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环境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
范文 | 刘爱华
[摘? ? ? ? ? ?要]? 2018年,山东省提出支持高校聚焦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着力点,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一环境下,各专业开始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以山东交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为例进行研究。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思路,然后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方面进行总体把控,通过对其核心课程设置部分进行深入的改革来凸显专业特色,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对接。 [关? ? 键? ?词]? 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116-0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鲁财教(2018)35号《关于印发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支持高校聚焦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着力点,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群)。支持引导高校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紧密对接新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对接产业、适应需求的专业群,重点打造“新工科”专业群,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机械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端装备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支撑,在这一环境下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改革,进行专业与产业的深度对接。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为例进行研究。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中突出专业对接产业特色,从学校的定位及本专业的特色出发,在培养通用机械人才的基础上突出工程機械特色,对接工程机械产业。分别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二、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一)专业定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在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工程机械装备产业,为适应我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对人才旺盛需求而开设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装备设计制造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理论为基础,以制造业发展战略及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在机械行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较为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机械领域特别是工程机械领域从事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具备较强工程实践、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毕业要求 根据专业认证标准,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要求,并且将这几个要求细化为12个方面,根据此次培养方案改革的总体思路,在知识方面特别强调除掌握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立足工程机械行业,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机械行业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三、课程设置及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5+10“第二课堂”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其中创新与创业教育需修满6学分(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的改革有如下。 1.总体课程设置按照通用机械进行,突出特色。 2.在专业必修课程里面增加工程机械构造48学时。 3.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方向增加限选课: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 4.考虑到液压系统是工程机械很重要的一部分,参考长安大学培养方案,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增加限选课:液压系统故障诊断32学时。 5.在任选课里面开设典型工程机械。 四、结语 在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成绩基础上,还需要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持续改进三大工程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建设,真正实现强化专业建设,服务应用型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长利,马素芬.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几点思考:以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204-205. [2]郭荣春.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视界,2019(12):142-143. [3]杜永红.面向区域产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3):25-30. 编辑 赵瑞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