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范文

    贾艳

    

    

    

    【摘 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8%,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理状态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1]。该类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将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患者45例,其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23~53岁,均值(37.35±2.36)岁;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患者45例,其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22~52岁,均值(36.54±2.1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监测、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急性期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压、血常规等,并进行镇痛、止痛以及溶栓等基础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需要严格对患者的心电進行监护,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还需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并定期清洁患者的皮肤,护理人员还需要不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自行进行关节活动。在对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多食用流食,以低脂、高维生素以及低盐的食物为主,并坚持少食多餐。②恢复期护理:在患者的心率稳定在60-100次/min的时候加强康复期训练,在病情初期可以让患者适当进行床边活动,例如床边扶走,每天2~3次,时间约为10~20min,直到患者能自主行走即可。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效:疼痛情况完全消失,心肌酶谱水平显著改善;有效: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心肌酶谱水平有所改善;无效:疼痛情况以及心肌酶谱无改善。(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值为10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2]。(3)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心肌疼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相关的所有数据均通过分析软件SPSS19.00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8%,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不稳定斑块和激发血栓造成冠状动脉闭塞,导致供血心肌发生了持续性的缺血情况[3]。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通过该护理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同时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任玉娇,卢回芬,周焕芳,朱丽萍,钱茜,朱锋,严静静.CCU延续性护理路径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087-3090.

    刘艳萍,杨红蕾,丁艳丽,刘姝,柴爽爽,胡旭红,王双娜,关怀敏.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管理项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17):2204-2206.

    肖丹,郭婷,涂惠,朱剑,李颐,吴洁华,杨人强,熊晓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救治流程优化及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06):23-27.

    [4]李勇,吕树铮.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8,34(02):105-1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