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 概念模型、进化逻辑与培育机制
范文

    刘卫红 张弛 赵良伟

    

    

    

    摘 要 基于共生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是具有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的系统架构,其概念模型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以及共生界面的内涵及体系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进化逻辑,是一个动态的完备化过程,涵盖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共生环境正向影响和共生界面优化三方面要素,形成共生单元阶梯式内生进化、共生环境复合式外在驱动和共生界面多元化渠道耦合的进化逻辑,基于上述逻辑,可以从共生单元“内生力”、共生环境“外驱力”和共生界面“耦合力”三个方面进行高职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培育。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产学研合作;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6-0035-07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以高校、产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为参与主体,以政府机关、中介机构和技术转移联盟等媒介为推动力量,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优化人才培养、提升技术研发与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之一[1]。

    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技术的进步,产学研合作发展程度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升[2]。李明等认为,科技创新愈发呈现系统性、复杂性和协同性的特征,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建立长期、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合作阻力,提升合作效率成为当前产学研合作理论及实践关注的焦点[3]。王嘉颖指出,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4]。已有研究认为,产学研具有互利共生关系。张雷勇指出,随着产学研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合作逐渐呈现出两大新兴特征:一是产学研合作逐渐从点对点、链式等合作方式向合作网络模式改变;二是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各个主体之间逐步显现出生态学上的“共生”现象[5]。冯峰等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等层面出发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共生机理[6]。王巨宏等从教育部门、高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四大方面构建了新经济下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新生态理论体系[7]。段云龙等运用DEA模型对产学研共生系统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策略[8]。产学研合作“共生”特征的出现,使我国学者尝试运用共生理论、网络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主体,担负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自2015年,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连续四年发布“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以来,如何成为“当地离不开”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目标。随着职业教育利益主体关系的逐渐深化,相关研究者提出建立相互依存、共赢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同体的观点。例如,乔飞飞、刘晓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内涵特征与途径[9],刘卫红指出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创新不断呈现出“共生”的关系特征[10],黄炳超研究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政策的演变与对策[11]。已有研究主要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体及共生网络整体特点方面的观点,但是产学研网络中点对点的合作机理尚缺乏基于相关理论的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对高职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模型、进化逻辑和培育模型,进行系统研究。以建构系统完备的共生网络理论模型及培育机制,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模型建构

    (一)基于共生理论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模型的适切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建构基础是共生理论。Debary于1879年在其专著《共生现象》(Die Erscheinungder Symbiose)中指出,“共生”一词作为固定的学术概念源于植物学以及生物学中的群落生态学,是指多种生物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生存生态,并形成协同进化的关系模式[12]。共生理论有力地阐释了生物之间有益联系和共同生存的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共生理论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共生界面选择、共生网络密度、共生组织与行为模式等要素分析经济主体之间共生现象及其联系状态,以共生单元、共生机理和共生环境等共生要素阐释经济学的共生本质,逐渐充实了经济学“共生理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共生理论,共生关系是指在相对确定性的共生单元中,依照共生模式而形成的关系密切、利益共赢、生产共生净能量的社会网络。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发展,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频率加快、相互协作关系日益密切而复杂化。鉴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具备进化性和自组织性,共生单元具备异质性等特征,基于网络化理论对其进行的阐释性研究逐渐出现局限性,即多元主体之间的“连接”和“节点”的关系模拟为“线”与“点”的简化方式,未能充分厘清产学研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关系与环境内涵,尤其对高职产学研网络中关系的密切程度、耦合效应、合作阻力等,亟需共生理论进行现象分析和理论表达,进而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模型。

    共生理论是当前对产学研网络的概念、机理和优化策略研究的较好视角,对其同质性与异质性都能够适切性诠释。从产学研网络的同质性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中,企业、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组织具有与生命有机体和社会经济体类似的属性,应用共生理论,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构建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产学研网络的异质性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中,具有异质性价值取向的创新主体,各具优势和劣势,并且存在知识与技能储备的势差。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等合作网络机制,形成产学研共生单元协作形态的共生模式。同时,以社会环境为依托,优化共生能量的产生与配置,實现产学研共生共荣、共同进化的目的[13]。

    因此,基于共生理论阐释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网络的架构与对策,以共生关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网络节点的协作连接,有利于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模型的构建

