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一个鼓励的眼神也是爱
范文

    程宝义

    有一首歌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深情和向往。当自己成为老师后才知道,这份向往中饱含着老师的付出和辛劳,饱含着老师对学生倾注的无限的爱。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身体力行躬耕半亩方塘,让我明白了教师的爱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看到了,在师爱沐浴中,学生茁壮成长,在师爱的感化下,学生懂得了感恩和回报。师爱伴随着美好,伴随着学生的成长。

    师爱的形式有很多,一次严厉的批评是爱,一个鼓励的眼神是爱,一句欣赏的话语是爱,一个击掌的动作是爱……教师的爱如大自然的花朵,千姿百态,芳香四溢。我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爱学生,让学生时刻被爱包围着。

    关注生活细节,言传身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无大事,处处是小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教师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在生活细节上爱学生、关心学生,把小事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忙于学习,往往在生活细节上不会照顾自己,也没时间照顾自己。经常看见学生在瑟瑟秋风中还穿着单衣,经常看见学生忘记带伞而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为此,我开始关注天气预报。一次下晚自习时,我在黑板上写了“气温骤降,注意加衣”。学生们看着黑板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一个小小的提示,是善意是关心。学生在接受关注的同时,也在心底埋下了善良美好的种子。有了这份爱,他们会学了乐观、坚强,学会关注身边的人。从接受爱到传播爱,这就是教育的功劳。

    在担任高二年级班主任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我特别注意抓班级卫生。小图是个生活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尤其是乱丢纸屑的坏毛病,很难改正。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选择严厉地批评教育,而是注重言传身教。每次看到他桌旁有纸屑,我就悄悄地把它捡起,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正在上课,我发现他的桌子旁边有垃圾,特意走過去,弯腰捡起。如此坚持了近一个月,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不需要再捡了,因为小图的桌子旁边已经不再有纸屑出现了。我用行动告诉学生应该爱我们生活着的大家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而我更庆幸我的选择,用无声的身体力行教育影响了学生,我想这种影响将是无比深远的,因为我们弯腰拾起的是为人师表的那份坦荡和崇高。

    关注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蜜罐里长大,物质上很富足。但由于父母工作忙以及逐年攀升的离婚率,导致很多学生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所以很多学生表现出偏激、乖戾、自私、冷漠的性格。这些都是心灵缺失关爱的表现。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懂得学生的悲喜,明白学生的诉求。尊重学生是爱的秘诀。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同样,教育学生也应像水洗刷掉沾染在“石头”上的污垢一样,把学生的行为巧妙地引到我们期望的方向上来。

    小敏,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其父母因经商没时间照顾她,因此,她把花钱当作化解苦闷的方式,认为钱可以使她有尊严有面子。她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财富。比如,衣服鞋子是什么品牌,零食是哪国进口的,等等,接收到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小敏觉得更骄傲了。对于她的大小姐架势,时间长了,其他学生都敬而远之。为此,她也很苦恼。于是,我经常找她谈心,帮助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结合生活细节,我多次告诉小敏,家境富裕是爸妈辛苦付出赚来的,金钱来之不易,作为孩子没有付出就挥霍钱财是不当的行为,花自己赚的钱才理直气壮,同学们才会真正羡慕她,告诉她金钱要取之有道。同时,我更加关注学生物质背后的需求,通过谈心了解到这正是小敏缺乏自信的表现,她渴望获得集体的接纳。于是我在适当情况下多给小敏一些关注和鼓励,引导她用自己的友善,而不是外在的东西交到更多朋友,要懂得承担,懂得责任。一次学校组织给灾区捐款,小敏慷慨解囊,我借此鼓励了她的善举爱心,由此,小敏真正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接纳。慢慢的,学生们也逐渐改变了对她的认识。小敏也在我不断地鼓励下,改掉了从前的习气,一点点地融入到集体中。

    从心灵上爱学生,还要支持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在的高中生,面对校内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对课外铺天盖地的补习班,面对升学的压力,大部分的兴趣爱好都被压制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和家长沟通,向家长陈述学生要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又适时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每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学生的表现会更好,成绩也有所提高。比如,小盼在黑板报的插图上为班级争光了;小斌的篮球打得好,在比赛中争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小骄的歌唱得好,在校艺术节上大受好评。学生的心灵渴望被认可、被尊重,爱学生就应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融和碰撞。

    关注个体差异,把握爱的尺度因材施教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遗传基因不同。父母的素养能力和对学生的希望也不同。所以,千个学生,千种心态,千张面孔。那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固然可爱,那些惹事生非,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要爱。正像王宝强主演的《士兵突击》中所讲的一样:不抛弃。也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中,代课老师魏敏芝所说的那样:一个不能少。作为班主任,应像太阳普照万物一样,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关爱所有的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让每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在学生身上投入了多少真爱?尤其是对于问题学生来讲,要爱更要宽容。宽容学生,可以使学生有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鼓舞的心理体验,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我们不能用死的规矩来套鲜活的学生。给学生一份宽容,给学生重新整合自己思想的机会,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班里曾有过一个行为问题比较突出的男生,好动起哄、挑衅滋事、经常迟到旷课、搞恶作剧、顶撞老师、随意说谎、抽烟打架等都时有发生。这类问题学生传染最快、影响最坏、危害最大,最使老师头疼。并且这样的学生很难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很难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日后进入社会将会面临更大的人生难题。经深入了解,我发现他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脾气十分暴躁,对他轻则骂重则打,从未曾跟孩子亲近过,导致他性格孤僻,蛮横无理。了解这些情况后,我觉得理解他,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敞开心扉更重要。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每名学生都有一种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感情。于是,生活中,我注意教育方式的转变,从不当众批评他,低调处理他的问题,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全盘否定他,大度宽容,缓解他的紧张心情;妙用表扬和奖励,追根溯源,引发他的自我管理。遇到学生犯错,我先“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再发现问题,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长此以往,得出的结论是“一句鼓励的话比一千句批评更管用”,激发问题学生潜能的关键在于体验成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现代社会有颇多的争论,有的主张施爱,有的主张从严,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对严与爱的片面理解,我认为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使“严”与“爱”相和谐,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因材施教。对学生不能爱的太过分,爱的太随便,不能束的太紧,管的太死。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只爱不严同样有害,因为师生关系过于融洽,就会失去老师最基本的威信,将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正确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下。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我和老师的关系好,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也不会把我怎样,学生就对你无所畏惧,他们也就无拘无束,放任自由。真正的爱是一种关心、真诚、奉献,更是一种尊重、宽容、激励。真正的严应该严之有理、有度、有方,严与爱密切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有人说,老师是枝叶,用养分让花蕾绽放,用爱心让果实成熟。有人说,老师是春蚕,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注定要付出,要奉献。为师之路,是用责任和爱心铺就的。

    让爱伴随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的成长中有爱。爱是相互的。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虽然有的学生已经工作了,有的甚至已经成家了,但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异地,他们都会在教师节时,给我发短信,传递着美好和祝福。只有当老师,才能收到这样简单且纯粹的幸福。

    面对学生的感恩,我在感动着,也在思考着。我是因为当年播种了爱,今天才能收获到爱。作为教师,担当着引领未成年人的责任。我们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就等于我们为明天的社会传播爱,这是教师的功德、教师的神圣。

    让学生在爱中成长,让三尺讲台的每句话,都化作爱的甘霖,催生一朵朵芳香四溢的鲜花。德育工作中师爱常驻,必将桃李芬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