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语文课堂,从阅读开始
范文 范修军
【内容摘要】阅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每一位语文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两个方面谈谈对阅读课堂建设的认识。
【关键词】阅读课堂 ?教学准备 ?教学组织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阅读教学还没形成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系统。面对纷繁复杂的阅读教学,不仅学生无处着手,就连教师有时也难找准突破口。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对此有着很深的感受,接下来我将就这一问题来说说我的认识。
什么是课堂?皮连生教授认为:“课堂是现代教学实施的形式和场所”,“课堂由三大因素构成:老师、学生、课堂情境”。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普通,最为细小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现代教学的组织单元。上好一节课,应从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策略等要素入手,因此我将阅读教学课堂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阅读教学课堂评价三个因素。
首先是课前准备。
这里所说的“课前准备”并不完全指上课前的准备。图式理论(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为基础的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知识背景是阅读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阅读感悟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中学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经史子哲,社会百科,自然万物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无不涉及。当我们在讲解此类阅读之前,必须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积累,而不是临时去查找资料。教学生如何阅读,自己必须大量地去阅读,即所谓“与人一瓢,自己须有一缸”。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从容不迫,以广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走进阅读。以上所说的教师广泛阅读是广义上的“课前准备”,而明确教学目标则是狭义上的“课前准备”。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教学的范围太广,内容太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题型,题目都涉及到,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依靠“题海战术”,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所以明确教学目标,即本节课教学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制定的呢?首先要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目标》,其次是由教学主体——学生所决定的。在《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皮连生教授指出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课时或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的目标,它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很显然,学生的知识需求才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曾在班级做过一项调查,对于“阅读”,学生觉得最难的是什么,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有意识把学生的需求写进我的教学目标,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其次是阅读课堂的组织。
一般人认为:教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而已。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并由此而衍生出了“填鸭式”、“满堂灌”,以及后来的“满堂练”、“满堂问”等教学方式方法,但这些都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教学的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更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叶圣陶先生说的好,教学“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教学大纲”也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课堂更需要自由,合作的氛围。学生渴望“自由”,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当然有时候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那就需要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粗暴打断。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探究。在实际操作中“言之成理”要比“标准答案”更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阅读”,学生不缺乏“头脑”,而是缺乏打开“头脑”的钥匙,如果我们总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那么学生有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这把钥匙。当然,放开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否则教师的存在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因为我们面对的将是自主并且极富挑战性的课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精通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通过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快,更自然地融入这一情境中,而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表现作精彩而恰当的评价。
阅读教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老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把“要求”落到实处,总能找到一条通往罗马的大路。以上浅薄的认识权当抛砖引玉,恳请同仁不吝赐教,以便让这课堂越来越亮,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2] 王云、李志河.《现代教育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江心初级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