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范文

    陈会桥

    

    

    摘要:目的 分析与对比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AMI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0例。A组给予rt-PA治疗,B组给予UK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与B组比,A组血管再通率更高,IRA开通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治疗AMI可有效促进IRA开通,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较UK效果更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038-02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且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下,其发生率逐年上升[1]。对于早期AMI患者,对其梗死血管及时给予有效再灌注处理是目前常用的有效疗法,具体疗法有静脉溶栓、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两种。其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虽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其对老年AMI患者的治疗风险较大,且效果与溶栓治疗相当[2]。所以,溶栓治疗现已成为早期再灌注治疗的一种较为成熟且有效的主要疗法。尿激酶(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近年来临床治疗AMI的常用溶栓药物,但临床上鲜有关于其疗效差异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分析并对比了rt-PA与UK治疗AMI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AMI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0例。A组中男、女分别有6例、4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4.73±5.90)岁;梗死部位:前壁5例,下壁3例,前壁+下壁2例。B组中男、女分别有7例、3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4.66±6.35)岁;梗死部位:前壁6例,下壁3例,前壁+下壁1例。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满足WHO制定的关于AMI的诊断标准;②不存在溶栓禁忌症;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有严重性高血压;②有出血倾向或是活动性出血;③有肝肾功能障碍;④近1年内出现脑血管不良事件。

    1.3 方法 两组患者到院后均接受吸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并视患者情况采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连续1周均接受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A组另给予rt-PA治疗:静脉推注10mg的rt-PA注射液(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批准文号S20160054)。B组给予UK治疗:静脉滴注150万U的UK注射液(哈尔滨圣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105)。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1)血管开通情况:记录两组血管再通率、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时间。(2)心律失常、住院时间:记录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并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IRA开通时间、住院时间用表示,以t检验;血管再通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開通情况 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B组,IRA开通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律失常、住院时间 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AMI患者冠脉闭塞3-6h是其黄金抢救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患者心肌组织的病理性改变是可逆转的,所以尽早地开通IRA,促进冠脉血流恢复,从而挽救处于濒死状态的心肌组织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因心脏退行性改变引发的AMI、再梗死及病死的几率明显升高,现已成为威胁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溶栓是将患者血管内的新鲜血栓溶解,从而促进血管再通。临床发现,血栓中的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而溶栓药物通常属于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采用溶栓治疗可有效挽救AMI患者的濒死心肌组织,从而促进处于闭塞状态的冠脉再通,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3]。

    UK属于第一代溶栓药物,其是由人类尿液或是肾细胞组织培养液中分离提取出的一种双链丝氨酸蛋白酶,同时也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但由于其对于纤维蛋白缺乏选择性,所以溶栓并发症较多,易影响全身纤溶系统,同时其溶栓成功率不高,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率逐渐下降[4]。第二代溶栓药物具有局部抗血栓的作用,其可对血凝块内的纤溶酶原进行选择性激活,疗效优于第一代溶栓药物,但需连续给药,同时半衰期较短,药物费用较高,很多患者无法接受。rt-PA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其对于纤维蛋白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药物持续效果较好,不会影响到纤溶系统,同时其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血管再通率、溶栓成功率较第一、二代溶栓药物均有所提升,IRA开通时间也有所提前,可尽早地挽救处于濒死状态的心肌组织[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B组比,A组血管再通率更高,IRA开通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B组。提示相比于UK而言,rt-PA治疗AMI可更有效缩短IRA开通时间、住院时间,提高血管再通率,并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这与王海波[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rt-PA治疗AMI可有效促进IRA开通,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较UK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玉泽伟.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9):36.

    [2]侯磊.瑞通立及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0):3154-3156.

    [3]吴孟华,朱燕,张润军.rt-PA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72-173.

    [4]王保中,蒋东鹏,赵延君,等.尿激酶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56):156-157.

    [5]李敏.尿激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用于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对比[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92.

    [6]王海波.rPA与尿激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溶栓效果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9):983-985.

    福贡县人民医院?内科?云南福贡?6734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