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研训赛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探索与实践
范文

    徐兵 盛丽梅 张艳

    

    摘 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三教”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依据成就动机理论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研训赛一体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内容、提升途径和培训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培训促进全面提高、以教研引领教师发展、以比赛推动能力提升,发挥系统效应,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研训赛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0-0079-06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1]。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则是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是“三教”改革的首要任务。针对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中的问题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三教”改革对教师能力发展的要求,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意识与动力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等方面分析可以发现,当下高职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中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意识不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与结构多样化,大多数教师来自非师范类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能力训练,教学素养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教学设计能力比较欠缺。大多数教师没有系统地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不能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准确界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很多教师编写的教案就是教学内容的堆积,其课堂教学就是流水式的内容搬家。(2)教学实施能力比较欠缺。高职教师的教学驾驭、教学诊改和课程思政等能力有待提升,大多数课堂呈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问卷调查表明,目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总体现状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处于一般水平的重要因素[2]。这说明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动力不足,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发展取决于其自身的成就动机,然而,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制度设计不科学、不系统,没有营造促进教师积极学习的氛围,导致教师缺少职业发展的“目标感”,教师个体的成就动力明显不足。一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始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教师发展,比如督促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没有领导的重视与高水平团队的指导,再加上教师自身努力不足,导致其在各种教学类大赛中成绩不理想,从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丧失了“成就感”,进而影响了全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另外,教师职称评审重科研成果、轻教学质量的现象也导致教师把“获得感”的重心放在科研上,忽视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能力培训系统性欠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不全面

    构建系统化的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对教师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系统性欠缺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规划、培训形式与培训条件等方面。(1)在培训规划上,一些高职院校没有系统化的师资培训规划,年度培训任务也是根据国培、省培的需求而匆匆制定,是一种典型的“应付式”培训计划。(2)在培训形式上,一些高职院校常常是组织几次“讲座式”培训,没有系统化的培训方案,导致培训形式化,教师缺少获得感。(3)在培训条件上,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结构化的培训团队、系统化的培训资源与标准化的培训平台,培训条件呈现“碎片式”,培训效果不太乐观。特别是没有针对教师在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教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个性化培养计划,导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不全面、不平衡。

    二、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依据

    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使其既符合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又符合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改革需要,保障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依据成就动机理论,激发教师培训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德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的研究,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激励人们从事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并获得成功的内驱力[3]。当一个人有了成就动机,就会時时激励自我的成就感,进而产生幸福感与荣誉感的心理状态,时刻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有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越高,人们完成具有挑战性任务的可能性就更大,也更容易获得成功[4]。因此,高职院校在建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过程中,要建设以大赛为引领的成就动机机制,建立国家、省、院、系的四级赛制体系,通过比赛激发教师的成就动力,从而使其产生提高教学能力的欲望,积极参加到教学能力培训中来。

    (二)借鉴做中学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培训效果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不仅要注重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应用”特色,更要适应“三教”改革的需要,让教师所学运用于教学实践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认为,“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他把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在真正的情境中通过做去获得经验,从而构建知识的意义,实现有效的学习[5]。培训主要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与过程,而教研和比赛就是应用已学习的经验和能力的形式与过程,因此,“研训赛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能把培训学习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以实际教学任务的全过程作为培训的学习载体,使教师真正掌握教学能力提升的诸要素。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改造,并由此推动自己对于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总结。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比赛中运用培训所学的知识、教学中所获的能力和研究所得的新方法,助推教学比赛的成功。由此可以看出,研训赛互为一体,这三要素相互促进,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效果。

    (三)遵照职教改革方向,建立学习共同体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6]。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也要顺应国家改革发展方向,在“研训赛一体化”的培训中,建立由专家与获奖教师组成的教师合作团队[7],发挥每个指导教师的专长,让其各自负责指导相应的模块化培训内容。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建立由指导教师与参赛教师组成的合作学习团队,促进相互学习。两个团队合作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互研互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研训赛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实践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内容、提升途径和培训方式等方面着手,通过各要素的系统化构建与系列实践举措,发挥系统效应,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

    “研训赛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包括三种方式、四个方面、五项能力,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在体系的横向上,三种方式由教研、培训、比赛三个教学能力提升方式组成;在体系的纵向上,四个方面由培训教师、培训机制、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四个部分组成;五项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五项培训内容,根据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由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基本素质组成。由此,该体系的模型简称为“345”模型,形成“研训赛”相互交融的一体化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二)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主要特点

    1.点线面式培训,提高整体水平。以指导教师与参赛团队的一对一指导形成“点”式培训,以分批的培训班形成“线”式培训,以基于全员的讲座形成“面”式培训,点线面结合,体现培训的全面性与针对性,有效提高指导质量。

    2.研训融合式训练,提高培训效果。将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能力训练融为一体,由教研团队与参赛团队合作,围绕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3.拓展式指导团队,提高比赛成绩。指导团队采取“1+n”的建设形式,“1”为长期从事课程教学研究的分管教学副校长,“n”为若干个指导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主要采取拓展式的方式进行建设,即每年的省赛或国赛获奖教师自动转为下一年的教学比赛指导教师,从而不断壮大指导团队,使一对一的指导得到有效保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良性循环。

