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用温和“疗法”管理班级 |
范文 | 施文瑶 张梦倩 【内容摘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要做好学生工作就要亲近学生,理解学生。学生内心都是敏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小心翼翼地呵护,遇到问题时,用温和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使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温和? 班主任? 心理健康 好的德育犹如温暖的水,无声无息地流淌、滋润,不知不觉中,师生之间就能够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关系。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老师的理解与陪伴,需要老师的体谅与关怀。在我的教育经历中,运用温和“疗法”管理的班级,即使最调皮的孩子也会珍视班主任的劝告,随着时间的推移,班风、学风会自然而然地顺着班主任努力的方向改进。 温和的“劝谏” 小杭同学因为读书过早,所以成绩一直跟不上,而且非常调皮好动。一次她妈妈同我抱怨孩子在家脾气非常差,经常故意做坏事来惹妈妈生气。我私下了解到小杭是领养的,她在家的“乖张”行为是一种谋求父母的关注的方式。因此,我和小杭长谈了一次,告诉她妈妈其实非常地爱她,不能因为妈妈的一些小小疏忽就用发脾气的方式“惩罚”妈妈。我与小杭約定:每天都要做一个最美的孩子! 接下来,我每天早上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小杭,问她回家有没有做个好孩子,小杭都笑眯眯地点头。我本以为事情应当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了。然而,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小杭妈妈来到学校,向我泣诉了小杭最近在家乱发脾气的事。这一天,小杭在学校一言不发。我知道,她心里是内疚的,她害怕我会对她失望。一个已经内疚的孩子,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原谅的。 那一天,我没有找小杭谈话,对早上发生的事一字未提,只是调整了位置,并宣布小杭担任第九组语文组长,专门负责收语文作业和督促组员背书。其他学生都很诧异,小杭同学自己就是一个作业拖沓、背书很慢的孩子,怎么能够做组长呢?然而我意识到,小杭实际上是一个资质很不错的孩子,只是她因为过小的年龄去学习过难的知识以至于努力过却从来没有成就感,只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胡乱发泄。所以,我要再给她一次机会,唤醒她向上的冲劲。虽然小杭后来没有和我提起任何关于家里的表现,但是她妈妈后来和我说,小杭脾气改善很多了,而且只要是我安排的任务,她回家都会老老实实地先做好。我想,小杭现在对我是充满信任的。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小杭出人意料地全部考到了及格,而且数学进步也很大。 我想,每个差生的不好的表现中都有他从小到大的生活的影子,我们是解结的人,不是快刀斩乱麻的剑客,找到症结所在,用温和的态度为他们“疗伤”。 温和的“解读” 小丁同学很善良,但是做事情慢吞吞的,每天半个小时的作业量,他要做三四个小时。有一天,小丁课堂作业没做完,我让他放学后留下来做。他是个很敏感的孩子,从表情我就知道他很委屈,但是我还是坚持他必须做完。后来,他妈妈来教室门口等他了,看到妈妈严肃的表情,小丁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小丁的妈妈向我抱怨孩子平时多么不上进,而我并没有选择批评孩子。我告诉小丁妈妈:虽然小丁做事情很慢,但我认为这也不失为一种优点——耐性好,小丁做事情很认真、很专注、很细心。他妈妈对我的评价感到很吃惊,同时也感到欣慰。我向她保证小丁是一个特别的男孩子,他的缺点实际上也是他的优点,只是现在还有没有展现他特长的舞台而已,但是,只要不放弃,小丁一定会有出息的!从这一次之后,小丁变得非常认真,以前从来不敢展现自己偏内向的他,也经常有意无意地在我面前展现他的背书进度、作业质量,寻求我的认可。我想,小丁开始信任我了。当一个孩子认为老师懂自己的时候,他就会真心遵循老师的建议。 辩证地看待孩子的问题,也许,我们能发掘出孩子成长的原动力——被老师理解的喜悦。 温和的“原则” 这个班级我带了一年多,从未发生过失窃事件,但是一天,一个孩子的文具盒里少了三块零花钱,这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防微杜渐胜于拔丁抽楔。我在放学前,对所有孩子说:“说实话,施老师查不出谁拿了钱。我相信,你只是因为一时的错误想法,才会拿走同学的钱。我可以原谅你,但这终究会伤害你。你的人生因此而有一个污点,即便你长大了也会内疚、后悔的。施老师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改正的机会,可以私下写好道歉书,私下交给我,我保证永远不会告诉别人!”第二天早上扫地时,失窃的孩子发现了桌脚下压着的三张一元纸币。我想,那个拿了钱的孩子虽然没有照我的话去做,但是他已经为此内疚而且及时改正了错误。我在晨会课上向全班同学说道:“那个拿钱的孩子已经得到了原谅。虽然,还欠一个道歉,但是施老师在此代他致歉,对不起!”“没关系。”好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我想这件事情已经触动了全班孩子。 小结 “我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魏书生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谦虚、包容、温和,这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具有的品质。一次小小的谅解,也能收获孩子们充满正能量的信任。而这种信任,能带给孩子强大的学习动力,能增强他们面对挫折与失败时的勇气,更能让整个班级都朝着班主任所努力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孙小云.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辽宁大学,2017. [2] 柴守芬. 农村儿童的家庭功能、缺陷感与心理健康:留守与否的比较[D]. 温州大学,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