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铁丢书”,能否让国人捡起阅读习惯? |
范文 | 王淦生 【热点直击】 前些时候,英国影星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地铁的任一角落,并在书里夹有一张留言条,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在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16年11月15日上午八点半,为了鼓励人们在互联网时代多读书,分享阅读的快乐,演员黄晓明在北京发起了中国版“地铁丢书”活动。除黄晓明外,不少演艺界、文化界人士如徐静蕾、张天爱、张静初、董子健、鲁豫等人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地铁上开展起“丢书大战”。中国版“地铁丢书”,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前去“捡书”。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谁都承认,读书是一项高雅有益的活动,它能使人精神富足催人向上;谁都知道,读书又是一项渐趋式微的活动,手不释卷已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为了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前些时候英国影星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地铁的任一角落,并在书里夹有一张留言条,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不久之前黄晓明等一批中国演艺界文化界人士也在北上广等城市发起了中国版的“地铁丢书”活动,以期唤醒人们的读书意识。对这一活动,有人点赞,有人响应,有人追随;也有人吐槽,有人质疑,有人大泼冷水……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立意指导】 “地铁丢书”是媒体上被人们“频频刷屏”的热门话题,但更是一道促人反思、让人无限感慨的“思考题”——原本人人向往、个个崇仰的读书活动,今天竟然已到了需要人们变着法儿去推进、去维持的地步,不免令人唏嘘。“地铁丢书”的出现,反映了读书活动的式微,也反映出有良知的人们对读书这一提高人类素质、提升人们文化品位的活动重新成为一种时尚的期望。“地铁丢书”作为一则作文材料,考生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功利化读书使阅读之路越走越窄。读书的功利化,使得我们的读书两极分化:要么一本正经为各种考试用书耗尽精力(例如广大考生和无数考证者),要么自由放任在各种网上段子、软文的海洋里浮沉(众多低头一族即为此类)。而高品位的名著、经典却鲜有问津者。“地铁丢书”正是绽放在如此背景下的一朵“奇葩”。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应当看到造成当今社会读书活动式微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网络等媒体的冲击,更多的是人们读书观念的转变。因此,分析造成今天读书风气走弱的原因,寻找振兴读书风气之道当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主题。写作时,需联系现实,探究原因;亦需打开思路,提出建设性的方法。 二、应当为每一件公益活动喝彩点赞。“地铁丢书”活动,有人点赞,有人响应,有人追随;也有人吐槽,有人质疑,甚至大泼冷水……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值得注意的是先生说这句话的背景。今天的一些“键盘侠”们往往对任何一项活动“不惮以恶意揣测”,即如这“地铁丢书”活动,虽说我们无法看透每一个发起者内心的真正原因,至少在客观上它会起到一种为推进阅读活动助力的作用。我们还是应当以更多的善意去看待这个社会,即便个别发起人有借此活动“吸睛”的欲望,甚至有作秀的意思,但“读书”这一活动本身的夺目的光辉足以掩盖那小小的自私的诉求! 三、事情的意义不以成功与否来考量。“地铁丢书”活动最终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获得多大的效益,恐怕谁也无法确定,甚至它有可能就像一阵轻风略过水面,风过之后一切依然故我。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定这一活动毫无意义,至少它体现出那些有识之士对推进全民阅读的关注和付出,会让已经与书籍渐行渐远的人们意识到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整日沉湎于网络浅阅读的人们意识到经典的深度……而这岂不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事亦不能以成败论意义,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思量着最终能否成功,并依此考量事情的意义,决定自己的投入,那人类今天可能还是生活在丛林之中的猿猴! 四、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每件事的前提。“地铁丢书”活动的发起者尽管都有着良好的初衷,但这样一项在异域搞得风生水起的活动,在移植到了我们的国土上之后却显得多少有些冷清。这背后有着很多的原因: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主观的……比如:我们的读书功利色彩浓厚,我们的交通环境远非英国可比,我们的地铁乘客压力山大行色匆匆……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地铁丢书”活动的开花结果。所以,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在充分了解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而不是华而不实,讲求实效而不是追求热闹。推进全民阅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如何去推进还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各个阶层的人士细加思量! 【佳作展示】 “地铁丢书”的背后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10)班 祁栋华 近日,部分演艺界、文化界名人发起了“地铁丢书”这样一场旨在推进全民阅读的略带娱乐色彩的活动。书籍本是一种蕴含文化气质的载体,今天又加上了明星光环的照耀,其传播效应必然可观。活动犹如在浩瀚的水面丢下一粒石子,虽不至于掀起全民阅读的浪潮,但激起的涟漪或许可以触动一些向往纸墨的心灵。