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连云港现象”
范文

    汤芬

    2016年11月28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在山东省济南市落下帷幕。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5组参赛选手在大赛中全部获得一等奖,金牌总数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第一,被称为“连云港现象”。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虽然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但是连云港市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却能在劣势中突围而上,創造奇迹。连云港市以“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积极推进顶层创新设计,完美地诠释了如何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

    连云港市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抓得早、投入大,各职业院校已经全部实现了“百兆宽带进校园”“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的目标,现在正在实施千兆宽带进校园工程。在教学设施上,连云港市的全部职业院校基本完成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职业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并建成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其中60%以上的实训场所建有数字化技能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

    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健说:“将教师在比赛中取得的成果转化到课堂上,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关键,要实现成果的有效转化必须构建一个开放、便捷的传播平台。”因此,连云港市还将在各个院校完善专业数据库、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图书资源库,引进各种优质实用、对接职业情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引进并开发名师名课音像资源和微视频教学资源;同时,将信息化大赛作品资源对全市所有职业院校开放,实现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原本信息化建设较弱的学校快速发展。

    以大赛为抓手,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连云港市教育局开始把重心投入到师资队伍建设上,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同感。连云港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樊继宽认为,资金不足是外在因素,而思维创新才是信息化建设得以落地开花的内生动力,这就需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的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以大赛为抓手,推行“二三四五”模式。“二”即“二到”,连云港市每年组织国赛金牌选手精英团和专家指导团到各学校进行巡回讲座与指导,做到“送培到各校、指导到个人”;“三”即建立三级比赛链条机制,实现“校赛人人参加、市赛积极参加、省赛优选参加”的三级竞赛联动;“四”即在三级竞赛联动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所有学校全覆盖、所有专业全覆盖、所有课程全覆盖、所有老师全覆盖”;“五”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年一周期的全市职业院校教师全员培训竞赛活动,凡符合文件规定的职业院校教师均须报名参加。

    连云港市积极举办各种市赛、校赛,并采取一系列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参与热情。在“校赛人人参与”的机制下,连云港市的职业院校教师自发地参与培训和大赛,自2010年至今,参与培训人数接近3500多人主欠,人均参赛1.4次。

    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

    “利用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健看来,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

    连云港市各职业院校的虚拟实训仿真系统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己完成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电子电工类等6大类专业课程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课程覆盖率达到60%以上,实现了课程内容、教学实训、质量评价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开发了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通过信息化教学,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学生普遍能够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课前学习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中课后与老师、同学在空间平台交流讨论、提交作业、考试评价等,养成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自主评价、运用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的良好习惯。

    在信息化建设引领下,连云港市的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2010年首次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以来,已有七成以上的学校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正向全面建成“智慧校园”的目标迈进。连云港市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创新管理、有效领导下凝聚力量的释放,这股力量将继续推动未来智慧校园建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