乏互动性,无法实时答疑解惑,难以及时发现教和学过程中的问题。国内的慕课基本上都是录制授课模式,教师一旦录制完教学内容就不再维护,不再更新,也不再跟进,这就导致课程学习进度缓慢,退学率高,学员学习积极性日渐消退。 2.目前尚缺乏慕课监管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慕课的监管和考核多由慕课平台和授课教师负责,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阶段性评价体系和课程结业认证。慕课按其受众区域可以分为局域性慕课和全域性慕课,局域性慕课是局限于高校或高校间内部的慕课,受众群体局限于在校学生,此类慕课可由高校进行课程学习的全程监控和学习质量评价。全域性慕课是全球范围内不限领域、不限学员、不限国籍,此类慕课由于范围广,学员层次水平不明确,难以全面监控学习过程,缺乏考核评价体系,缺少课程认证,学员学完课程后,学习过程和成绩往往无法得到社会和慕课开发者的认可,从而使学习虎头蛇尾,导致大面积的退学。 3.慕课开发的盈利模式阻碍慕课进一步发展。目前慕课平台的盈利模式多为开设收费课程、收费考核、广告盈利、一对一付费指导、学分证书增值收费等,对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往往对慕课的盈利模式较为抵触,而大量优质课程均设有付费项目,免费课程又无法满足广泛学习的要求,这一现状使慕课陷入了光鲜亮丽却让人望而远之的尴尬境地。 4.慕课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从互联网发展到了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时代无疑为慕课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移动网络时代,智能移动终端成为人们日常接触最多,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2018年5G时代的到来无疑将大幅度提升移动终端的网络体验,慕课在移动终端的使用必将依赖于移动网络的发展,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移动网络配套设置与内地仍有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慕课移动网络化的进程。 二、慕课在新疆地区的发展创新 近年来,新疆地区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投入,资金、人才、软硬件的对口资源,当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给新疆职业教育注入了一剂又一剂的“强心针”。如何将慕课这一先进教学模式融入新疆职业教育乃至为地区各行各业提供优秀教育资源,是当前的一个核心问题。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新兴产物都具有它的独特性,没有哪一种模式是适合所有地区所有人的,生搬硬套照抄模式只能引起不良反应。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硬件配套不完善,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素质较内地发达地区有差距明显,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要想取长补短,让慕课在新疆地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 1.用好国家对口支援政策,充分发挥援疆人才优势,将援疆人才作为新思路、新模式的“牵线人”。新疆地区每年教育对口支援人才数以千计,以博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2014年起每学期驻疆援教人员不低于30人,其中一年半乃至三年持续援疆人员占三分之一,援疆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专家占三分之一。他们来自湖北全省二十余所省市直属高校,可以说各怀绝技,但绝大多数援疆教师在疆期间多从事日常教学工作,在教科研方面投入偏少,一旦期满返回,难以持续发挥援疆人才余热,如果能以这支庞大的援疆人才队伍为基础,开发对口慕课项目,建立一个以援疆人员为主导,本地教师配合的慕课团队,利用学校内部互联网资源,将部分课程开发成为内部局域性慕课,就可以大幅提升援疆人员的利用效率,同时,以援疆人员作为支点,建立与湖北对口支援院校的资源共享课程,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更便利、更低成本地开发校际慕课,在政策允许并争取配套支持的情况下可将对口慕课部分开发任务交由对口支援院校负责完成,从而调动对口支援院校多专业、多学科、多人员进行网络资源援疆,这既能减轻湖北院校派遣人员赴疆支援压力,又可以基于网络扩展援疆面积,由点及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此一来,即使援疆人员期满返回湖北,仍然可以利用慕课持续援疆,大幅提高援疆的连续性,既降低了慕课开发成本,也降低了援疆成本,同时又扩大了援疆范围,进而可以实现一人援多校,一校援多地,一地援多域。 2.慕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受众学员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被动学习、对专业兴趣不足、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客观问题,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这一问题尤其突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复制慕课模式开展教与学无疑只是流于其表、难得其心的徒劳。为此,可将课程按内容进行划分,截取课程部分章节内容以慕课形式让学生自学,主要内容部分展开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步接受慕课这一开放式网络学习方式,并对慕课学习内容进行线下考核,通过考核敦促学生主动学习,在硬件设备欠缺和困难学生较多的职业院校内采取集中网络学习方式,并记录学习过程,教师现场指导,可以解决学生对慕课的认识和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以“缩小型慕课”作为起点,通过试点课程逐渐扩充慕课内容,扩大慕课使用范围,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课程向慕课转型。目前新疆地区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鼓励这部分院校成立课程组,在现有资源及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课程模块进一步精细化,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思想,将这一类课程转化为慕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慕课建设成本,找到慕课与资源共享课程的结合点,激励教师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慕课作为当前新兴教学模式,从其诞生之初的狂暴式发展到中期理性成长,再到现在的稳步健全,仍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环境下主流慕課平台在课程资源、参与受众、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相对完善,但使用成本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无论是硬件设施、教师理念还是受众基础条件都无法直接套用现有慕课模式,速成则必然导致“水土不服”,结合地区环境探索新型慕课模式虽然任重道远,但有国家政策支持、内地对口支援、软硬件帮扶等作为后盾,新疆职业教育一定会快速发展,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陈晨.慕课教学方法变革的哲学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2]王应解,冯策,聂芸婧.我国高校慕课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16). [3]魏英玲,何高大.欧盟高校“慕课”(MOOCs)的现状与发展及对我国高校“慕课”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社,2015,33(5). [4]邱伟华.高等教育慕课市场的认证机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 [5]易庆竑.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