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活动却在网络上引来了诸多吐槽。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场秀,甚至是一种营销,还是山寨的国外创意。 无论是活动大张旗鼓的展开,还是网民对“作秀”“炒作”的质疑,都展现了这个时代的读书焦虑。尤其是中国早已被公共语境定义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在当代却遭遇到了“不读书”的尴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7.8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更达到年均24本。而在“地铁丢书”活动发起国——英国,更是高达年均64本。热闹的活动与严峻的现实一对比,自然免不了遭遇“有这工夫还不如去读书”的情绪宣泄。 读书与诸多公益号召不同,它并不是暗藏在角落不为人知,相反,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多读书”的规劝里。古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人们耳熟能詳,今天“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标语更是每一所学校的标配。书籍在中国基本上也构不成获得障碍,中国的书籍出版量早已是世界第一,价格在世界范围内也偏低。在这一大背景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读书号召,自然会有人感觉审美疲劳,也深感无谓。 宋人钱惟演说过:“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读书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今天读书多少变成了一种“姿势”——用于向外人宣示“我是读书的”。正如每年的“世界读书日”,社交媒体常常会被修饰过的“读书照”刷屏。读书成了文化格调的彰显,变成了“炫耀性消费”。不能说人们作出爱读书的姿态和大张旗鼓地举办活动都是虚伪的,或是附庸风雅。这只是展现了一种补偿性心理:正因为现实情境的过于冷清,造成了姿态展示的极端热闹。这其实是逻辑自洽的:对不读书的过度焦虑,造成了全民号召读书的文化景观。 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如果说古代的障碍是教育、书籍的获得成本,今天则是占据时间的机会成本。读书习惯,必然与功利意义相悖,正如中国学生从小就泡在书山题海里,可在脱离了功利指向后却并没有形成广泛的读书习惯。阅读的意义,可能更指向人格的完满,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南朝梁元帝藏书万卷,国破时一举焚之,理由是“读书破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他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但读书并不必然导向“成功”,而是指向“丰沛”。这种高级的精神需求在全民范围内的养成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多焦虑也无用,缓解这种焦虑的,唯有读书。 【点评】这篇习作深入剖析了一轮一轮的读书号召的结果是“姿势”大于实效的根本原因,并探究了消除“致病源”的方法——改变功利性读书的陋习。文章的论据丰富经典,分析深刻透彻,语言老辣有味,内容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增加了内容的宽度和厚度。 请收回对“地铁丢书”的质疑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5)班 伏 鑫 最近,国内多个城市陆续“引进”了在英国广受赞誉的“地铁丢书”活动,组织者将事先挑好的书本放在地铁车厢内,供人们阅读并传递分享。然而,活动一出现便饱受质疑。 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在地铁上读书的习惯,况且在国内常常拥挤到无处插脚的地铁内开展读书活动不现实;有人质疑社会企业发起活动只是为了賺眼球,或受某种利益驱动;更有人认为,娱乐界明星的带头参与纯属作秀…… 对于多数人而言,人生最“辉煌”的阅读经历恐怕都是在学生时期,走出校门之后,除了部分人因工作需要而选择性地深入阅读之外,移动终端上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成了人们的普遍选择。读书,变成了一件稀罕的事情。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地铁上丢书能不能让人们重新捡起深入阅读的习惯?短时间内显然是不大可能。这确实是囿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但不能用“习惯”两个字来简单否定,记得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时代,各地地铁、公交上人手一份报纸杂志的壮观景象。 社会组织打着“公益”的旗号“赚眼球”能不能容忍?中国版“地铁丢书”由自媒体发起,有出版社、书店、普通个人等群体的参与,所“丢”书本也都是经过挑选的正规出版读物。活动伊始,相关组织或个人是否会借此来谋私利尚无法定论,站在推广阅读的角度,我们应当向他们多投些善意的眼光。将来他们如能将活动持续化、规模化,从而实现推动全民阅读和自身获取收益的“双赢”局面又有何不可? 娱乐明星参与“作秀”怎么办?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有权利合法参与社会活动;再说,形象良好的明星确实更容易聚集社会关注度,这是事实,也有利于新生事物影响力的扩张。部分人还是不要将关注点从“丢书”活动跑偏至明星本身为好。 “地铁丢书”是一件具有实验性特点的活动,唤起人们阅读意识的象征性意义更甚于带动人们迅速地一头扎进书海,没有理由仅因为其是“舶来品”就以“与国情不符”为由加以否定,或其为演艺界人士发起就质疑其为“作秀”。更何况这件事你不去做,我不去做,他去做却要面对先入为主的质疑,只会让我国离全民阅读的梦想越来越远。 不管怎么说,阅读总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点评】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更何况是全民阅读这样一件富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事!所以,即便“地铁丢书”是明星的作秀,是为了吸引眼球,如果它能为全民阅读推波助澜,我们就该为这种行为喝彩而不是质疑。作者这一观点很有见地! 