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范文

    彭积华

    

    

    

    【摘 要】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培养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例数为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50例,其中50例进行微生物检验方法加做培养法(观察组)、50例进行常规检验(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和漏诊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中的培养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检出率较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妇科炎症感染;微生物检验培养方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妇科炎症属于女性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近年来,患妇科炎症疾病的人数急剧增加,且病种较多,产生因素多,导致女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是女性阴道及其他部位的致病微生物增多[2]。为更好的治疗女性患者的妇科炎症,首当其冲要检测出引起感染的致病微生物,这就需要我们检验工作者从病患提供的各种标本中,熟练运用各种检验方法,慧眼识珠的检测出致病微生物,为后续临床医生精准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对妇科炎症病患的体液标本运用常规检验加做微生物培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效果,旨在规范体液标本中微生物的检测流程,提高诊疗能力。具体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时间段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00例患者中,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随机分组,所有实验操作均在在控下进行

    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与同意。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观察组年龄20岁-50岁之间,平均35.44±1.12岁。

    对照组年龄21岁-50岁之间,平均35.78±1.67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P>0.05,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标本为阴道分泌物棉拭子蘸取法,25摄氏度保温,立即送检。依次进行如下检验程序:①阴道分泌物加少许生理盐水,直接湿涂片,显微镜高倍镜镜检;②浓集法,阴道分泌物直接加入1毫升生理盐水,混匀,低速离心,沉渣,湿涂片镜检;③沉渣干涂片,革兰氏染色、芮氏染色或者亚加蓝染色,镜检。

    经以上检测报告XX微生物阳性。

    观察組方法:标本为阴道分泌物棉拭子蘸取法,25摄氏度保温,立即送检。在对照组的检验方法上加做分泌物标本的微生物培养,阴道分泌物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上,37摄氏度24—48小时,适宜条件,培养后,取培养物染色镜检。

    经以上检测报告XX微生物阳性。

    1.3 观察指标 两组指标比较,包含: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和临床治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χ2 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检出率

    观察组的检出率90.00%与对照组检出率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误诊率和漏诊率

    观察组误诊率6.00%和漏诊率4.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见表2:

    2.3 对比临床治愈率

    观察组的治愈率84.00%与对照组治愈率64.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按病原体来划分,可分为衣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该疾病不仅增加妇科炎症感染患者的痛苦,增加其药物使用成本,还使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加[3]。

    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对微生物培养法足够重视,能显著提升患者阳性检出率,降低漏检率,在短期内找出致病微生物,对患者实施精准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缩短疗程,节约医疗资源。对于临床易感人群来说,微生物检验培养法十分重要。易感人群主要是指对较多疾病均可出现感染或抵抗力下降情况,而通过对其实施微生物培养法检验十分重要,能够提高多种疾病的检出率,能够及时阻止其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概率[4]。而对于存在妇科致病微生物感染患者,在给予其微生物培养法的检测下,能够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检查,若发现患者存在感染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进而及时隔离感染源,将感染传播途径有效阻断,避免感染的发生,保障每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检出率90.00%与对照组检出率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误诊率6.00%和漏诊率4.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对检出病原微生物针对性的用药与对照组的针对性用药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妇科炎症感染中体液微生物检验中的培养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具有极高检出率,极低的漏检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黄敏、舒刘.探究微生物检验方法应用于妇科感染中的临床效果[J].生物技术世界,2016,12(2):101.

    田红.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8):79.

    邢海昱.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395.

    冯霞.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171.

    罗凤杰.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87-87,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