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情怀与思考,成就思辨语文
范文

    每一个站在讲台上的日子都是青春起舞的灿烂年华,李玉秋老师就是一位热爱讲台、热爱学生,有着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主张的教师。

    一、学为人师——向教学的深处探寻

    李老师已经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了,但思考的热情似乎永不枯竭,学习的动力始终没有停歇,她总在做理性的反思与追问——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学生做怎样的人?我在“云舒写”的“经典导读”节目中,曾经导读过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创始人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李老师的读书热情和深度思考让我钦佩。之后李老师加入了我主持的全国课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思辨读写的研究》课题,并成为子课题《依托文本阅读培养初中生思辨性思维的研究》的负责人。

    为何而教?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有创造力的学生而教,这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有独立思考的人,才会不跟风,不迷信,不媚俗,才是大写的人。语文学科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亲情友爱,民俗家风……有了思辨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大脑才不会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学为人师,不做经师。李老师不断思考教育的本质,眼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作为思辨语文的倡导者,她本身就是一个思辨者。

    二、儿童视角——思辨语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达成思维培养的目标?思维教育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呢?李玉秋老师强调儿童的视角,强调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超越感性与习惯,按照理性的规律来设计课堂教学。从如何点燃学生热情,到如何进行深度的问题设计,从“三情合一”的教学追求,到“思辨语文”的教学主张,她的进步过程,是一个抹去浮华回归本真的沉淀过程。李老师一路行走,一路思考,始终坚守儿童本位,儿童视角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思辨的落脚点。

    三、一课三“磨”——教育智慧产生的土壤

    磨课磨人,李老师的“一课三摩”获得了全国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成果来自实践,又被实践者不断推广和再实践,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观摩——研磨——建模,这是实践与理论交汇共生的过程。正是在反复的打磨与创生中,教育智慧才得以萌芽与生长。

    课如其人,文如其人。情怀与思考,成就思辨语文。

    (余党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上海市“高峰计划”主持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多部教材编写参与者,多家语文教育杂志专栏主持人。出版专著《祛魅与祛蔽》《说理与思辨》,发表了大量介绍与推广批判性思维的文章和案例,主编“中学生思辨读本”“小学生思辨读本”以及“世界文學名著思辨性阅读丛书”。此外还著有《人文探究》,发表大量散文、杂文和随笔。)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