发现“地铁丢书”的正能量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崔 杰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趣味,一个政权的视野远见在于官员群体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阅读关乎个人成长,阅读关乎民族未来,阅读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调查显示:犹太人平均年读书量为64本,日本人40本,美国人21本,中国人4.5本,差不多是日本人的九分之一……由此可见,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离书籍渐行渐远。而在日本,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公交上,那里的人除了闭目养神,就是在看书。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又将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要“致力建设书香社会”。打造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这应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今天的“地铁丢书”就是要将书丢给地铁上的陌生人,让他们在地铁上阅读,并且将这种阅读的风气传递开来,使书香文明搭上时代的列车。 不可否认,“地铁丢书”的出现遭遇到了种种的不解甚至质疑,但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公益冲动,是一种汹涌的文明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娱乐界、文化界名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他们不仅热情很高,而且立即付诸行动。 诚然,“地铁丢书”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地铁人流量太大,车厢里就像沙丁鱼罐头;人们上班匆忙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看书;书可能受到损害,或被人“顺走”,被打扫卫生的阿姨收拾掉……从这一角度来看,靠“地铁丢书”来推广阅读选择的似乎不是能让人们好好看书的好时机、好地点和好创意。 但是,即便这个活动不能顺利开展,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毕竟大家都努力了,而且通过这个活动再次让大家注意到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能够创造出一种热爱阅读、乐于阅读的氛围,在人们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不是所有事情的意义都应当以成功作为判断标准的,这场“地铁丢书”活动无论结局如何,它都是催开阅读之花的一股春风,都意义重大。我们要用超越成败的眼光去看待“地铁丢书”,就像我们明白阅读本身未必能带来利益一样,而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由此看来,“地铁丢书”,功莫大焉! 【点评】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事,同样不能以成败定意义。作者能够透过“地铁丢书”活动遇到的尴尬看到此项活动的意义,体现出作者目光的穿透力和观察角度的新颖。我们只有珍视、珍惜社会上每一点正能量,才能使之汇聚成一股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 “地铁丢书”的环境需求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11)班 刘学禹 曾经在伦敦地铁上出现的藏书戏码被引进到了中国,在北上广三地同时上演,举办者号称将一万本图书随机放置在地铁、航班和滴滴顺风车上,供人分享阅读。 虽然“地铁丢书”活动刷爆了朋友圈,但是这种简单照搬的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是许多没人看的书被保洁员收走。人们质疑最多的是:在早晚高峰期人挤得都转不开身的地铁里,这场文化秀是不是选错了地方? 聯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而2015年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7.84本(含电子书)。“丢书”活动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除了地铁空间不同,或许也与阅读空间的大小有关。 但我以为,阅读本应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任何来自外界的强加,都会适得其反。在这次大规模的“丢书”活动之前,就有人小范围地尝试过,都没有取得成功。有论者认为,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在上学阶段就被搞坏了——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是让我们克服“阅读障碍”,而是制造“阅读障碍”,令人对阅读失去兴趣并望而生厌。若“丢书”活动仍是被热潮挟裹的“要我读”,又岂能获得共鸣? 阅读应该是一项安静的活动,发乎心,动乎情,怡然自得。伦敦地铁“丢书”就是一项安静的活动,“地下图书”活动始于2012年,每周在伦敦的车站约放置150本书,已经习惯成自然。《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赫敏的艾玛·沃特森,不过在本月初顺势参加了这项活动,锦上添花而已。不像我们这还没开始就先鸣炮三声,搞得轰轰烈烈,被人诟病“只有营销没有情怀”。 当“地铁丢书”成了一种时髦与风口,就失去了阅读的本来意义;当公益活动夹杂有商业意图,同样也会变味。所以“丢书”活动应是让人走心,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不管是时间、地点的选择,还是书的种类篇目,都应切合实际,顺应读者的需要,不能只顾自己爽。 有人说,书应该丢到图书馆里才是。这也只说对了一部分,书应该送到“我要读”的地方,才能触动心怀。真想丢书,就送到望眼欲穿的乡村儿童手中,岂不更好? 【点评】本文从“环境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地铁丢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社会原因。“地铁丢书”者固然有着良好的初衷,但不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的理想多么丰满,从实际出发,才能使它不会变成骨感的现实。 责任编辑 陈春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