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范文 宋峰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国家更加重视初中生在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所以语文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古诗文是语文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粹,初中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学习古诗文,对于形成健全人格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都有极其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古诗文教学
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大量的古诗文,储藏了丰富的语文知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蕴意。古人喜欢用诗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深刻的去体会每一篇古诗文,才能可以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深刻感受到中国语言的极大魅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古诗文成为了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内涵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短短的几十字之间,蕴含了大量的情景或者情感,有豪放的,有婉约的,有的抒发自己的闲情逸致,有的关心民生民间疾苦,更可贵的在于浓缩的许多的历史人文,言虽有尽,而意义无穷。经典的古诗文既能启发人深思,又不使读者的思维困滞于诗词之中,启人灵智,发人深思,是陶冶情操的精品。而现在很多中学生对古诗文并没有多大兴趣,觉得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他们认为古诗文离现实生活很远,语言上晦涩难懂,还需要背诵,于是就降低了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去讲解分析,让学生不但领会了诗中的意思,而且还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细细品味诗作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情感时的心情。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虽然简短,却画面感十足,读完就能感受到那种秋意寒凉,旅人凄苦的心情。这就是在篇幅很小的字里行间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情景交融中構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再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乍读的时候只是洁白、亭亭玉立的荷花跃然在纸上,而知道深刻的理解了,才能懂得作者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时刻保持自己高尚品格的情操。学生只有懂了这些文字后面所表达的内涵,就能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深深的触动,从而喜爱上这种传统文化。
二、运用合理的方法,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因为古诗文不同于白话文那么直白,就需要初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掌握合理的方法非常重要。
1.联系现实,情景教学
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只有引导学生将古诗文融入到传统文化,走进古人的内心,才能更好的体会与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感情。初中的语文老师,可以针对正在学习的古诗文,设置情景意境,让学生回归到古人的生活中去。比如学习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除了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诗词中每个字的意思,还可以在给学生做朗诵的时候,播放《故乡的回忆》笛曲或者诗词中提到的《折杨柳》,让学生在委婉缠绵中感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还有上文提到的《天净沙·秋思》,教师可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结合诗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绘画,把旅人凄苦在路上的情景刻印在画纸上。运用多媒体,多多联系现实,这些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从而激发兴趣。
2.不断朗读,把握精髓
不管是学习什么知识,都需要有效长期的不断学习和记忆,其中朗读也是方法之一。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掌握古诗文也是如此。对古诗文进行重复的多遍的朗读,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也可以更加体会作者对字句推敲的精髓之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诗句我们在初读的时候可能没有过多的去想,为什么用这样的字句,但是在读了很多遍之后,越读就能越发感受到字句的精妙所在。比如杜甫的《游山西村》,初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和柳色深绿,花色红艳的村庄争相交错,可是读了很多遍以后,那种“遇到困难时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就用另外一种方法”的含义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3.把握历史,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师是因材施教还是言传身教,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参与教师的情景教学,也不愿意去朗读背诵,教师都是在做无用功,所以激发兴趣很重要。学生的有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会自主的去找相关读物,课本上的古诗文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所以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充分讲解古诗文中的历史背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杜甫的《望岳》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详细的讲解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知道安史之乱之前,杜甫内心的激情与浪漫,还有他散发出那种朝气与雄心壮志。这与他在安史之乱之后所写的诗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感受到了文学创作受历史背景影响,并理解到了作者的意气风发和忧国忧民,就会被传统文化所深深的吸引,爱上古诗文,从而自主的去学习揣摩。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看到和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需要学生和老师的相互不断努力。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稳步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荣永. 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0):88-89.
[2]张元媛.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绽放魅力——古诗文教学初探[J].语数外学习,2013,(8):104-105.
(作者单位:安徽太和县民族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