    基于共生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模型的建构,是将高职院校、产业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中,以共生界面为媒介,通过多元化共生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果产业化等共生活动,进而建构立体网络形式的有机整体系统。

    1.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是指由高职院校、产业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构成的共生关系及网络化结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主体形成的共生关系存在于各个利益主体之间,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产学研主体数量逐渐增长,合作与协同的密切程度提升,这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形态愈加复杂。共生网络中的连接源于共生关系,即共生单元节点之间通过共生关系来形成网络连接。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模型中,共生关系通过质参量兼容、共生环境优化、共生界面选择、共生系统进化等方面来表达。质参量兼容是共生关系持续性生成并存在的关键性指标,是共生单元之间投入与产出的衡量参数;共生能量生成是指共生单元的稳健性和增强性,以及共生网络的扩容与密度值增强,表征了共生网络的覆盖范围与协作强度的提升;共生界面选择,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遵循的技术标准的广覆盖效应和技术转移中心的规模与质量;共生系统相变是指共生行为的转变与异化;共生系统进化是指共生关系的对称性、稳定性、互惠性共生与深化。

    2.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内涵

    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由产学研多主体共同参与,承载产学研合作与协作的实践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是以多元化资产组合为纽带,以产业技术研发、技术技能创新与服务、人才培养等内容为主体活动,通过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区域骨干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具有组织体系完备性、要素资源综合性、服务对象社会性的产学研共生网络。

    3.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体系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界面三大共生要素,见图1。其一,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异质性经济组织共生实践中的基本能量生产与互换单位,包括以企业为主的“产”方、以高职院校为主的“学”方和以研究机构为主的“研”方。共生单元之间存在技术、人才、资金、设备以及信息等资源的确定性能量交换。而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以用质参量表征。高职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与技术,企业的资金、设备与产业信息可分别视为各自的质参量。作为追求各自利益的产学研活动主体,各个共生单元之间存在兼容质参量,即共生单元的技术、人才、资金以及信息等资源存在势差性和互补性。这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得以共生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其二,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关系的外在影响条件[14],包括政府政策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和空间环境等。共生环境对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整体运行效率和共生关系紧密程度产生正向影响,有助于促进共生能量产生和共同进化。因此,营造正向共生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进化的重要保障。其三,共生界面。共生界面指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中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方式和机制等共生介质的总和,包括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联盟等有形界面和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无形界面。在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实践中,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的合作网络存在一定的界面局限性,高职院校也可作为技术技能接口,与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中介等机构共同构成共生界面,畅通各共生单元技术、人才、资金、设备和信息沟通渠道,进而提升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运行绩效。

    图1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模型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进化逻辑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进化主要包括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共生环境正向影响和共生界面优化三方面要素,形成共生单元阶梯式内生进化、共生环境复合式外在驱动和共生界面多元化渠道耦合的进化逻辑。

    (一)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从单一质参量一次性兼容模式向多组质参量一体化兼容模式的阶梯式内生进化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单元拥有的质参量在发展战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资金、产业信息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与缺陷,这种差异与缺陷直接导致共生单元之间质参量不能良好兼容,进而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形成与进化的主要障碍。发展战略方面,高职院校逐步将“服务社会”作为学校发展战略之一,然而,这种发展战略缺乏技术创新、高水平技术研发、研究性人员培养等引导,高职院校难以成为“产业高端”。在技术技能方面,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重视技术技能积累,忽视技术创新研发;重视横向技术服务,忽视纵向重大项目申报;重视科研经费到款额,忽视科研项目高质量。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只能停留于低端产业、低端技术服务,对于高精尖产业难以涉足。同时,大学与科研院所普遍重视独立开展高水平纵向项目,轻视与产业企业合作,高水平科研成果不能直接产业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大学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错位。产业企业普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与高校合作意识薄弱,容纳大学生实习意愿不强。在资金与产业信息方面,产业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不愿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研发与升级,直接导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仅限于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无法建立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此外,高职院校与大学科研院所缺乏最新产业发展信息,技術创新与产业发展契合度较差。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单元应形成质参量兼容的内生性进化逻辑。在发展战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资金与产业信息等方面提升质参量的兼容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进化机制。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质参量的兼容方式作为共生网络进化的源动力,逐渐从单一质参量一次性兼容模式和单一质参量链式兼容模式进化为多组质参量链式兼容模式和多组质参量一体化兼容模式,见图2。单一质参量一次性兼容模式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不连续,如高职院校为企业开展一次性技术服务、一次性实习;高职院校邀请大学科研院所教授在校内开展一次性培训。这种兼容模式导致产学研共生关系比较单一,为点对点共生。单一质参量链式兼容模式中,大学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经过高职院校消化吸收后,高职院校为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后产生口碑效应,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引荐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服务等。在这种兼容模式下,共生模式逐渐出现链式结构,为间歇共生。多组质参量链式兼容模式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仅是技术合作,还开展人才培养、产业信息交流等方面合作,这种兼容模式下,产学研各方合作关系较为稳固,此时共生模式为连续性共生。多组质参量一体化兼容模式中,高校与企业在发展战略、技术、人才、资金、设备、产业信息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紧密合作,并彼此产生依赖关系,共生共荣关系非常稳固,此时共生模式为一体化共生,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

