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范文

    王刚

    摘 要:为社会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任,基于此,应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向综合方向发展从而成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现阶段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将教学重点转为实践,但是有很多院校只在形式上体现实践,并没有真正落实教学改革新理念,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汽车运用 维修专业 教学改革

    汽车行业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汽车需求量及汽车产量与日俱增,推动企业对汽车维修人才及汽车运用逐渐增加;同时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对汽车维修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对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根据课程改革新理念,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高职院校教学进行改革。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发展迅猛,而这也为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已经迫在

    眉睫。

    1.社会发展及需求推动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改革

    现阶段,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及周边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于此,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针对这一现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科学合理地开展实践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使高职院校朝着战略化、品牌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2.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由于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起步较晚,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较少,有些院校即使开设了该专业也不是学校重要的专业,高职院校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队伍、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欠缺,再加上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使得高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基于此,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深入教学改革找到一条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对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制进行深入改革

    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高职院校体现自身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优势专业的重要环节就是课程设置,同时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就是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结构。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且受传统课程体系的影响较深,甚至有一些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衔接、课程内容较为老旧,有些课程内容甚至与现代社会汽车行业脱节,针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并建立在岗位能力基础上,对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从而使得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符合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

    2.高职院校应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能力、业务素质、专业素养等,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效率,从而将教学改革落在实处。由于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缺少综合型教师人才,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人才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并且学历较高,但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再加上有些年轻教师不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不能获得良好效果。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师资队伍素质进行强化,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制订出明确的现实方案,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需求,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从而有效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3.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该积極推动相关企业开启联合办学机制

    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汽车专业人才具备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单薄,而这也是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的首要原因。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改革,并增加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机会,从而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实践经验及专业技能不高的问题;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广泛应用,已经具备完善的教学机制,因此,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采用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各自资源及优势,使得高职院校紧跟市场发展需求,汽车企业通过这一模式可以培养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有效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目标,最终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三、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就业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郗宏勋.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6(9).

    [2]郗宏勋.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6(23).

    [3]赵玉平,王爱平,邱新会等.某(高职)模块化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

    [4]刘任庆,黎修良.从“汽车护士”到“汽车医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4(11).

    [5]杨畅洪.高职院校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2016(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