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析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范文

    王占国

    [摘? ? ? ? ? ?要]? 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明显提高。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中职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让教学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引领专业学生进行多层次实践,在夯实电子电工理论基础上全面提升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核心素养。

    [关? ? 键? ?词]? 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子电工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156-02

    电子电工是现阶段中职院校电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有较强的理论性,课程内容抽象、繁杂,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感到困难。同时,理实一体化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中对中职专业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中职院校要在有效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深化创新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在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建构高效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掌握電子电工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过程中高效锻炼思维能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塑造高尚人格,培育新时期我国行业领域发展中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一、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从字面上说,就是理论、实践二者有机融合的一种方法,是众多教育者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以及把握国内教育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化探究、归纳、总结中提出的,符合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客观要求。与此同时,理实一体化强调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操作同时进行,学生学练协调统一,可以有效降低课程知识难度系数,便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层次理解课题知识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在深度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满堂灌”“放羊式”教学模式的缺陷,在理论、实践有效衔接中实时提高课程教与学质量,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做中学、做中教,促进理论层次、实践技能同步提升,为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提供关键性保障,客观展现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特色。

    二、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有效应用

    (一)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意识,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中职院校要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客观审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把握理念、特征、优势以及作用过程中对其进行深层次认识,全面、客观剖析电子电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现状,在把握新情况、新问题过程中,在专业教师队伍中开展针对性宣传与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理实一体化教学氛围的同时对专业教师进行有效教育,在把握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要求、关键点等过程中强化理实一体化意识。教师要加大电子电工课程实践教学力度,防止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实践分离等问题,以学生能力素养发展为核心,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要求、模式等巧妙融入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在理论、实践深度衔接中提升电子电工整体教学水平。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要系统化、层次化引领专业教师科学构建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以理论、实践二者为切入点,从整体上完善教学制度、目标等,科学指导各阶段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引领其高效学习课程知识技能,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

    (二)活用现有电子电工教材,完善教学评价环节

    1.活用现有电子电工教材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中职教师要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活用现有的电子电工教材,在发挥最大化效能中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职教师要综合把握当下相关行业发展中对人才电工电子能力、职业资格等方面的要求,结合班级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活用现有的电子电工教材,器件内部电路理论分析难易度要适中,以“电动机”为例,要将理论知识讲解的重心放在电动机控制、检测两大层面,而不是相关的电磁理论知识上。与此同时讲解“元器件”知识中,教师要将重心放在元器件外部特性、实际应用,在讲解“集成芯片”知识中,要将重心放在实用知识上,不需要逐一仔细介绍集成芯片内部所有的元件。教师要从一体化角度出发,适当增加当下电工新器件以及新技术知识、场效应管、微型贴片二极管,对电路计算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化调整,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科学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此外,教师要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借助网络等多种路径,全方位、深层次了解当下电力电子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对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应用情况,明确相关工作岗位人才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要求,以理实一体化为切入点,深化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制定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拓展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的深度和广度,活用现有的电子电工教材,在满足班级学生电子电工个性化学习需求中引领其进行系统化技能培训,促使专业知识层次以及能力同步提高,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2.完善教学评价环节

    在电子电工课程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要以理实一体化为出发点,从教师、学生两大层面入手,深化完善教学评价环节,客观呈现教学评价多样化功能,如反馈、激励、导向、改进,便于教师不断完善电子电工理论与实践教学,确保课程教学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步提高。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要改变传统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专业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现状,要从教学安排、理论知识讲解、教学方法应用等方面入手,客观评价教师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情况,从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课堂表现等方面入手,在应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法中,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学习能力、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等方面,在客观评价中针对班级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完善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水平提高中深化人才培养,促使各层次学生在电子电工理论与实践协同作用中都有所进步。

    (三)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各行业领域中,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电子电工信息化教学,结合自身办学條件以及电子电工教学要求,优化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加强电子电工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等建设,为实现高效电子电工教学提供重要的硬件保障。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构建理实一体化电子电工信息化教学平台,科学设置多个功能模块,将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操作有效衔接,在线上、线下结合中达到“做中学”“做中练”目的。在讲解电路图、元器件曲线等方面知识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优势作用,为班级学生模拟多样化逼真的电子电工实验情境,指引班级学生在规范化操作系统软件中进行有效电子电工实践,在实践探究中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层次理解电子电工课程相关知识,在知识层次的提升中促进知识整合、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能力深化发展。

    (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针对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呈现的新情况,通过多种可行的路径和电力电子相关行业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合作,实现校方、学生、企业三者有效对接。中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优势资源互补过程中,共同构建电子电工校外实训以及实习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在层次化实践中深入了解电子电工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养等多方面要求,在正确认识自我中针对性完善、提升自我,不断增强职业核心能力。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可以针对专业各阶段电子电工教学情况,以工作岗位为导向,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和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电子电工实践活动,深化课内以及校内电子电工实践,科学组织专业学生参与其中,活用电子电工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技能,提升电子电工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素养等。此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有效应用的关键点。中职院校要在专业人才引进的基础上深化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电子电工最新理论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等,在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中提升专业教学知识层次,要借助合作企业,深化实践培训环节,将校内外实践培训有效衔接,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在相关工作岗位上锻炼自身专业能力,高效促进专业发展,以工作岗位为基点,完善电子电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最大化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以此,在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实现电子电工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从根本上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中职教师要对电子电工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反思,在分析、总结中针对呈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在把握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深化完善电子电工课程教与学,在改变现状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满足各层次学生电子电工课程学习需求,在提升知识学习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中顺利实现全面发展,促使电子电工课程教学效能实现最大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实现中呈现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发展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余丹燕.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10):266.

    [2]王永山.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310.

    [3]张斌娟.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24(21):185.

    [4]许为芹.新课改下理实一体化的中职电工电子教学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8,20(8):200.

    [5]徐淑辉.中职电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码世界,2018(6):322-323.

    [6]罗丽娇.探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71.

    [7]邬振宇.中职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48.

    [8]陈永进.探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8(6):359-360.

    编辑 赵瑞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