    图2 质参量兼容模式对共生网络进化的影响

    (二)共生环境正向影响——五维度环境因素的复合式外在驱动

    共生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运行的外在影响条件。政策法律、市场环境、中介机构环境、空间环境、信息环境等多维度环境因素复合的进化,促进其正向复合影响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进化逻辑的关键要素。一是政策法律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进化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在不断制定和完善各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产教融合的鼓励政策[15],但在产业企业方面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相关政策较为薄弱,同时,各种政策缺乏具体操作指引,高职院校自我探索较多。二是市场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进化的不竭动力。市场环境为产学研共生提供平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经济发展下行,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着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提供外来动力。三是中介机构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进化的催化剂。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理人、投融资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的催化剂,一方面可为产学研各方合作提供媒介,另一方面可提高高职院校与大学、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能力,更是活跃了整个产学研合作环境。目前,我国大力实施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技术经理人培训认证、成立技术转移联盟等工程,产学研合作中介机构建设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技术与产业信息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低、实操案例少、信用程度低等问题。四是空间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进化的重要条件。共生单元间受地域间隔影响,质参量无法直接兼容,从而阻碍形成共生关系。比如,高职院校在区域内开展技术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县域企业因为距离问题直接放弃与高校合作,向当地政府或中介机构寻求帮助等。五是信息环境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的重要平台。市场、技术、产品、产业等信息在共生单元之间的共享程度和传播效率,决定了共生网络运行的效率。良好的信息环境促使共生单元之间消除信息壁垒,掌握最新的市场、技术、产业动态,找准彼此合作切入点,进而形成共生关系。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信息环境建设,信息平台的搭建量不断提高,但相关信息的完备度还有待提高。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导致产学研各方战略目标差异化较大;技术与产业信息不完备则会直接影响技术成果的转化。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中,良好的共生环境不断鼓励和推动共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反之,恶劣的共生环境则对共生关系起阻碍、抑制甚至消除作用,进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密度与稳定性降低。共生环境的不断改善,将促使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不断进化。

    (三)共生界面优化——内生与外生、正式与非正式的多元化渠道耦合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单元之间合作方式和机制等共生介质的总和,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中共生能量的产生。按生成条件区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共生界面分为内生共生界面和外生共生界面。按形式区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共生界面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共生界面。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进化,应将内生与外生、正式与非正式等共生界面进行耦合式进化。

    一方面,构建内生与外生层面共生界面的耦合式进化逻辑。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内生共生界面的产生是由各共生单元的内在属性、价值取向和发展战略决定的。各共生单元之间协商自主选择,合作阻力较小,易于建立稳定长久的共生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外生共生界面受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环境的体制机制影响,由非产学研合作主体营造产生,相对于内生共生界面,其共生阻力相对较大,对于共生关系的形成起到促进而非决定性作用。共生界面的耦合式进化,应合理建构内生与外生界面的联合平台。

    另一方面,构建正式与非正式层面共生界面的耦合式进化逻辑。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正式共生界面由社会体制、科技体制、经济体制和相关政策法规构成,是一种制度化合作通道,是较为稳定的产学研共生界面。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非正式共生界面主要依托产学研各主体负责人的社会关系而建立,如亲戚、同学、朋友等,其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是正式共生界面的重要补充。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单元之间接触、对话、合作方式的多样性是共生界面发挥媒介功能的重要前提。提升合作方式的多样性,有利于营造有效共生界面,促使共生关系形成,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渠道耦合进化。

