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探究 |
范文 | [摘要]专业课程体系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它承载着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过程,直接反映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文章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课程体系建构的要素等,提出了课程体系建构的方法,设计了课程体系建构的技术路线。文章是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以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 课程体系建构 原则 方法 [作者简介]王国川(1966- ),男,河北无极人,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综合组成员。(北京 10003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2-0101-04 课程体系是以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为指向,根据课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一定原则,将不同类型课程进行科学建构所形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如何建构体现高职特色的、科学适用的、反映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的重点。下面结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就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 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质上就是将不同类型的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科学设置。根据课程理论,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有实现教育目的原则、辩证适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社会生活发展需要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综合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课时分配比例合理原则、开放性原则、超前性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等。高职(专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在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育人要求。 1.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全面发展原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學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体育,改变美育薄弱局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意见》对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结构比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首先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学生全面发展。 2.需求导向原则。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作为就业导向的教育,课程设置要反映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参照职业岗位序列和技术等级,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岗位规范、育人要求,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主线,根据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综合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安排课程设置,建构需求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3.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规范性是指院校在设置课程时,需要贯彻落实国家统一规范要求,包括:国家为体现教育方针要求院校必须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规范专业内涵必须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总学时数和不同类型课程群的学时分配比例等。灵活性是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为体现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院校可自主设置除国家要求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之外的其他课程。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在培养规格和专业内涵上落实国家要求;又要重视区域实际需要和特色发展,自主设置体现个性化的相关课程。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4.超前性原则。新时代技术半衰期急剧缩短,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日新月异。因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新服务理念等教学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5.引领性原则。“十二五”以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学训结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普及。在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将近年来比较成熟的教改成果,吸纳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落实到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课程体系建构中。 二、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要素 1.课程观。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观,在主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由学科本位调整为能力本位,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强调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学习”。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例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现代生产方式下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新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跨界知识、关键能力结构的新要求等。这些变化促使我们必须创新思维,着眼中国实际,结合发展需求,不断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观。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美国教育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确定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规格的衔接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开发的目标指向。 3.课程内容。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在确定培养规格的前提下,教学内容一般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呈现的。也就是说,培养规格要求的素质、知识、能力等内容,由不同的课程来承载。公共基础课承载基础素质、知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专业课承载专业素质、知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因此,不同功用的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承载哪些教学目标、安排哪些教学活动、解决哪些教学问题。 4.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各类课程的配合和组织。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组成课程体系的各类课程,以及各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关系和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培养目标的纽带,也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 课程结构受专业总学时、学期学时和课程活动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在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了以下课程结构模式的探索历程:哑铃型模式、T字型模式、阶梯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职业能力导向模式等。 5.课程活动方式。课程活动方式是指课程所承载的教学活动方式,比如一门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方式来实现,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的课程活动方式总的来讲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三、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方法 结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其指向应该是新时代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建构依据应该是高职专业的培养规格,建构逻辑应该是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成形态应该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科学搭配。 建构课程体系,首先要搞清需求和要求。需求应从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找。将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所有工作任务汇总,对标国家职业标准,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提炼,形成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一般5~7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一个专业),然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需求分析,形成素质、知识、能力需求。结合国家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要求,形成本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和掌握的素质、知识、能力,这就是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其次要搞清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根据培养规格,对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分工,也就是将培养规格中的素质、知识、能力进行分类集合,形成若干门课程。单门课程目标对应培养规格中的部分素质、知识、能力,整个课程目标对应培养规格中的整体素质、知识、能力。最后要对课程进行归类排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国家对课程设置比例的要求,对课程进行归类排序、科学搭建,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技术路线 根据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按照课程体系建构的方法,课程体系建构的技术路线图可以示例为如104页图所示。 第一步,按照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确定专业定位,找准专业的职业面向。 第二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专业需求调研。调研对象主要面向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和研究机构。调研范围要考虑代表性和重点领域。例如,调研企业,要调研不少于10家的本专业相关企业,并重点调研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及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调研内容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安排调研内容。例如,对企业的调研,要重点调研企业生产实际中,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实际工作任务和技术、管理、服务的需求和变化情况。 第三步,对专业需求调研材料进行汇总和整理。一方面,将收集到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需求变化、意见建议等调研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另一方面,注意甄别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例如,企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发展趋势是客观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对毕业生的意见建议是主观需求。客观需求是刚性的,反映了对专业教学内容的核心要求,一定要反映到课程内容上;主观需求是柔性的,反映了不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要有甄别地吸收采纳。 第四步,对整理好的调研材料进行归纳、集合、提炼,形成5~7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素质、知识、能力需求分析。同时,对标国家职业标准,形成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素质、知识、能力需求框架。一般情况下,要在深入分析的前提下,对素质、知识、能力需求逐条列举,以便于之后的课程分工。例如,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对政治素质可以用两条要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其他方面的素质以及知识、能力需求,同样照此处理。 第五步,对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需求进行课程分工,然后对分工后形成的若干门课程,依据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归类排序和科学搭配,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一般由6~8门构成,主要承担素质教育和人文知识等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基础课程一般由6~8门构成,主要承担专业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等教学内容;专业核心课程一般由6~8门构成,主要承担专业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等教学内容;专业拓展课程可根据学校办学实际自主设置。 [参考文献] [1]江小明,高林.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3(4). [2]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J].职教论坛,2018(1). [3]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