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高职教学的“实训改革”
范文

    文寿华

    摘 要: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总结了高职教学实施“实训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格局、项目、管理以及模式四个角度探究了“实训改革”的具体实施方略。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够为当前从事高职教学的工作人员以及改革实施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高职教学 实训改革 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的不断重视,高职院校本身办学条件改善,其内部的实训工作不断得到重视与加强,诸多高职院校甚至已经将实训教学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分离,进行单独的规划与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实訓工作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高职教学“实训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依存性并未被彻底重视。传统教学理念和习惯促使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策略。近年来虽然实践部分被不断重视,甚至于从教学体系中独立出来,但是其仍然身居教学的从属地位,由理论决定实践内容的方向性决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其次,现有的教学体系并未保障实训教学生成独立的教学模块,其仍旧散乱地分布在各个教学内容的章节当中,与目前社会上各类从业岗位以及技术工种之间的直接应对关系十分模糊。换言之,如何开启与社会职业技能与岗位一一对应的项目化实训,亦是改革的一项重点。

    再次,实训教学三维目标缺失,重技能操作、忽视对学生情感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服务社会和企业为最终目的的,换言之,结束这一时期学习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真正意义的社会,走向各类工作岗位。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其内部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是规范、纪律的具体体现,不可能是单纯凭借在校所学习的技术能够把握和提炼的。所以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环境,培养其对工作环境的认知,充分明白“技术+素养”才是岗位的全部。

    最后,很多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基地和实训环境在“非实训”时期,多处在严格的封闭和保护之中,鲜对学生自由开放。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训活动被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内,不够灵活,不够开放,缺乏灵活性。所以如何构建更具开放性、与社会企业连接得更为紧密的实训基地策略,就成为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

    二、“实训改革”路径达成

    1.格局改革

    格局改革是指对实训教学地位的提升,改变其以往依附理论教学而存在的从属地位,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使其成为能够主动引导理论教学方向的关键性存在。而要实现这一点,学校就要根据学生未来的从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核心,来确定实训内容,生成以综合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的实训线路,认真做好理论教学课程的统筹和整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训教学。而在整个高职教学的时间分配和规划上,为了保证实训教学的整体时间延长,达到或者接近所有教学内容的一半,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实训和理论教学的实践进行分配,先理论后实践、先实践后理论,或二者相并而行,可以相互穿插。

    2.项目改革

    项目改革是指实训的具体内容并不是围绕理论教学中的某一个细节来展开实训,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任务、项目来进行操作。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搭建一个局域网,设计一个使用数据库作为实训项目;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将加工生产一个具体的产品作为实训项目等。虽然不同专业、不同科目会有其不同的实训要求,但是总体来说,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项目设计时,通常都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实训目标以理论为基础,与现实相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核心能力及要求;第二,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实现独立操作和团体合作相结合;第三,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此,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所学,同时还有助于其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探究能力,不断在实训中累积工作经验,便于结束在校学习后,能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3.管理改革

    管理改革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不但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知识应用、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实训过程中的老师而言,要把握教书育人的原则,坚持实训过程中的细节把控,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情感态度的综合性培养。

    首先,教师要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员工”意识,以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来进行实训管理,增加学生对于“员工”的身份认同感与责任感。学生要在实训中树立个人的纪律意识,养成守时、守规等服从企业要求的良好习惯,并形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与精神。

    其次,教师要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以此为契机养成遵守操作规范、爱惜设备、服从生产规定的意识。

    最后,教师要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认知,让学生尽早转变思维,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教师要从“职业”的视角帮助学生尽早实现对身份定位的认知,从“企业”的视角加强对实训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模式改革

    针对现有的高职教学实训过程不够灵活、固化的缺陷,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将实践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三者进行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和理论为中心的实训模式,进行深入改革。

    首先,开放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其利用率,学校可以充分按照企业作息时间安排实训基地开放计划,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其次,加强对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如与企业展开合作,让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企业中进行实习演练,起到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拘限于课堂、不拘限于校内,更加快速地与社会接轨。

    再次,聘用拥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到校内担任讲师或者客座教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也便于拓展学生有关企业的认知和视野。

    最后,加强对企业的动态关注,及时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革新方面的知识到教学体系当中,让实训过程动态化、实时化。

    三、小结

    总而言之,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足,选择和适应个人发展的工作岗位,发挥所长,“实训改革”刻不容缓。只有开启引领理论教学的全新格局,打造项目化的实训体系,在实训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构建与企业、与社会关系更为紧密的实训基地与环境,才能让实训教学发挥更为深刻的作用与价值,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小婉,沈小娟,林峰.高职实训基地与学生长信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7).

    [2]刘学良.高职院校实训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