    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三力”培育机制构建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进化逻辑,从共生单元的内生力、共生环境的外驱力和共生界面的耦合力三个方面联合发力,构建“三力”培育机制,见图3。

    图3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三力”培育机制

    (一)共生单元的内生力提升

    要不断改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质参量质量,提升异类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兼容度。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度的提高可以深化产学研合作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共生度,产生更多的共生能量,进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共生效率。

    一是增强共生单元的核心竞争力。共生单元自身竞争力低下是引起共生單元质参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在生态共生系统中,自身生命质量较差的物种输出的共生质参量也较差,不能较好地被其他物种吸收利用,导致与其他物种不能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在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应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改变输出质参量质量,提升信任度,提高被其他共生单元选择的概率。

    二是扩大共生单元的契合度。各共生单元在明晰和界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应不断扩大与其他单元发展战略、技术技能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契合度。在发展战略方面,在制定发展战略前,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制定对方技术与人才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优势,找准利益交汇点,为后续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在技术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应改变“为生存求合作”现状,加强与产业企业对话,保证技术技能积累契合于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同时,应多与产业企业联合申报纵向课题,形成技术研发“共同体”。产业企业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技术创新与研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意识,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实施与监督管理。大学与科研院所要以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尝试与高职院校、产业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展多方合作,保障技术成果具备较强应用前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与大学、科研院所应根据各自定位,重塑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契合产业企业部门发展需要。同时,充分发挥科研反哺教学作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实践能力。

    三是优化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兼容模式。优化质参量兼容模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不断进化。质参量兼容模式包含四种模式,产学研各方应加大合作方式创新,使质参量兼容从单一质参量一次性兼容向多组质参量一体化兼容发展,加强多方协同,进一步促使共生网络向一体化共生模式进化。其一是区域职业院校专业群对接同类产业企业特别是区域产业园区(集聚区)企业群,实现产业职教资源与需求集聚,形成产业合力,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其二是不断吸纳新单位参与到共生网络中,增加网络节点,提升共生能量,使单一质参量向多元化质参量发展,强化多单位、多层次协同。其三是制定共生单元长期合作规划、合作日志,建立共生网络共同治理机制,保障共生单元各方利益,实现共生共荣。

    (二)共生环境的外驱力提升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外在条件,共生环境是各共生單元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不断优化共生环境,发挥外驱力作用,驱动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不断进化。

    一是健全地方政策机制,引导资源汇集。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和办法,然而,我国微观的政策体系仍然不健全,各地市政策没有地方特色[16]。作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直接管理者和践行者,地方政府具有更为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各方资源信息,应根据当地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专门制定契合当地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政策,引导各方汇集资源,进而鼓励当地职业院校、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企业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国家、省级、地方政府引导下,职业院校应从自身出发,积极促成政产学研合作,引导各方积极参与产学研共生网络建设。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课程开发、实习实训等方面,当地政府应给予专项经费支持与引导,以便更好地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更快地体现政策绩效。

    二是改善空间环境,消除地域阻隔。其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设站进区”模式,解决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设站进区”,即高职院校在县域工业园区设立“服务站”,同时派专门人才定期驻站巡站,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囊团,为企业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当地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师资等。通过“设站进区”服务模式的探索,直接拉进高职院校与产业企业空间距离,园区对学院的人才、技术需求也会更加依赖与信任。其二,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引企入校”“引智入校”模式,将一线产业技术与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校园,长期入驻。不同于“厂中校”“校中厂”等模式,“引企入校”“引智入校”包含引入企业“研发机构”、直接引入整个企业和引入大学科研院所高水平兼职教授,增强高职院校与产业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依赖度,提升产学研合作的稳固系数。

    三是完善信息环境,畅通信息渠道。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单元的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成果成熟度信息和市场定位信息的完备程度决定了共生单元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效率与稳固程度。否则,信息的缺失与闭塞将阻碍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通过提高信息建设意识、完善信息采集手段、加大信息共享力度等方式完善信息环境建设,同时,着力发挥政府及中介组织的媒介作用,提高专业化信息程度,为产学研主体提供定制化信息服务。

