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范文

    李斌 董青 凤华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历登记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4)与研究组(n=64)。对照组患者给予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施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与研究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在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评分。并且,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指向、联想记忆评分,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2

    就目前的临床调查结果来看[1],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疾病的一种,临床上也较为常见。该病具有病程迁移、病症难治的特点,且会对发病者造成记忆功能的损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普遍均需接受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在目前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其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但是会对患者的记忆能力、注意力造成一定损害[2]。因此,在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也需选取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以便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本文旨在研究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历登记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4)与研究组(n=64)。对照组中男30例、女34例。年齡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70.52±2.43)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06±0.73)年。研究组中男29例、女35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年龄为(71.36±2.27)岁。病程为1.5-4年,平均病程为(2.19±0.80)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P>0.05,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全部施行盐酸氯丙嗪口服治疗,每天服用2次。初始剂量为25-50mg/次。随后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来调整服用剂量,每天的服用剂量需小于400mg。研究组患者施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全部施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口服治疗,每天服用1次。初始剂量为10mg/次,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来调整服用剂量,每天的服用剂量需小于30mg。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结合PANS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得分越高,患者的症状越严重。采用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来评价患者的记忆功能,患者的得分越高,记忆功能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 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与研究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的病程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复发性[3]。患者一般均需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而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神经会 逐渐衰弱,降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时,可以较好的改善阳性症状;对于阴性症状及认知缺陷者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就目前的临床用药现状来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逐渐取代了典型抗精神病药物[4]。其中的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利培酮及帕利哌酮等药物的使用效果均较好,可以说已经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这一结果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并且与研究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指向记忆评分、联想记忆评分均明显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更好,且患者的记忆功能也未受到过大的损害,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在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评分。并且,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指向、联想记忆评分,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池林, 赵勇, 陈红玉.中医辨治精神分裂症伴发药物相关性青光眼1例[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35(3):228-229.

    班春霞, 张群英, 李慧娟, et al.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11):1243-1247.

    齐安思, 陆峥.多巴胺与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9, 52(4):289-292.

    薛晓静, 何饶丽, 李伟兴, et al.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25):2030-20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