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i+1”视角下小学语文大阅读的价值及教学路径
范文

    戴薇

    摘 要:小学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说到具体做法,即“多读多写”。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与课题的研究,就如何有效发挥大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如何有效提升大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选取大阅读教学的文本材料,从“i+1”理论视角出发,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大阅读;“i+1”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5-089-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多读书、读好书,这样的大量阅读被称为“大阅读”。

    “i+1”,是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在其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一书中提到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这一理论中,“i”代表学习者目前已有的语言知识,而“1”则代表着略高于学习者目前语言水平的语言信息。对学习者来说,最理想的语言输入是大于“i”,且小于“i+1”。

    基于以上对大阅读教学价值的分析,我们在教学中要尝试在“i+1”理论指导下,有序、有理、有据、有效地开展好大阅读教学,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途径一:利用课文补充拓展

    小学语文课文往往篇幅短小,受文本限制,文中可能有许多留白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在这些地方进行拓展阅读,一来扩大阅读量,二来辅助理解课文内容。在“i+1”视角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文的补充拓展教学:

    1.注释式补充。

    小学语文课文受文本凝练的特点所限,文中有些词句段,在教学中都需要像“名词解释”一样去讲解说明。恰当地补充文段,发挥其“解释说明”作用,这种补充阅读形式很像为古诗文作的注释,可称之为“注释式补充”。

    例如,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孔子游春》,古今许多专家、学者曾经解读《论语》中的君子之道,较适合小学生现有的语言认知能力,即大于“i”,又小于“i+1”。在教学中适当拓展这些篇章相关段落,一者丰富学生对“君子”内涵的深度理解,二者可以从这些较浅显的文字中,找到下文师生志向的理论依据,三者可以利用补充阅读中相关的“君子之道”仿写课文。这样一来,学生会感悟到文本“论水言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文本理解,还是语言运用,相信学生会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2.延伸式补充。

    在教学中,运用量最多的当属延伸式补充。文本的篇幅所限,当教学有意犹未尽之感时,适当补充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当文本的描写或叙述不够具体时,适当地补充阅读材料可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

    如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九册《黄山奇松》为例,课文只选取极具象征性的三棵松树表现黄山松之“奇”,为教学的延伸提供了很大空间。名家笔下有许多描绘黄山松的文章,如丰子恺的《黄山松》、任树华《黄山松礼赞》,都以写景状物为主,文质兼美且想象奇特充满趣味,这正符合“i+1”输入理论提出的基本条件。

    3.对比式补充。

    小学语文课文以故事为主,很多故事则以表现人物品质为中心。人物是鲜活的,对一个人物的解读、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是立体的,才能让人物显得真实、可信。典型例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就是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本文体会林冲的人物形象时,可以适当拓展补充内容,与课文进行对比:可选林冲故事其它片段进行补充,通过对比式的补充拓展阅读,可让林冲这个人物更加鲜活可信。这样“i+1”的大阅读是收集散落情节的集中阅读,一者丰满了人物,二来学会了阅读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二、途径二:有效指导课外阅读

    在“i+1”视角下,如何使这语文课程真正将课外阅读应有的教学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需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情的定位;第二方面是文本的特点;第三方面是内容的筛选。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基于“i+1”理论的指导,课外阅读可以运用以下策略来展开教学。

    1.依据学生阅读水平推荐课外读物。

    阅读如同下棋,好比练剑,为避免学生的盲目阅读,在浩如烟海的课外书中,老师为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学生能够看得懂,易理解;原则二:学生感兴趣的读物,愿意读下去;原则三:大于“i”,小于“i+1”。在这三条原则之下,首选读物是儿童文学,对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则可以推荐古今中外的名著。

    2.依据学生阅读能力开展导读教学。

    作为课外阅读课,导读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一般来说,可以指导学生快速把握课外读物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以及一些注意点等。导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兴趣,教师要在分析学情、分析读物的基础上,找到书中的兴趣点,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迫不及待打开书本的感觉,这才是一节成功的导读课。

    3.依据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阅读交流。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后,要有必要的阅读檢测与反馈。所以在学生阅读整本书后的阅读交流课同样重要。阅读交流课要基于读物的文本特点进行交流内容的筛选,将学生已有的“i”不断拔上新的高度,将学生的阅读带入更深层次。

    总之,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学生语言的发展需要大量阅读。深刻剖析大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认清学生的发展现状,寻找适宜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语言学习甚至是终身阅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意义的指导下,我们要最大限度发挥大阅读教学的应有价值,这是对教学的负责,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语言教育的负责。

    [参考文献]

    [1]杨小惠.i+1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2]林卫杰.关于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术交流,2002(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