    (三)共生界面的耦合力提升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进化过程中,共生界面发展应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正式共生界面发展方向应增加共生单元的自主选择性,提升共生网络运行效率,减少共生能量消耗。依据多样性原则,共生界面中的合作方式应向多样化发展,促进点对点共生界面不断拓展,使共生界面发挥连续作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共生界面的耦合力提升包括体制机制、长效合作模式和服务平台等三条路径。一是完善共生界面体制机制,促使外生与内生耦合。地方政府应广泛调研,吸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各方的价值和改革诉求,从诉求出发,重塑产学研政策机制,重新规划共生界面管理流程和保障制度,力求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建立在符合共生单元意愿、更为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上,进一步降低共生阻力,催化共生连接不断增多。二是拓展合作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循序渐进,将已经实践并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共生界面进行推广,如将已经实践成功的生态产业园模式进行推广,鼓励高职院校在校内建设生态产业园,将共生群落引入到教学与科研系统内部。探索更多合作内容和方式,除建立技术与人才合作外,尝试从发展战略、混合所有制等方面建立更为丰富的校企合作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互通互信为基础,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共负责任、共同管理,完善合作管理办法,在制度保障下,合作长久稳定。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强化共生关系。在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中,教育、科研、人才、产业等体系之间区块分割,信息壁垒较大,科研不能良好反哺教学,教育与人才需求错位,校企合作仍然以“点对点”“一对一”为主流。加快建设各级各类服务交流平台,整合共生单元优势资源,促进交流协商,挖掘各方利益交汇点,不断拓展共生界面,对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总之,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模型,厘定其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及共生界面的内涵和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审视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共生环境正向影响和共生界面优化要素,阐释共生单元阶梯式内生进化、共生环境复合式外在驱动和共生界面多元化渠道耦合的进化逻辑。进而,从共生单元的内生力、共生环境的外驱力和共生界面的耦合力等三个方面联合发力,构建“三力”培育机制。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进化和培育,构建出生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界面等三个层级的网络化结构模型,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提供共生理论视角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后续的相关研究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运行效率评价研究、治理机制、网络稳定性展开,或者选择一个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参 考 文 献

    [1]俞新武,屠盈盈,蒋天颖.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绩效关系的META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6):98-105.

    [2]刘莹,路红显.产学研结合思想历史探源[J].中国高校科技,2018(10):75-77.

    [3]李明,高向辉,刘晓伟.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47-53.

    [4]王嘉颖.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二十年的热点与前沿——基于文献的关键词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11):23-32.

    [5]张雷勇,冯锋,肖相泽,马雷,付苗.产学研共生网络: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37-44.

    [6]冯锋,肖相泽,张雷勇.产学研合作共生现象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2):3-11.

    [7]王巨宏,劉婷婷,马东嫄,张龙.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7-30.

    [8]段云龙,乐念,王墨林.产学研区域共生系统协同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7):34-43.

    [9]乔飞飞,刘晓.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想的探源与寻径[J].职教论坛,2015(4):67-70.

    [10]刘卫红.新时代职业教育产学研共生态的模型构建与机理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1):36-40.

    [11]黄炳超.新时代我国产学研政策的演变路径、制度困境与科学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25-29.

    [12]Aedouglas. Symbiotic Interaction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1994:10.

    [13]刘建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6.

    [14]王玉冬,陈一平,王雪原.产学研合作共生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8(20):9-14.

    [15]徐珍珍,刘晓.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发展诉求与现实审思[J].教育与职业,2017(9):38-43.

    [16]王涛.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产学研政策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5):46-53.

    O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Symbiosis Net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Model, Evolutionary Logic and Cultivation Mechanism

    Liu Weihong, Zhang Chi, Zhao Liangwei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mbiotic, the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for symbiotic net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were explicated. Its conceptual model includes the symbiosis unit, symbiosis environment, symbiosis interface connotation and system structure. The evolutionary logic of the symbiotic network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dynamic and complete process. It includes three elements: the compatibility of symbiotic unit quality parameter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symbiotic environment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symbiotic interface. These three elements form the evolutionary logic which includes the step endogenous evolution of symbiotic unit, the compound external drive of symbiotic environment and the multiple channel coupling of symbiotic interface. On the basis of evolution logic,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three forces”of symbiotic network was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endogenous force”of symbiotic unit;“external drive”of symbiotic environment and“coupling force”of symbiotic interfa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symbiotic network;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symbiotic unit; symbiotic environment; symbiotic interface

    Author? Liu Weihong,? vice president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054000); Zhang Chi,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vice director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Zhao Liangw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