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触摸人性的温度
范文

    李玲玲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三只猫在家中的地位。

    2.在矛盾冲突中,体会“我”对第三只猫前后不同的感情。

    3.比较不同人对猫的态度,探讨人性的复杂,反省如何善待生命。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对第三只猫前后不同的矛盾感情。

    2.探讨人性的复杂,反省如何善待生命。

    【教学流程】

    一、比较分析:哪只猫最受宠爱

    师:郑振铎的《猫》,讲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阅读全文之后,大家认为三只猫中,哪只猫最受宠爱呢?

    生:第二只猫。

    师:为什么?

    生:作者说“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从“更”字可以看出来,第二只猫更讨人喜欢。文中还运用了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第二只猫的活泼可爱,由此可见“我”对它的偏爱。

    生:“我们”还时刻担心它丢失,只有对心爱的东西才会这样。

    生:第一只猫亡失后,“我”感到“一缕的酸辛”,但还能安慰三妹;第二只猫亡失后,“我”也不禁“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由“我”的痛心程度,可见“我”更喜爱第二只猫。

    生:“我”认为第一只猫是“小侣”,第二只猫是“亲爱的同伴”,第三只猫是“若有若无的动物”。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第二只猫最受宠爱,而第三只猫不受宠爱。

    师:还可以从哪看出来第三只猫不受宠爱呢?

    生:“但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生:“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师:为什么他们宠爱第一、二只猫,而不喜欢第三只猫呢?

    生:因为前两只猫长得好看还活泼可爱,而第三只猫又丑,又忧郁。

    生:第二只猫还能捉鼠;第三只猫不去捉鼠,终日只是懒惰地伏着。

    师:美与丑,活泼与忧郁,能干与懒惰……猫与猫之间相对立的属性,引发人们对猫产生了宠爱与贱视两种不同的情感。

    二、深入剖析:哪只猫的亡失最令“我”痛心

    师:在这三只猫中,哪只猫的亡失最令“我”痛心?

    生:第三只。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第三只猫亡失后,“我心里十分地难过……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这句话可见“我”痛的程度之深。对比两只猫亡失后“我”的感受,第三只貓的亡失最让“我”痛心。

    师:你能将“我”的不同程度的情感,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读。)

    生:“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由“更”“多”可以比较出来,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的程度最深。

    生:第三只猫亡失后,“我家永不养猫”,可见作者受伤比之前重得多。

    师:“永不”可见“我”的决绝,你能把这种受伤后的决绝读出来吗?

    (生读)

    师:为什么最不受宠爱的第三只猫的亡失,反而最令“我”痛心呢?

    生:因为“我”没有好好判断,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了它,还棒打了它,这些都刺痛了“我”的良心。

    师:你概括得很完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猫的罪状是什么?

    生:吃鸟。

    师:猫的罪状是怎样被“我”证实的呢?请大家浏览第17—27节,找一下“我”的依据。

    (学生回答略。)

    师:此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情感,朗读“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这句话呢?

    生:肯定的语气,因为此时“我”认为第三只猫吃了鸟是板上钉钉的事,是不容置疑的。(生示范朗读。)

    生:读出愤怒、厌恶的情感,因为“我”平时不喜欢它,它又吃了妻心爱的鸟。(生示范朗读。)

    生:我觉得还可以读出理所当然的语气,还有抓到凶手的自得。(生示范朗读。)

    师:果真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吗?

    生:不是,是黑猫吃了芙蓉鸟。

    师:真相大白后,再回头看看“我”当初判定第三只猫是凶手的那些证据,也是有疑点的。请大家再次浏览第17—27节,找一找疑点。

    生:“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似乎”表示并不是真的,而是“我”的猜测。

    生:没有人反对“我”,不代表“我”的想法就是对的。

    生:“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我以为”说明这是“我”的主观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

    生:“……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好像”“我想”,说明这些都是“我”的臆测。

    师:大家将“我想”后面的逗号去掉,然后读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

    生:加了逗号之后,强调这是“我想”的,是“我”的主观判断。

    师:同学们在找证据推翻“我”之前的判断的时候,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些词:“似乎”“我以为”“好像”“我想”。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我”的主观臆断啊!这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情感来读“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这句话呢?

