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范文

    张丹霞

    [摘? ? ? ? ? ?要]? 在中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采取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进入课堂。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高效地吸收学习技术的相关知识,并提高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 ? 键? ?词]? 分层学导式教学;中职;信息技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25-0104-02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教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学导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学导式教学法是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自学—解疑—精讲—自练”等基本步骤开展的学导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导式教学法”虽然调动了学生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但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容易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综合先进的教育理论探究实施“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分层学导式教学法”重点在于分层和学导,其核心在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吸收知识,挖掘自身的潜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教学目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难以发挥,采取“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实现师生双边互动,又能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分层次开展教学,是实现探索、创新的重要教学方法。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足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为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一些流程的操作过程,学生的操作留在课下进行,或者在课堂上留出较少的时间要求学生自行操作,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时间,实践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对教师,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脱离教师,难以进行自主学习。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这一类实际性较强的科目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遇到了一些问题,难以及时解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比较单一,适用率不高。往往存在学困生难以达到学习目标,完不成学习任务;优等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简单,缺乏难度和突破性的问题,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分层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来设计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而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学生的优缺点,涉及教学方案,挖掘学生在信息技术中的学习潜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育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影响比较深远,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难以脱离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取“分层学导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改变以往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改革,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教学方案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分层学导式教学法”,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分层学导式教学法的核心和重点,以及其对学生潜力的激发,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分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WPS文字处理软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理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由简到难,制作递进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WPS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操作和辅助功能。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对于学困生要求学生掌握WPS的基础理论知识,引导他们观看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于中等生,教师应明确中等生的发展情况和学习潜力,引导他们观看视频学习优等生的操作流程,并在优等生和教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WPS的各项操作,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引导优等生在熟练掌握WPS操作的基础上,开展实践任务,利用WPS编写文档,处理文字。利用分层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认识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重要性,充分挖掘不同类型学生的潜力,通过导学的引导,使学生在自身基础上获得质的飞跃,建立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高效开展分层学导式教学方法。

    (二)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合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课堂的高效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任务。在这一环节就相当注重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分层”“学导”两者的优势,将学生快速纳入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喜欢什么动画作品,为学生演示一些精彩的动画创设情境。随后教师提问到:你们知道这些动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利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高兴地进入课堂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在Flash动画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演示一遍制作过程之后,询问学生的疑难点,为学生进行解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尝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在操作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将教学内容分层,简单的初级动画操作可以从绘制一个鸡蛋做起;提高难度设置帧动画,使鸡蛋动起来;再次提高难度,加入其他元素,使的物体运动有迹可循,完成动画的创作。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動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寻找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罗列出来,让优等生指导学困生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不同类型学生的交流互动,吸收彼此的经验教训,呈现出精彩的动画作品。

    (三)合理分组,开展探究式学习

    分层学导式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发散自身的思维,体现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优缺点,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发起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习的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小组间的配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表格的计算编辑等相关知识时,其中涉及一些公式和复杂步骤的操作,导致学生在此处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因此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划分小组,每个小组中都包含中等生、优等生和学困生。由优等生担任组长,当教师下达学习任务时: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工作表,工作表中包含排序计算柱形统计图,并提交分工合作的名单。组长接收到任务的第一时间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稍微简单地设置编辑表格,统计搜集数据可以交由学困生负责,中等生负责做好统计表格,优等生负责公式计算,要积极指导组员完成各自的职责内容,对于组员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后期计算出现了问题,组长带领组员一步步探究,寻找错误的源头,并纠正成员的一些操作,相互之间交流讨论,产生新的想法,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工作表的编辑方式,在相互配合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注重习题质量的分层,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后练习题方面也应当注重分层设计,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内容和质量的练习题。对优等生而言,要注重题目的难度和深度,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中等生来说,要注重选择一些能够激发潜力的练习题,通过不断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够学习优等生的经验,弥补自身思维的缺陷,从而开展高效的学习。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注重习题的递进性,由简单的问题带入,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练习,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才能开展实践应用的锻炼和培养。在分层练习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避免学生抄袭他人的成果。

    (五)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阶段,教师应当医改传统的评价考核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同时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抽选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批改,分析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优点,从而做出科学的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层学导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进行自我反思,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巩固,积极地参与技术的实践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改善教学现状。在此形势下,教师应当勇于实践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高效地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挖掘不同程度学生的潜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珂瑛.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2]黄维军.分层递进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00(11):678,682.

    [3]周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6):88-89.

    [4]李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化工贸易,2012(3):290.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