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促进生物有效学习的途径 |
范文 | 顾颖瑶 摘 要:传统教学多偏重“满堂灌”式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程度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此,教师应寻求多种途径,利用有限时间增强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深入学习,真正掌握知识,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学习,课外拓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85-1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核心素养已成为生物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有效学习可体现在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合作探寻新信息。鉴于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相应资源,教会学生相应学习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从而学会如何真正进行有效学习。 一、创新思维,课外拓展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利用本校、本地区资源进行课外拓展。课外拓展形式可以多样,如在校期间,教师可开展生物类社团,笔者就曾开展过绿化园艺社,带领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多肉植物、校园植物、园林植物等。同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好地区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环保基地、纯净水厂、大学实验室等,以拓宽学生课外知识。节假日期间,教师可提前布置多个课题,任学生自行选择,也可自行制定实验方案。如笔者暑假期间布置给学生的三个课题就是制作酸奶、制作腐乳、烘培面包,借此帮助学生巩固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学生利用家庭资源的同时也加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合作学习,自制教具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生物课堂而言必不可少,独立创作有其好处,但初中生思维有其固化性,合作学习可促进学生互相交流,打开创作大门。传统生物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自带模型进行展示,或是自备教具进行演示教学,再由学生动手,根据教师准备好的器具进行重复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机械观察、使用教具,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对知识的理解也缺乏完整印象。因此,将合作学习和自制教具相结合,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教学《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时,笔者网上购买大量不同颜色的卡纸和超轻粘土,摆放在课桌上任由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制作细胞结构,每个成员制作一个细胞器,立体或平面皆可,最后整个小组组拼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制作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专注于自己手中制作的细胞结构,注意每一个细节,同时也会配合组员制作的细胞结构的大小比例,以求整体的和谐。无形中,学生不仅有效学习到细胞结构的各个特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等知识,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自主探索,活用手机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家长、学校对于学生手机的使用始终持谨慎态度。可实际上,各类教育领域的手机应用程序正在大展身手,有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进行生物学习。初中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期,路边不知名的小花,校园中不知名的大树都值得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其局限性,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善于询问,这时候,识别生物种类的手机应用程序,如花伴侣、微软识花等就有其用武之地,可有效帮助学生识别出植物的名称、种类、特征,学生在汲取课外知识的同时,无形中自主进行了有效学习,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的知识不仅生动直观,也长久储存在了学生的知识系统里。同样的,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手机应用程序还有很多,如可构建思维导图、展示学习作品的编辑类应用程序,可模拟探究、改进实验的生物虚拟实验室应用程序等。手机使用是把双刃剑,但是在可控条件下做好引导可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利影响,极大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 四、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新鲜、好奇、兴奋感,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使思维聚焦在老师的控制之下,并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 例如,學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以及气体的交换等内容难以理解。我制作了一个交互式课件,讲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名称,并用FLASH软件制作了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动画,演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泵”,理解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房室瓣与动脉瓣只能朝一个方向开的原因。在讲授“血液循环的途径”时,在血液循环模式图上,用红色箭头表示动脉血的流动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静脉血的流动方向,制成动画演示课件,画面上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液在血管里流淌,体循环与肺循环中气体的交换也一目了然。使学生们就比较轻松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能对重、难点和易错点很好的把握。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教师要开动脑筋,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自觉走近教材,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全面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明镜.初中生物课堂有效互动新探[J].名师在线,2019(23). [2]孙文琳.初中生物课外拓展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 [3]黄东.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9(14). [4]王天明.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6). (作者单位: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江苏 苏州2151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