    生:沉痛、忏悔、自责的情感。(生示范朗读。)

    生:自我嘲讽,觉得自己太轻率了。(生示范朗读。)

    师:同学们, “我”轻易怀疑第三只猫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因为“我”厌恶第三只猫。

    师:那“我”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个人的喜恶。

    师:同学们,“我”的主观臆断和偏见,伤害了一条无辜的生命,“我”痛悔莫及。现在,我们来朗读一下第30节,请大家注意把这种情感更加细腻地表达出来。

    (生读。)

    师:同学们,《猫》这篇文章不仅表达感情,还揭露人性。文中的“我”在对待小动物时,表现了什么人性的弱点呢?

    生:没有对生命一视同仁,暴力对待小动物。

    师:可见,人性是有缺陷和偏颇的。

    三、读后反思:谁是真正爱猫的人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在这篇文章中,谁才是真正爱猫的人呢?

    生:我觉得张妈是真正爱猫的人,是她把第三只猫“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生:我也觉得是张妈。张妈没有说是第三只猫吃了鸟,而“我”和妻子都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鸟。

    师:你能找到具体的句子读一下吗?张妈见到鸟死后的第一反应,与“我”和妻子见到鸟死后的第一反应有何不同?

    生:张妈说“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但“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妻子说:“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生:“我”和妻子的第一反应都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鸟,张妈的第一反应不是第三只猫,而是思考“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张妈没有偏见,更客观一点。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生:因为“我”和妻子都厌恶第三只猫,有偏见。张妈喂养第三只猫,有点感情了。

    生:因为第三只猫并不受宠,像社会中弱小的人,它不能“说话辩诉”,张妈也“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他们很像。张妈对第三只猫是同情的。

    师:很好!你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张妈和猫一样都是弱小的,他们面对强权势力都不能辩诉。

    (师指导生读第23节妻子质问张妈的部分。)

    师:或许,平等的生命之间才能少一些偏见吧!我们再来看一下,还有谁是真正爱猫的人?

    生:三妹是真正爱猫的人。三妹特别喜欢逗猫,猫亡失后,她很伤心。

    师:她爱第一只猫、第二只猫,对第三只猫也那么喜爱吗?

    生:没有。她也不是很平等地对待每个生命的。

    生:我覺得路人是真正爱猫的人。他就是因为太喜爱了,所以才把第二只猫带回家的。

    师:老师觉得你跟第二只猫一样可爱,你愿意被我带回家吗?

    生:不愿意。哦,路人的喜爱是夺人所爱,是自私的占有,不是真爱。

    生:周家丫头不是真正爱猫的人,她看到猫被路人抱走也不阻止,她是冷漠的。

    生:妻子和以前的“我”不是真正爱猫的人,但是我觉得忏悔后的“我”是真正爱猫的人。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摒弃了偏见,知道不能凭个人喜好来判断问题,也知道了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哪怕它很丑陋,很弱小。

    师:老师同意你的观点,可见“我”与其他人还是有区别的。“我”善于自我解剖与反省,这是可贵的。那么,我们再来反思一下,究竟怎样才叫真正地爱生命呢?

    生:看见娇嫩的花,我们不摘下来,让它优美绽放。

    师:你表达得很有诗意。看到美好的事物不要想着去占有,那是自私的小爱。

    生:真正的爱是大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哪怕它是卑微弱小的。

    生:真正的爱是宽厚的,没有暴虐,没有偏见。

    师:同学们,文章对人性缺陷的揭露,能够促使我们反思,从而更加珍视人性中温暖美好的部分。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地关爱生命,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42:20