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析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范文

    [摘? ? ? ? ? ?要]? 班级文化通常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其他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依托与载体,因此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在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建构上,要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最终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养成一定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完善自我,铸造人格精神。

    [关? ? 键? ?词]? 物质文化;班级文化;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160-02

    班级文化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建的具有班级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涵盖班集体共同目标、思想、制度准则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1]。班级文化是一个优秀班集体存在的前提,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健康的班级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班级物质文化作为班级其他文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依托与载体[2],但在实际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重视制度文化建设,轻视物质文化建设的现象,导致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匮乏,进而无法发挥班级物质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3]。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狭隘地把物质文化理解为物质的构建,应该通过物质文化深入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把物质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发挥到极致。

    笔者结合中职学校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概括总结目前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然后通过笔者所带班级的具体物质文化建设,阐述如何通过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不能仅局限于环境上的物品摆设,而更应该注重细节、注重内涵。雷夫·艾斯奎斯曾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写道:“一间教室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4]的确,班级物质环境建设不是各种华丽装饰物的堆砌,也不是个别学生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用心营造一个整洁美、简约美的环境,通过教室环境建设体现班级建设目标与班级精神。根据目前我校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可以把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现状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教室布置过于简单

    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都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但很多班主任往往忽视这一点,没有从班级特色出发思考研究物品存在的意义,导致大部分班级物质建设比较简单,且停留在表面[5],如卫生角、团队角、图书角、名言警语的建设流于形式且没有实质的内容,纯粹是为了装饰而装饰,没有起到教育与宣传班级精神的作用。

    (二)在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容易大包大揽

    班级的物质文化服务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增强班级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感,而不是由班主任独裁专制,单方面安排教室的布置,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与意志表达。

    (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几乎相同

    同一所学校内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几乎一模一样,大多数班级没有自己的主题或特色,班主任没有认真考虑过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也没有意识到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忽视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传播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的作用。

    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所在中职学校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仅停留在表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一)认知上存在偏差

    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对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关注与重视。学校对班级的考核通常仅限于各种比赛结果、日常卫生评比结果和考试情况,对班级物质文化方面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从班主任角度来讲,中职学校大部分班主任对物质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是构建精神文化的依托。对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没有做到持续关注与跟进,导致后期班级仅有的物质设置出现荒废现象。

    (二)班级目标不明确

    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应彰显班级目标与班级特色。优秀的班集体肯定有一个明确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奋斗目标,而不同的班主任不同的学生集体,应该有符合其特性的班级目标。但是大部分班主任没有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班级目标,认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一种形式主义,随意布置教室导致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缺乏目标性和一致性,缺乏中心思想。

    (三)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

    学生对于教室的物质文化建设不爱惜,甚至有意无意地破坏班级物品,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养成主人翁意识,没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另外,班级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落实班级物质维护的情况,导致班级物质没有专人负责,造成班级物质不同情况的损失与破坏。

    三、通过班级物质文化,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的物质文化应体现班级的价值观,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保障[6]。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认真思考怎样通过教室环境设计与布置充分表现教育目标与教育意义,从而达到在班级物质文化中熏陶人、教育人的目的。如何建设班级物质文化以及怎样通过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讨。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每天至少8个小时是在教室度过的,一个高雅、整洁、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班级环境的建设非常重要。之前由笔者担任班主任的2015高铁乘服五年制4班有自己的班级目标,即要求班级文化有理想、有紀律、有诚信、有温情。教室的桌椅必须摆放整齐,每天放学后桌面整洁干净,抽屉内无杂物,教室卫生严格按照“三扫两拖”的要求与标准执行,同时要求学生垃圾不落地,卫生洁具放在卫生角且摆放规范得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整个班集体认真打扫,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增强学生为集体争光的责任心。班级打扫卫生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打扫教室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黑板报内容应与每次主题班会相契合,拓展主题班会内容,延伸主题班会的德育影响。在黑板报的创办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商量选择合适的版面,自由发挥创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个性与特长的平台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后黑板左侧设有手机存放处,要求学生上课前主动把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机放到对应自己名字的袋子里,督促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的习惯。右侧是德育园地和读书角,德育园地用来张贴学生的座右铭与个人理想,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励学生为了梦想追求而努力奋斗;读书角用来存放学生课后的读物,这些读物由学生自愿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同时会让学生列出书单班主任审核之后购买一部分,并规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引导学生遵守借阅规定,爱惜书籍,增强学生的读书效果,提高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修养学生的心性。教室两侧墙壁引导学生自己装扮,张贴符合班级目标要求且具有警示性的名人名言,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窗台上有6盆盆栽,让学生自愿负责照顾,缩短了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吸引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时也能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

    四、结论

    本文从中职学校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出发,总结概括当前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领导和班主任不够重视、班级目标不明确、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等现象,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己的所带班级建设经历,给出一些班级物质建设的具体措施,并阐明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渗透德育,发挥班级物质文化无声胜有声的感染力和教育影响力,用班级的物质文化氛围熏陶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班级文化建设中关系的建立和处理[J].基础教育研究,2017(2):9-10.

    [2]蒋泽群,拾晓锋.中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35-36.

    [3]莫利.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3(10):94.

    [4]刘俊林.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蒋晓泳.班级物质文化的微妙创设[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60-61.

    [6]邹军.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12):162-165.

    编辑 曾彦慧

    作者简介:朱巧玉(1988—),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助教,硕士,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