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语文课堂中关于问与答的艺术例谈
范文 黄桂萱
上课过程中,问与答是师生互动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教与学的纽带。老师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引导和拓展思维,使其养成且学且思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回答是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情况的呈现,教师可从中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提问是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问与答是相互渗透和统一的,那么,如何处理好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关系,达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
一、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
首先,立足于教学重难点来设计精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过细过多,胡子眉毛一起抓,易让学生抓不到重点,因此教师要找准提问的切入点,直戳要害,有的放矢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非常重要。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抓“题眼”
有的课文,题目中的某个关键词对全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我们抓住题眼提问,可有助于阅读教学迅速展开,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我在教《孤独之旅》时,我首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找题眼,然后抓住题眼“孤独”来提问:“成长中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接着趁热打铁围绕关键词“孤独”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杜小康孤独的相关语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走进杜小康的生活。由于从题眼入手,结合学生经历来提问,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很容易理解杜小康的孤独之感。从而使学生领会杜小康的这次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杜小康的成长之旅。
2.抓“关键词句”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点明文章中心。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提问,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紫藤萝瀑布》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含义,我抓住“不幸”和“生命的长河”这两个词设计三个问题:紫藤罗花遇到了什么不幸?作者又遇到了什么不幸?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通过一系列连贯的追问,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就能把整篇课文的内容和中心理解透彻了。
3.抓“留白”
很多文章里,作者往往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上课时,如果能利用文章的留白处设计问题给学生想象补白,往往能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如上到《背影》中父亲去买橘子的情节时,我就向学生提问:“在前文'我'还嫌弃父亲,为什么看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却流泪呢?此时'我'心里想些什么?请大家大胆地想象,假如你是作者,当时心里会怎样想?”通过这样的提问诱导启发学生换位思考,走进“我”的内心,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学生很快被父亲的背影打动,被父亲的舐犊之情所震撼。
二、设计问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情
1.对学生的知识现状做充分的了解
要对学生的知识现状做充分的了解,否则,设计的问题与学生掌握的知识脱节,学生不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回答,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如上《爱莲说》,要学生理解“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除了赞美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知道衬托手法的相关知识。
2.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把握好难易度
问得浅显,流于形式,達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过于深奥,易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提问要把握好梯度,设计问题要有层次,能刺激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挑战性心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思考探究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常常把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思考,层层深入,解决难题。如上《紫藤萝瀑布》,刚进初一的学生比较难理解课文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和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我就把问题分解成三个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小问题:①“文章开始'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②结尾“'我'为什么又加快了脚步?”③“这两种行为矛盾吗?”,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感悟作者由花及人,从花的命运悟人生的意义的哲理。课文的重难点很快迎刃而解了。
课堂上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但由于学生受到自身阅历、理解力限制,未必能马上答得出来;或个性阅读偏离了正确的理解。此时,教师就要及时“搭桥铺路”,做好相关知识的传授或引导。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思考的方向。我是这样做的:
引导学生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从所学过课文的相关知识、以往的学习经验或自身的生活经验思考,拓宽思维,触类旁通。如上《记承天寺夜游》,引导学生品析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我首先提问:“作者看到的是积水还是水中的藻荇呢?”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盖”,明确看到的是竹柏影。我又进一步追问:“这句话仅仅是写竹柏影吗?”此时,全班鸦雀无声,都被难住了。我于是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的语段,字面上写鱼历历可数,“皆若空游无所依”,实际是侧面烘托水的清澈透明的写法。学生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写竹柏的影子实际是侧面突出月亮的皎洁,突出空明宁静之感,更能体现作者当时闲适、豁达的情怀。从而理解了运用比喻、侧面描写的好处。
教师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智慧者;提问是启迪思维的金钥匙。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适时适度的巧妙引导学生回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唤醒对学习的参与欲,而且能有利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捕捉教材中的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文本,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质疑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