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线上微课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范文

    朱琳琳 赵庆伟

    [摘? ? ? ? ? ?要]?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重要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利用线上平台和现代化技术建设线上微课,探索“线上—课堂—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过硬的实验技能,高效率实现检验专业人才培养。

    [关? ? 键? ?词]? 微课;医学检验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070-02

    五年制医学检验改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后,专业目标为培养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2]这就要求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高效率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以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为例,探索线上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多为“理论+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主。理论课上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课上,教师讲解示教后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过程。临床检验基础需要讲授血液、尿液、粪便、生殖系统分泌物等多种临床标本的常规检查,涉及面广、知识点多。由于学时压缩,部分学生对繁琐知识点的掌握已力不从心,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知识面的把握更是举步维艰。因此,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二、微课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micro-course)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展开的教学方式[3]。每个微课目标单一、内容短小、结构良好,非常适合临床检验基础多而繁杂的知识点讲解。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一)微课线上建设

    手机App目前被人们熟悉和运用,大学生对其更是得心应手。顺应时代需求,本校网络教学平台配套建设手机App,临床检验基础微课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线上建设,能够实现电脑与手机端同步学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自由选择电脑端或手机端进行在线学习。微课程在手机端的运行更方便地满足了学生需求,实现了随时随地自由学习的状态。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留言与班级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效果明显增强。

    通过平台我们还可以开展形成性评价,利用后台数据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把握程度,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进度。此外,各位任课教师通过手机客户端,能更加及时便捷地辅导答疑。网络平台传播广而快,这也更能促进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动态,更新教学内容。

    微课线上建设并结合手机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方便了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平时,微课线上教学可作为课堂教学有益的辅助,促进教师教,帮助学生学。非常时期,若无法进行课堂教学,微课线上教学则能立即发挥主力作用,教师和学生均能从容应对,更迅速、高效地实现网上教学。

    (二)微课辅助理论与实验课堂教学

    以本门微课为例,分为理论与实验两部分,均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讲解,涉及数值的内容讲解概念、检测方法及评价、质量控制,如血沉、尿液理化、粪便隐血等;涉及形态的内容提供大量典型图片介绍其形态特征,如外周血细胞、尿液有形成分等。

    理论教学目前主要还是大班课,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内容多、速度快。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的知识点是有限的,需要课下复习总结,故学生都喜欢将课件拷贝回去,对照着课本进行复习。这种复习相对枯燥,且对照课件也不能完全重现课堂过程,因而学习效果会打一定折扣。我们录制的理论微课把课堂难点、重点细化,针对每个重难点制作微课,进行专题讲解,微课视频配合教学课件,再一次生动地将课堂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便利学生课后复习。

    对实验教学,微课视频更是凸显了其教学意义。虽然临床检验基础的实验操作相对简单,但目前普遍仍然是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操作,课后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时间一长,很多学生会忘记具体实验过程。对此我们将实验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并进行剪辑,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讲解,将实验过程分步骤还原重现,一次实验微课其实相当于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课堂讲解与示教的综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强调的就是动手能力,实验技能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微课的制作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能够看到具体检测项目的实验原理、器材试剂、操作过程、质量控制等完整的教学素材。

    (三)微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作为临床学科,专业知识最终要应用于临床,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应是进入临床之后,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每一份临床标本的背后都是复杂的个体,不同疾病的病人可能会有相似的检测结果,同一疾病的病人也会因个体差异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检测结果,因此学生在校期间也应该培养临床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临床病例分析有兴趣,但学时有限,病例分析无法占用較多的课堂时间,因此利用微课介绍临床病例并进行适度讲解,给学生提供课后思考的素材,既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规划授课内容的广度、深度及授课速度。对学有余力、求知欲强的学生来说,微课适当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点,满足其求知欲。本门微课程建设中既有课堂内容,也有课本以外的知识点的补充和临床病例分析。与课堂教学配合,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四)微课助力教学改革实施

    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改革模式[4]。总体来讲,教学改革的措施多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力。[5]翻轉课堂是学生课外学习基础知识,课内师生角色“翻转”,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5],因此微课与翻转课堂可以说是“最佳搭档”。我们在总结前期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上[6],进一步利用微课,探索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筛选适合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对课堂内外的教学进行规划。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基础性知识,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见解,并根据学生的见解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进行了诸多尝试,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7,8]

    三、总结

    线上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非常时期更是显现出优势,实现“停课不停学”。精美的微课更具吸引力,但微课的制作需要视频录制、剪辑,这些技术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剪辑人员对医学知识又有所欠缺,内容剪辑有时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制作一节满意的微课需要耗费大量精力。

    微课与教学改革的结合更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更要求教师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手段应用于教学,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无限挑战。作为教师,不能故步自封,更应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本斯,郭宪国,张雷,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712-714.

    [2]全裔,李云秋,蓝秀华,等.新形势下构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一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4):544-547.

    [3]刘桂英,高林英,王东新,等.基于慕课、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卫生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7):100-101.

    [4]李玉娴,黄民江,王春风,等.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心力衰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8):594-597.

    [5]胡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5(15):65.

    [6]朱琳琳,赵庆伟,张轶,等.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4-75.

    [7]徐锡明,孙凯强,张尧,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清创术课程为例[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1):1123-1126.

    [8]魏琳丹,杨小理,汪圳钊,等.基于GEAR式翻转课堂的微课教学在临床基础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3):3631-3633.

    编辑 武生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