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范文 李博学
【内容摘要】将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可以知道无论是在教材的知识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避免教学的脱节,初中教师应该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学习进度。本文分析当前中小学语文阅读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阅读 有效衔接
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对于升入初中之后应该怎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很多语文教师都面临的问题。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小学与初中的知识衔接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对此,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将知识的衔接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只有在课堂上进行良好的知识衔接,才能够避免让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出现知识内容不会、不懂的情况。语文阅读因为涉及到太多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不好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一、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學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而且在课外的时候,很少有人主动选择科普文章、文学名著进行阅读,反倒是看一些漫画、小说的较多一些,以至于语言积累不够,影响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沟通,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衔接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造成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
1.中小学课程标准存在差别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只是要求朗诵、识字,但是到了初中,阅读的范围扩大,而且略读速度也由小学的每分钟三百字变成了五百字。而且在初中阶段更注重的是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小学阶段在对字词的理解程度上,往往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求联系上下文明白字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表达效果,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只是掌握最基本的表达顺序和方法。但是在中学阶段则更注意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清楚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白文章中的文学样式。
2.中小学教材存在差异
中小学教材的内容之间跨度较大,通过两者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小学课文选编的大多是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并且经常是以童话故事、民间传说表达出来,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小学课文当中的科学类文章较少,主要是说明文为主。到了初中阶段,除了常见的文学作品之外,科学类的文章增多,古诗文也大量的出现。与小学相比,文学作品的比例变大,中外名著开始出现在课文当中,学习的内容也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3.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特点不同
在小学阶段,因为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少,知识点比较贫乏,学生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阅读能力,简单了解文章的内容就行。而且小学阶段课程较少,教学任务比较轻松,课堂时间也十分充足。但是到了中学,教材内容突然增多,学生的阅读难度也大大增加,学生对于文章的要求不再是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而是需要进行深层的掌握,而且课堂空余时间也减少了许多。这些因素都直接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中学教师更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明显的差异,让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十分不适,对于学习自然也就缺少了兴趣。
三、 中小学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1.进行广泛阅读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十分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逻辑思维能力。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还是受到小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年龄较小,接触的知识贫乏,知识储备量很有限。所以一下子接触到初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课本内容,只会觉得大脑一片空白。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性的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对于中学的教材知识能够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在熟悉了相应的题目和阅读形式之后,然后教师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学习。
2.温故知新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进入初中之后,不能因为初中阅读内容的变化彻底忘记,而是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完善和创新。因为语文阅读存在联系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初中时,温习小学学到的有关阅读的知识,选择有利于自己学习的精华部分继续使用,对于那些不符合初中语文学习的部分果断抛弃。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小学的教学手段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初中语文学习的节奏中。
3.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评价对于学生有着鼓励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正面的评价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参与的力度。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找出答案,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在小学阶段,教师可能是使用小红花的方式进行鼓励,初中教师可以换个角度,如口头表扬给予学生肯定。对于那些回答错误或者是不全面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使用鼓励的语言树立学生回答的自信心。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学中,想要做好中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衔接。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指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当中,进而增强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晓春. 小学六年级面向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王小丽.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鹰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