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产出导向”理论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
范文 | [摘 ? ? ? ? ? 要] ?“产出导向教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为后方法时代的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提供重要依据,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性与切适性。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在“产出导向”理论指导下对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深入分析了实践效果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 ? ?键 ? 词] ?“产出导向”理论;高职英语;学前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068-02 一、“产出导向”理论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产出导向教学”由文秋芳教授团队于2007年首次提出,为后方法时代的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提供重要依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教学”理论基于输出驱动假设,认为教学流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所在:驱动,即通过设计真实语言交际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成,即由教师根据课程学习中的产出任务,向学生提供语言学习中的词汇、句子、篇章训练并有效完成;评价,主要是选取教学过程中的典型进行即时评价或延时评价。在外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产出导向法”,使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成效,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据。“产出导向法”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从目前来看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微信、移动终端、多媒体教室、校园教学平台等媒介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证研究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产出导向”理念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切适性 2018年初我国教育部就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应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与持续改进。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等建设。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上文件要求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产出导向型”教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极大的切适性,在“产出导向”理论指导下,教师能够按照精准、渐进、多样和可迁移的标准来统筹英语教学中课程框架的设计和模式,清晰准确实现目标指导,并利用校园教学平台及多媒体教室、英语语言实验室、师生移动设备实现“产出导向”教学。 三、基于“产出导向”理论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除开设公共英语之外,还根据学生专业所需开设学前教育、旅游、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英语课程,在实际教学实施中,英语教学受到学生专业、生源多样化及传统教学模式所限,亟须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改革,形成“网络学习+课堂讲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笔者即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是以英语教育与学前教育一体化为基础,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实施,使学生了解学前英语教育的原则与活动类型,掌握学前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理论知识,具备学前英语教学能力,能够选择和运用学前英语教材,编写学前英语教学大纲,制订学前英语教学计划,撰写教案,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各教学班的英语教育工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有多年英语学习基础和一年本专业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对其进行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二)设计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 在对教学目标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在“产出导向”理论指导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单一的网络教学进行优化组合[1],形成“网络学习+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产出导向”理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每个单元学习都应针对既定场景设定一个总目标,即学生对这个场景中需要运用到的语言能够成功表述输出任务,再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设计“驱动”(发现学生知识缺口)—“促进”(教师提供帮助)—“评价”(学生输出、产出样本)的教学流程,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环环相扣最后完成总目标[2]。混合教学模式应由四个重要教学环节链接而成,一是教学内容导入,即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支持方式以及成绩评定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达到心中有数,形成共识;二是教学活动形式,即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要采用以“网络学习+课堂计授”为主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采取的主要形式有课堂讲授、课下网络资源补充、网络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等;三是学习环境支持,即学校的网络环境支持以及学生遇到困难时来自教师或同学的帮助支持;四是学生成绩评价,即教师通过掌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3],对其学习成绩作出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保证反馈、改善与提升其学习效果。 (三)实施混合式英语教学 选取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基础较好2019级2个班级,以多媒体教室和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为载体,采用小班化教学,进行“网络学习+课堂讲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在遵循资源的针对性、方式的便捷性、过程的联通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自主性几个原则的基础上,首先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筛选与制作,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把学习资源以Word文档、PPT讲义、听力音频、微课视频或网页链接的形式上传给学生;其次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进行学习内容的分享和讨论、学生提出问题以及教师的讲解、答疑与补充,学生小组学习与讨论,学习成果的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最终点评和布置作业,作为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作业形式可以提交到蓝墨云班课APP上供学生评价和学习与共享。学生的成绩评定内容包括平时出勤、期末试卷成绩以及网络课堂作业几个部分,成绩权重按平时出勤20%、期末试卷占50%、网络课堂作业30%(包括网络作品、书面作业、信息素养三个部分),其主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即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把自己或小组的网络作业上传,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上传者可以根据相关建议进行修改与完善,再一次进行上传,由教师最后给出成绩,这一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動性及提高其专业英语知识运用水平。评价标准可根据“产生导向”理论中不同的输出任务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某一目标主题表述时内容的关联度、信息传达的准确度、呈现的信息量、运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辨的深度、英语专业语言的优美与发音的准确等都可作为标准。 四、实践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行为与自主学习的把控,实现了学前教育专业所需英语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语言技能的获得。可以这样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学前儿童英语教学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具体效果体现在: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互动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对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方式以及学习效果表示认可,认为其可以有效提升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表达出了自己对学前教育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认可态度。如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90%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与讨论时,能够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感受、观点,同学之间也能够在课后资源共享时互相发表意见和建议,互相督促和鼓励;80%的学生认同教师课前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的内容,能够增加自己的专业英语知识信息量:78%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情境更加逼真形象,能够很好地唤起自己的专业情感体验,课程学习内容在设计、组织实施上融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课程界面清晰、容易操作,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逼真。且大部分学生在课前、课后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可见通过混合式英语教学,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与互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专业英语知识、语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了飞跃式提升。 五、教学反思 通过相关教学实践,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笔者认为仍在一些地方需要进行反思。一是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必须与课程内容相关。由于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即时帮助与指导,如果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过于丰富或是冗杂,会让初学的学生难以分清学习的重点,反而会增加其学习压力,在预习或是自学中产生困难。二是教师上传学习资源中必须选择良好的组织形式,要有清晰的结构链接图。如果上传的学习资源杂乱无章,没有明确的系统结构、组织形式不合理,学生会感到这些学习资源用处不大或是难以为己所用。三是英语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确保网络环境教学的顺利有效实施,英语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要深入钻研学前教育知识、教学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下学前教育专业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并有效实现网络环境下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监控。 总之,在“产出导向”理念指导下混合式教学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与走向[4],英语教学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明确“产出导向教学”的时代背景及其对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的价值作用,结合网络教学环境与学生具体专业,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与反思,解决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刁慧媛.浅谈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J].消费导刊,2010(6):171. [2]何文娟.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68-69. [3]周利,卓玲.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2):208-209. [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2019年度甘肃省教育厅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甘教职成〔2019〕19號)。 作者简介:王颖(1984—),女,甘肃金昌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