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的系统教学法 |
范文 | 杜 鸣 在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的抱怨,“管理专业课没啥学的,也没学到啥。”一些专业教师也会有这种想法。根据从教几年的实践体会,结合教育理论技术知识,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存在模糊认识。 一、传统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弊病 有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管理类各专业课之间看似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一个专业内的各门课程都可以独立进行,专业的理论系统性很差。不像工科类的专业课之间有很强的逻辑运算和公式推导,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联系紧密,理论连贯性强,感觉专业系统性好。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管理类学生感觉学无所获的教学效果,那必定会在人们心中会对管理专业有这样的看法:“假”,很虚,感觉没什么理论支撑;“大”,专业技能理论上可解决的问题广大,感觉甚至大得有些夸张;“空”,只是空谈,看似没有实际直观的数理支撑。这些观念充斥着很多人的头脑,这也是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深思的地方。 但实际情况是:管理学专业是一门理论系统性强,实践科学性强的专业。人才市场上在紧缺专业中年年都有管理类专业的影子,这就对管理专业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问题:既然管理类专业人才紧缺,可为什么所教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呢?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众多的教学方法,提出管理类专业教学的系统教学法与各位老师交流。 二、理论教学的系统教学法 学校的专业教学只有明确了教学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管理人才,使学生真正学到管理专业的精髓,就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1.注重信息系统 从学习动机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既然如此,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习者安排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2.突出学生主体 构建学生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基础是靠学生主体与管理活动客体的相互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管理活动)。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强调客体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在管理专业活动中学习管理;强调主体的积极作用,即主体的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管理专业认知结构只有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主体的能动反映即主动构建才能形成(如图1所示);强调完成两个“飞跃”要按学生的认识规律办事,教学要以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规律为依据,采取必要措施,创设必要条件,自觉促进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有序形成、发展与构建。 3.明确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 4.强调意义接受 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接受学习。接受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避免走很多弯路,有意义接受,不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层次的学生在高校完成学业后,在工作过程当中会很好应用原理理论进行设计工作,更多的是指导他们的专业实践。因此,在通过认知案例对专业理论感性认识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原理是为了发现实践工作中的专业问题,及通过所学原理怎样理解专业活动。让学生明白通过原理理论反向思考专业活动,使其的专业技能达到较高的层次,调动学生学习原理的积极性。 5.完善认知结构 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应将管理学原理贯穿各管理专业课始终,阐明各专业理论及方法的依据。使知识结构系统化,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层次,提高教学效果。 6.注意随堂记忆 每一节课上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7.强调有序构建 管理专业教学的本质是通过传递人类探索社会管理活动的经验,构建学生一定的管理专业认知结构。因为作为教学目标的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是通过一定的步骤分步构建而成的,这是构建过程的有序性。此外还要求构建结果的有序,也就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管理专业认知结构的有序度。为此,在管理专业教学中必须做到:一要开放,包括课内外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等;二要交流,包括相互讨论和启发等;三要思考,包括对管理专业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等。 8.加强案例教学 案例是具有典范性的事例,教师选择事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题目的内容应能充分反映原理、规律的本质和关键,反映分析和处理管理专业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教学中,要注意精心启发和引导,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应特别强调两种案例的准备:一是认知案例,二是实践案例。 笔者应用此教学方法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对学生的就业观也有很大指导作用。希望此方法可以抛砖引玉,让学校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管理专业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