    (三)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实践探索

    1.以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做到以下五方面。(1)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建设方案,明确教师能力提升的目标与措施。为此,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制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教师培训、教学比赛、教学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批次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进一步明确三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成果要求。(2)建立结构化的专家团队,开展模块化教学。学院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建设了由校外专家、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以及学院国赛获奖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每个培训教师在教学设计、信息化技术手段、基本素养、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专长,分别进行相应模块的教学。(3)建设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平台,便于教师的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学院利用云班课平台,由专家团队共同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学院要求相关专家按模块设计,并要求每个模块都有讲义、教学视频和参考资料等,每个教学模块还要及时更新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文件、最新国赛优秀作品,以便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要求。在云班课中,参训教师还要定期上交作业,进行相互评价和线上讨论,由此也形成了培训教师与参训教师共同构建的提升教学能力的教育生态系统。(4)实施讲座与培训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学院每年邀请专家举办2~3次全员培训讲座,主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水平为主。此外,学院每年还会举办一期时长为一年的培训班,采取混合式学习和小组合作方式行进。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参训小组需要在课前进行线上资源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培训教师针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在课上进行指导后,参训小组需要在课后完善学习任务并进行相互评价。这种培训形式保证了培训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5)基于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设计分步式培训计划,每个模块是完整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为此,学院按照基本素质、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资源制作、教学实施等顺序开展培训。教师的专业实践环节则由学校制订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时间与任务要求,如将下企业时间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部分、取得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职称晋升的条件等。

    2.以教研引领教师发展,以比赛推动能力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以此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为此,在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专业实践与基本素质的同时,要在全校形成教研氛围,以教研引领教师的发展。除了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教改项目立项建设活动外,学院还建立了由校内专家为首、教学骨干参与的教研团队,带领参训教师围绕新形势下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行动导向式的专题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研促训、以研促赛,提高教学效果。近年來,学院组建了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处长、部分国赛和省赛获奖教师参与的教研团队,围绕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混合式教学、闯关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适时诊改、课程思政、学习动力等主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其中,“区属高职院校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两个课题被立项为省级重点研究课题。参训团队边研究边实践,研究成果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在教学比赛中形成创新特色,从而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3.以比赛推动能力提升。教学比赛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最好动力。目前,国家与省级教学比赛的评价体系已拓展为全面评价教师的综合能力,这更有利于考察教师的真实教学能力。通过比赛来引导教师自觉苦练基本功,大幅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深化“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1]。因此,建立国家、省、院、系的四级赛制体系,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各比赛,在学院形成以赛促训的氛围,提高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能力的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345”模型的内容,学院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1)建立多级的比赛选拔机制。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教学比赛与微课教学比赛,通过系部与学院的层层比赛,选拔参加省赛的比赛团队。(2)建立“1+n”跟进式指导团队。分管教学副校长任总指导,负责阶段质量把关,多位历年参赛获奖教师一对一地负责参赛团队的跟进式指导,形成互学互助的合作团队,促进共同成长。(3)实施任务驱动式训练与精心指导方式。以比赛作品为任务,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制作、教学设计方案编写,并采用在线视频点评与线下集中指导相结合,提高指导效果。(4)强化赛前实战训练。经过多轮的说课、讲课和答辩演练,以人人过关为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战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能力的效果。

    四、“研训赛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的实践成效

    “研训赛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经过学院五年的探索实践,普遍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并在高职院校中产生了较好影响。

    1.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5—2019年,学生评教的平均分分别为93.02、94.23、94.42、94.60和95.30,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满意度稳步提高。

    2.教师培训成果丰富。在培训成果上,学院以资源质量较丰富、参训教师参与度高的云班课为平台,建设了良好的教学能力培训生态系统。2018年,在学院承办的江苏省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巡回培训会上,学院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学院实施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扩大了体系建设的影响力。在教研项目上,围绕新时代的教改热点产生了一批校级课题,教研团队与参赛教师合作研究的两项课题被立项为省级重点研究课题,提升了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在比赛效果上,一批骨干教师快速成长,30%的教学比赛参赛教师在岗位上得到提升。

    3.教学比赛成绩喜人。在近五年的教学比赛中,学院教师获国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项,分別占学院参赛项目总数的48.4%、41.9%和9.7%。其中,在2017年、2018年,学院两年的一等奖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在近四届的微课教学比赛中,学院教师获国赛三等奖1项;获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分别占学院参赛项目总数的36.4%、40.9%和22.7%。其中,2016年的一等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获奖教师多次在全国、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学院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成效在省内外具有较好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工作,影响着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只有与时俱进地丰富教师的教学能力内涵,不断优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才能有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扬南.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4):18-22.

    [2] 徐兵,顾玉娥,盛丽梅,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及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43-146.

    [3]郭德俊,李燕平.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0.

    [4] 王弘,周海林,余承海.基于成就动机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33(3):49-52.

    [5] 刘冰,刘崇磊,潘海生.地方高校“学训研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88-92.

    [6] 石伟平,郝天聪.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93-97.

    [7] 覃霄,曾文华.认知学徒制视野下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9(14):84-87.

    [责任编辑? ?王文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