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就业教学与德育管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两极 |
范文 | 任立波 [摘? ? ? ? ? ?要]? 职业教育的最大困难来自学生学习纪律与习惯偏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对就业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就业是以岗位技能适配性为评价,成才则与情操、习惯、机遇有关,前者与课程教学相关,后者与品质修养有关。在校期间守住德育底线,拔高教学标杆,为学生离校就业找准踏板,才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成才奠定基础。 [关? ? 键? ?词]? 职业教育;就业教学;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086-02 教育专刊上曾深度报道了山东省济南三职的德育管理,将其作为职教领域教育模式中的成功模板。学校将学生分班划片承担包干区,增强劳动纪律观念,推行德育学分管理,提高每位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开展感动人物等多元评选,引导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增进相互之间了解,观察亮点,识别优点,以多点赞多肯定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信心,培育荣誉感。一所职业学校,从建办初期的试行,到坚持不懈推进,逐渐形成学校办学的一张名片,成为职教领域的一道风景,济南三职无疑给了我们深远的启迪。倘若换成这样一种假设,案例发生地是北京四中,或者复旦附中,一所全国著名的星级普通高中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加强劳动自律,作为德育管理制度深入开展,这样的实践恐怕会导致当地社会舆论大哗。社会公认视角中,普高学生要安心求知,未来他们上了大学将成为社会栋梁,不应该也不需要在校园卫生保洁上浪费时间。结合近年来职教媒体专栏上时常出现讨论案例,多聚焦于职业学校的办学风格,从“校园禁令”的边界,到“就业”与“发展”的平衡,将职业教育习惯上公认的发轫点——技能教学作为一端,把人文教育、个性发展、校园规范等作为另一端,将两者并存发展中的摩擦作为讨论主题,让读者从中剖析成因,找出和谐发展的平衡点。这一系列争议(讨论)主题无形中都支持了一种观点:职业教育是个筐,什么样的要求都往里装,将职业教育当作一种可治百病的教育模式来要求对待,其实是在迎合社会偏见而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不公正待遇。普高教学,高考出了区域状元(虽则目前禁止对外宣传),本科达线率名列前茅,自然获得社会一片赞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在学习基础与习惯等方面普遍处于劣势,而职教的教学内容对接社会与企业岗位,评价方式多元化,造成职业学校的专业办学质量难以使用标准化又言简意赅的方式去提炼衡量,社会感知到的影响力大多浮于表面,很少能得到客观与公正的评价。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导致自身负荷太重,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要以就业教学为重心,扛起就业教学质量旗帜,正视育人的核心地位,组织富有职教特征的育人方式,以这样的方式来建校办学。 一、育人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学段都必须要正视的核心内容 教育分两个方向,教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习得,育是习惯与情操的养成,可以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熏陶中逐渐累积。当前很多初中、普高等学校都片面注重成绩,过分倚重教学的比重,在学生的培育养成方面着力不多,或者流于形式,仰仗提高升学率而扩大社会影响力。学生学习成绩的劣势,往往伴随着学习习惯、心理方面的某种不足,加上在基础阶段中受到学校与教师的评判与否定多,表扬和肯定少,助长了学生学习和个性方面的戾气,在他们进入职业学校之后,以班级、年纪而集聚,缺点会在相互蔓延下覆盖扩散,对班风、学风带来不利影响,便如沉疴痼疾一般难以治愈,所以职校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一直是个难题。有些学校推行轮班值周制度,增强学生劳动自律意识,有些单位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对学习与生活各个环节细化标准量化考核,都是职业学校在正视自身现实的基础上,以负责担当的姿态,开展富有职教特征的育人模式。 育人工作如润物细无声一般,疏远胜于堵,以习惯养成教育、生活技能训练、公民道德规范、审美艺术熏陶等方式慢慢潜入,陶冶情操,感化心灵。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职校的育人工作处于所有工作的首要地位,只有抓实抓牢德育管理,做好底线防范,提升精神境界,才能为其他教学工作创造进步的空间。 二、就业教学是职业教育不容置疑的重心所在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动机,是为学成后能得到就业岗位,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在于可以为其及时提供合适的一线劳动者,所以,职业学校办学的立足点必须以技能水准为核心素养,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就业水准,做到既能够对接岗位尽快就业,又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服务支撑,这才是职业教育应该扛起的大旗,也是现实意义上不容置疑的焦点。 