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论高职学生课堂内外智能手机使用现象及对策分析 |
范文 | 沈建东 摘要:使用智能手机是当前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而智能手机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学习与生活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的问题。该文研究苏州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内外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情况,并对目前高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象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职;课堂内外;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3-0130-02 自从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融入校园生活以来,大学生的校园学习、娱乐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技术改变生活本该是一件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对于自制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课堂内外使用智能手机对他们大学学习与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课堂内外智能手机使用现象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引导他们理性对待现代科技,合理应用移动互联网产品。 1高职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 1.1智能手机几乎全面覆盖高职学生群体 根据GSMA于2017年2月15日发布的GlobalMobile En-gagement Index(GMEI,即全球移动发展指数),中国智能机普及和使用程度世界排名第28位,远低于排名最高的韩国、卡塔尔、美国等国家。根据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12月,网民中的学生群体占总网民数的25.0%,属于规模最大的群体。智能手机还因其在市场定位中以合理的价格、丰富的功能和符合青少年个性的特点,能够在学生群体中保持极高的普及率。而大学相对中小学而言,学生在个人生活学习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使用智能手机,既满足了传统的通讯功能,又随时随地获得网络信息、享受小说、视频与游戏等娱乐项目。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渗透到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考虑到其便捷性、安全性、高性价比等的特点,有着取代电脑网络的趋势。 1.2高职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现象普遍存在 在分析几乎所有关于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调查的论文或报告中,学生普遍自认为智能手机在校园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学习。学生上课看电子小说或视频、QQ或微信聊天、刷微博、玩网络游戏目前在各类大学课堂中习以为常,高职课堂这类现象尤为明显,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消极懈怠,学校管控难度很大。在课堂上,情绪好、讲课生动有趣的高职教师会间断性地吸引正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或者暂时性地“打断”他们使用智能手机;而情绪低落、讲课枯燥无味的教师课堂基本上面对的全都是“低头族”。曾经的学生管理是严抓学生逃课现象,目前的学生管理已經升级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主要任务是课堂内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管控。 1.3高职学生课堂内外移动学习执行力不够 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多渠道无线上网方式已经为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部分高职院校内部局域网为学生提供了免费Wi-Fi。考虑到智能手机的使用已完全融入高职学生大学生活方式中,不少高校教师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这一现象,并想方设法将学生的这一习惯融入他们的专业学习中去。但是,高职学生对大学课程移动学习动机不足、成效满意率不高,高职院校整体学习氛围偏弱;另一方面,高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过于传统与保守,未与时俱进,目前真正用于移动学习的工具仍以QQ群、微信群等的布置、督促作业为主,这种移动学习的引导性流于形式,过于敷衍,无法形成移动学习体系,教师无法有效监控学生是否真正把智能手机应用于专业学习,导致其课堂内外移动学习执行力不够。 2高职学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危害 2.1影响专业学习 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高职学生的自制力、学习自主性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他们在高中或中职时期就养成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让自己在高职课堂上抑制不住打开手机的冲动。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中,大学生虽能体现年轻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张扬个性的一面,但是因其缺乏经验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中不能合理规划使用时间和范围,无法合理分配移动学习与手机娱乐的时间。加之高职学生无法或者不愿意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的自我训练,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本无法制止学生的这些行为习惯,甚至因此而出现师生不和谐的现象频繁发生。 2.2危害身心健康 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日益加深,课堂上可以忘记带书本,但却不会忘记带手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危害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体育课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坐在角落里玩手机,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同时,智能手机强大的信息存取及获取功能使得学生难以养成独立的思考习惯,更无法提高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还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如高职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不再是主动式地搜集信息,而是被动式地接收信息,智能手机传播的知识更多的是外部群体思维的结果,对这种结果接收并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移动网络交流平台虽然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圈,但并没有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反,他们回避了自身面对面沟通能力上的不足,过分沉溺于虚拟现实的安逸,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又会感到难以适应。 2.3弱化道德意识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有效结合,诸如虚假、反动、暴力、色情等充满负能量的信息流通性更广泛,对于正处于道德塑造和成型阶段的学生群体的道德意识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生源复杂程度的提高,高职学生的年龄分布更加分散,从中职和高中进入高职的学生年龄段提前,他们在信息辨别和理性判断能力上过于薄弱,很容易因不良信息而影响传统道德价值观。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全面的信息共享渠道,使得部分学生心存侥幸,平时不认真上课,企图考试时使用智能手机搜索答案或者相互传递答案,滋生了考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严重违反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 3高职学生课堂内外智能手机使用的对策分析 3.1营造良好的高职校园智能手机文化氛围 考虑到智能手机在高职学生中的广泛普及,在营造良好的高职校园智能手机文化氛围方面也需要积极跟进。目前,部分学校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仍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移动数据为主要上网渠道,这对校园网络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高职校园应该为学生开通更加经济实惠的校园移动网络,实现学生移动网络浏览的统一管理,通过加强移动网络监管,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氛围,确保高职学生接收的内容真实、有效,为建立良好的校园智能手机文化环境打好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在学校可监控的范围内自由上网,尽可能地减少甚至避免移动网络环境下智能手机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不利影响。 要在高职校园环境中发挥智能手机文化的积极影响,需要深入领会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理解并尊重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并视其为新时代大学校园的特殊文化现象。除了继续保持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传统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由的舆论环境外,还可以鼓励高职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如移动网络学生会、移动商务活动、移动学习等等。 3.2帮助高职学生提高甄别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使用率越来越高,纷繁复杂的信息在相对自由的高职校园移动网络中快速渗透,使得传统的高职学生教育体系防不胜防,导致移动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频现。尤其在大学校园移动网络使用者这一思想比较单纯、经验比较缺乏的群体中,帮助高职学生提高甄别并筛选网络信息能力的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在意见探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强的个人喜好,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评论互动毫无约束甚至毫无根据,往往会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规模。为此,高职教育系统不能盲目地封、堵、压,而是允许他们交流、沟通以达到疏导的目的。高职校园要经常召开主题班会、移动网络心理健康培育的专题讲座、常态化的移动学习课程设置等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移动网络安全教育、信息管理和学生移动网络行为管理,提高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各种信息的筛选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对有效信息的洞察力,增强高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3.3建立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体系 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全面,无线上网方便快速,高职学生以此进行移动学习,完全可以满足高职课堂内外教学的需要。一方面,移动学习是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移动网络在公交车、食堂等公共场所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移动学习任务,登录专业学习网站或教师共享的微信公众平台等浏览或下载学习材料。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课堂内未听懂的问题单独向教师请教,智能手机的沟通渠道十分丰富,如电话、短信、QQ、Email、微博、微信等。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内部移动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但要有规划、有管理的课堂学习。移动互联网与高职课程的融合应符合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遵循适时性、主体性、创造性、互补性及适度性的原则。强调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营造能支持实现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移动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的环境。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学习渠道得到拓宽,网络资源得到广泛的应用,更易实现学习的自主与个性化,学生的可操作性更强。 4结束语 智能手机在高职校园的广泛应用如何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对智能手机的正确使用,如何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通过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分析,总结出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掌握,這将大大提高高职校园的科技与学习氛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