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古典诗词鉴赏法之我见
范文 陈影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这样说道:“《古诗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能以言人同有之情也。”读到这句话时,我感觉用“同有之情”来解读诗歌的情感再合适不过了。
什么是“同有之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什么是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就是那些千百年来经过时间的历练和淘洗,仍能穿越时空,让人们读之口齿留香,念念不忘,萦绕心怀,能够产生某种情感共鸣的优美的古代诗词,它经典不在于它的“古”和倚老卖老,而在于它虽时隔千百但表达的情感仍能和我们的某种情感产生同鸣。尤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虽怀贤才,却不被朝廷重用,贬到“终岁不闻丝竹声”的荒凉的江州做司马,孤独寂寞;歌女“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也怀有奇才和拥有美貌,然如今色衰年老,被薄情郎扔在江上,孤独寂寞。白居易的情感经历和琵琶女的情感经历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受飘零之寂寞,即“同有之情”,千古一美文——《琵琶行》就此诞生了。“同有之情”也就是诗歌本身所传递的情感和后世读者的某种感情产生交叉和共鸣。诗歌的情感恰恰触动了后世读者的某根情感神经,于是乎,后世读者为文中所传递的情感而欢,而笑,而哭,而悲。如我们读《清明》。小时候读清明,清明只是杜牧的一首诗,它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和“碧玉妆成一树高”没什么差别,就是一首诗而已。长大后,《清明》已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承载的还有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和承诺。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都会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驻足岁月的桥头凝眸回望逝者的过往,任凭思绪飞腾缠绕,化解心头的那沉沉的哀痛,愿逝者安息。我们任何的语言在“路上行人欲断魂”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无限的哀痛化作了轻轻地吟咏《清明》。口里轻吟着的《清明》和心中的无限哀思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同有之情”。
又如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三五之夜,月影半墙,在美好的元夕时与佳人相约月下柳前,这是何其美好的岁月和美好的人。然而我们儿时的伙伴、昔日的情人,已在岁月中渐行渐远,化作了那一抹身影,之后只剩那模糊的记忆,证明那些人曾在我们的生命中的过往,最后“泪湿春衫袖”也不为过。“泪湿春衫袖”表达的情感和此时我们对昔人昔事的怀念哀伤的情感相同,这也是同有之情。
读这些诗词之所以有深深地感触和共鸣,主要的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某些情感体验和诗文传递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无意中也就利用了“同有之情”来解读诗歌。用相同或相通的情感经验来解读类似情感的诗歌,这就让我们对诗歌感情的更加准确、更加深入。相通的情感体验即“同有之情”,我们可以用来解读诗歌,不相通的情感又该如何办呢?比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岸、风、人、月各是怎样的,而其他景物又是怎样的,它所传达出来的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得而知。又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所传达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这时就需要我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穿越到那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意境中,体验那一草一木总关“情”,体会那“一切景语皆‘情语”即“缘景明‘情”带给我们的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冲击。
“置身诗境”,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学习李白那“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做法,我们飞越到诗人身边或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意境当中感受诗词情感。飞越也有飞越的种类,我们不妨在此对飞越作些简单的划分:①飞越到过去,“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酒泉子》潘阆),描写的是昔日看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昔日美景的喜爱之情。②平行飞越,“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五月渔郎相忆否”(《苏幕遮》周邦彦),想象自己的家人或旧时的伙伴正在家乡思念自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③飞越到未来,“若叫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展现的是未来柑橘成林时,作者品尝柑果时的滋润心田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柑橘成林的期盼之情,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回朝无期的抑郁之情。④迂回飞越,“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酒泉子》潘阆),由眼前西湖美景到过去西湖美景又回到眼前西湖美景,穿越中让我们感受西湖今昔的美景,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
无论“同有之情”还是“缘景明情”,都只不过是借以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罢了,如何让学生在陌生的诗歌面前游刃有余才是关键。其实,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学生对诗歌的解读,除了依赖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达到“同有之情”解读和“置身诗境,远景明‘情”解读诗歌之外,教师传授的各种解读方法和技巧,也会让学生的回答更加完美。这些只是方法和技巧,除了这些理论、方法和技巧以之外的就是对我们文化的传承。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自觉不自觉地感受自己细腻的情感,自觉不自觉地用悲悯情怀去关注诗歌,关注这个世界,这才是关键。学生做到这点,那么,我们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就实现了,我们的学生去面对“语文大分时代”也就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