离校就业是学生人生规划的踏板,能够踩实踏准,才有可能飞跃得更高更远。学生在校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是向社会岗位递交的第一张名片,决定了从学习者到务工者身份变更时的第一印象,个人发展涉及因素众多,关乎学生的性格养成、道德审美、机遇把握能力。就业能力是起点,品质修养是支点。因此,在辩证看待核心素养与公民道德教育等其他方面关联性的基础上,职业学校更要牢固坚定就业教学为核心主线,在凸显职业教育亮点特征上多做文章,打好就业教学与德育管理两张牌。前例提及的济南三职,在教学常规上,如技能大赛、就业质量、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等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可以看出,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所有工作的铺垫,花力气持之以恒地实践,取得的成效对教学质量这一显性指标有很强的辅助促进,具备较强正能量反馈作用。因此,从德育管理角度来看待学校其他教学工作,真正受到瞩目的是职校生的就业质量,对学校工作而言,德育管理无疑为学生成长打下基础,为最终发展埋下伏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用丰富的社团活动来提升职教育人质量 职业教育的特征迥异于其他各种学段:(1)由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影响因素颇为复杂,无法统一又不能统整,显得不如其他学段的教学来得严谨而整齐划一,容易被误解成职教课程可任意增减,认为诵读国学经典对人性教育有好处,就在课程体系中人为注入这些内容,觉得演讲交流对个性发展有帮助,便在考试要求中强加这些标准。(2)职校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造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批评多,获表扬少,学习受挫感较强,学生未来去向往往局限在基层岗位从事一线劳动,而普高学生可以胜任非体力工作。文凭学历高于技术技能,劳动有贵贱,岗位分高低,所以社会上将职校生理解成差等生的偏见依然广泛,侧面影响了对职业学校办学的评判。这是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甚至歧视。 职业教育的现实条件决定了受教育学生在习惯意识、道德规范方面有所缺失,从学生发展所需而言,学校在人文教育、人性教育方面努力不够。职业教育在强调夯实技能基础、突出就业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普适广泛的德育。事实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样是十六七岁的风华少年,他们的思想、情感、认知,都处于人生中最踊跃的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加上学习体系侧重于技能实践内容,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活创新思维,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吻合。所以,职业学校只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结构活动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激扬青春少年的活力,培养兴趣,挖掘潜力,促使他们有序地动起来。笔者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对职业学校作息时间作了调整,到校时间从早七点半推迟到八点,放学时间从五点提前至四点半,夜自修第一课为静堂完成作业,第二课由学生自由支配,可以进实训室实习,也可以在阅览室阅读,每周由学生会安排组织小型讲演分享会,或者欣赏优秀电影展播,开展进社区街道的学雷锋帮扶活动。以教师引导、学生规划、学校支持保障的方式,开展丰富而有益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职校生活泼好动,兴趣多元,而耐心、毅力不足,因此一方面要在侧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构思教学,尤其就业教学。在课程设置、确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条件,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尽可能侧重学生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作全盘设计。另一方面针对职校生心理年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从做好人的角度去勾勒人生职业生涯規划。德育管理是底线,就业教学是高度,守住底线,拔高标杆,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效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就业教学与德育管理是职业教育的两极,德育是底线,就业教学是标杆,学校做好学生离校到岗的起跑支撑,素质养成带来的习性,则是学生未来成长的支点。育人工作是所有教育类型的核心,更是职业教育的短板,夯实就业教学不动摇,从学生特点、就业需求两个因素辩证看待开展育人工作的复杂性,既认识到教育的本核在于净化学生心灵,又意识到育人成效对显性教学质量的帮衬,针对学生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广泛开展多形式社团活动,探索适合本区域、本校特点的育人模式,纠正偏见,拭去浮尘,提高就业教学质量,给职业教育点亮更多的光明。 ◎编辑 张 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